359 加官进爵
作者:刑无忧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5998

子风很奇怪,他与之间男欢女爱的事情做的次数他清楚地记得,在这种事情上了战斗力,还是相当的惊人了,虽然性事经验不多,但却能够凭着那半生不熟地手段,与刘子风战个旗鼓相当。

然而这一次却不同,还没有等刘子风将欲望贲发,居然已经连续高潮了好几次,一波又一波的快感之后,终于瘫软如泥地趴在了刘子风的身上。

或许……是因为怀孕了,似的身体比原来敏感了许多了吧……刘子风也只能是在心里这样自我解释着。

由于是和风细雨地动作,他的欲望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泄,只是为了腹内的胎儿,他终究还是忍了下来,没有再继续与欢好。

的身上布满了晶莹的汗水,床单上也满是点点水渍,这样的状态,显然不适合立刻睡觉,于是刘子风将薄薄的毯子拉过,小心地在的身上擦拭了一边,尽管动作很小心,但是原本已是昏昏欲睡地还是睁开了眼睛,奇怪地看着刘子风问道,“子风,你做什么?”

“呵呵,没什么,帮你清理一下身体,现在天气虽然热了,可要是浑身湿透地睡觉,却还是有可能生病的!”刘子风笑道。

被刘子风如此一说,果然感觉身上有些黏糊糊地,非常的不好受,她的精神微微一振,嘟嘴道。“我要洗澡!”

“好,我这就去给你准备水!”刘子风屁颠屁颠地就翻身下床,随便地穿戴了一下,然后将床边的布帘放了下来,免得春光外泄,接着就跑出房间,找到几个丫鬟,让她们以最快地速度在房内的浴桶中装满了温水,随后就挥退了丫鬟。

将布帘挂起后。主动地摊开双臂,娇憨地叫道,“老公,我好累哦。都懒得动了,你抱我去!”

“呵呵,好久没有听你叫老公了,来。再叫一句!”刘子风打横将抱了起来,嬉皮笑脸地说道。

“老公老公老公……”很配合地连叫了好几句。

“啵!”刘子风忍不住在她滑嫩的脸蛋上狠狠地亲了一口。

“呀,怎么是冷水呀!”伸手试了试水,不满地撅起了嘴巴。这一刻她就像是个撒娇的孩子,恩,撒娇的孩子肚子中还有一个未成形的孩子。

“都大热天了。难不成你还要洗热水澡?”刘子风不解地说道。“那岂不是要洗出一身汗来!”

千娇百媚地横了刘子风一眼。牛气哄哄地抬出了刘老夫人来镇压刘子风,道。“奶奶说了,我现在不能洗冷水,水要温温的那种!你快点去提点热水来掺进去!”

“呃……好的好的!”想到自己地奶奶今日的一句一动,对肚子中的孩子的重视,简直还超过了自己,刘子风苦笑地摸了摸鼻子,忍不住小小地嫉妒了一下肚子中地孩子,丫丫的呸哟,小子,你还没有出世,就开始跟你老爸争宠了哟!

看来这个老婆奴是当定了,因为说了,这是“奶奶说的!”

于是刘子风只得迅速地去厨房提了一桶热水回来,然后缓缓地向浴桶内加倒,而在一旁伸手试水,直试到她满意地温度之后,才一脸幸福地翻入了桶中。

嘿嘿,刘子风也不多说,直接就脱了衣服也爬了进去,桶内的水本来就快满了,现在他这么个大老爷们又翻了进去,一时间水就漫出桶沿,流了一地。

“哎呀!”轻叫了一声,娇嗔地伸手在刘子风胸口锤了一下道,“你怎么也进来了!”

“来伺候我家老婆洗澡啊!”刘子风无耻地笑道,边说还边伸手过去将抱了过来,大手就在身上轻轻擦拭!

与其说他是在帮洗澡,不如说是在揩油,身上只是出汗而已,其实干净地很,又哪里需要刘子风这么“用力”地“揉搓”!

不过显然没有拒绝地意思,从她喉头发出的那一声声舒服地呻吟可以看出,他很享受刘子风的动作。

虽然没有继续真枪实弹地战斗,但是这场香艳的鸳鸯浴依旧持续了约半个时辰,二人终于又回到了床上,相拥而卧。

“子风,你说我们地孩子要取什么名字好呢?”刘子风本以为现在应该满足地睡了,谁知她却忽然娇憨地问起了这个问题。

刘子风一呆,低头看向,只见睁着一双大眼睛,一眨一眨地望着自己,眼神中闪烁着幸福的光芒,模样说不出的可爱。

刘子风忍不住笑着捏了捏地鼻子,说道,“今天你也累了,就先睡吧,其他地事情,明天再说!”

“不嘛,我现在不累!”倔强地说道。

“可孩子还要半年时间才会出世呢,取名字地事情不急啊?”刘子风今天回来之后,才刚刚知道居然有了自己的孩子,短短半天地时间里,他都沉浸在幸福的喜悦之中,脑子中兴奋的轰隆隆乱响,哪里还有什么思维让他去思考其他的东西啊,因此忽然这么一问,他哪里答得上来。

“不嘛!不嘛!当初大夫说我有了身孕之后,我就在想了,应该给孩子取个什么名字好呢?可是我想了几个月,却都没有想出一个满意的!”不依地扭了扭身子,曲线动人的胴体在刘子风身上一阵斯摩,惹得刘子风心中一阵火气,好不容易偃旗息鼓下去的昂扬,再一次顶在了的胯间。

身子微僵,眼神一荡,有些媚意迷离地看了看刘子风,不过却是主动与刘子风拉开了一点点的距离。身子不再贴住刘子风了。

如果是换作新婚地那个月时间里,她恐怕早就主动翻身再战,只是与刘子风相同,她同样也顾忌自己肚子中的小生命,因此不敢再贴在刘子风身上扭动,免得“引火上身”。

刘子风笑道,“你也说了,你都想了那么久,都没有想出满意的来。那我又哪能立刻相处一个让你满意的名字啊!”

“可是……可是你和我不一样呀,你不是‘京城第一才子’么?”脸上流露出一丝骄傲,仿佛“第一才子”的称号是说她似的。

刘子风不由苦笑,挠了挠头。第一才子?我%&*#……

……………………………………………………

……………………………………………………

好不容易像哄小孩子似的将哄睡,刘子风终于也安心地闭眼睡觉。

第二日凌晨,他很自然地就睁开了眼睛,武功到了他这种程度上。想要控制自

时候醒来,其实是很容易地,如同八爪鱼一般地上,他废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在没有弄醒的前提之下,小心地将其手脚挪开,轻轻地在她身上盖了一条薄毯之后。他就将早就装备在床头的那身朝服穿了起来。

穿戴整齐之后。他立刻就走出了房间。一个下人提着灯笼走了过来,他地身后跟的正是刘三吾。

“咿?风儿。你醒啦,爷爷真准备去叫你呢!”刘三吾看到刘子风之后,多少显得有些惊讶。

“呵呵,一想到皇上今天的封赏,我不免就有些兴奋,所以听到外面打更的声音,我就自己起来了,呵呵!”刘子风随口应道。

“你这孩子!”刘三吾忍不住也笑了,挥了挥手道,“既然这样,快去前厅吃些东西,我们就去午门等候宫门开启!”

“好,爷爷你也一起吃点!”刘子风贴近刘三吾,扶着他地胳膊向前走。

草草填了些东西到肚子里,刘三吾爷孙分乘两顶轿子向午门出发了。

等到了午门之后,发现此处早已等候了不少的朝臣,见到刘子风的出现,那些官员们又如同他第一次上早朝时那般,有相当一部分,都围了过来,不断的恭维吹捧,唯一与上次不同地是,上一次他们溜须恭维的话,多少还是有些隐晦,而这一次,则几乎是赤裸裸地拍起了马屁——他们都知道,刘子风如今立下如此大功回朝,从此定会更得朱元璋的器重。

武定侯郭英异常的得意,刘子风是他地孙女婿,刘子风风光了,他脸上也觉得有光,兴奋地精神奕奕。

“风儿,今日下午,你可要带着媚儿回府一趟啊,我们一起吃顿饭!”郭英大手用力地拍了拍刘子风的肩头。

“好的!”刘子风微笑应道,自己刚刚回来,本就打算今日带回娘家问候一趟,既然郭英自己提出来了,他自然是立刻答应。

“亲家翁你可也要来啊!风儿能有今日成就,可全亏了亲家翁您地教导啊,哈哈,有一个这么优秀地人来做我家媚儿地夫婿,真是我家媚儿的福分啊!”郭英做头笑眯眯地对刘子风身旁地刘三吾说道。

“国舅爷哪里的话,您能将媚儿下嫁给我们风儿,那应该是我们风儿高攀了才是!”刘三吾谦逊道。

“哈哈哈……好了,客气话我们也不要多说了,今天亲家翁您可一定要来啊,到时候我们弄饮一杯!”郭英高兴地合不拢嘴。

“一定一定!”刘三吾也是含笑应承。

一个时辰之后,午门钟楼上的锣鼓终于敲响,大门缓缓打开,于是一群朝臣全都收起了表情,肃然地列队向皇宫内行去。

早朝的程序一切照旧,朱元璋在大太监聂庆童的高声宣号之下,神态威严地从侧殿走出,大马金刀地坐在了龙椅之上。朱允文则是紧跟其后,然后站到了文官一列上首。

早朝正式开始,不过这一次,不能聂庆童按照常规喊出“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的口号,朱元璋已是开口说道,“来啊,带北元皇帝,及其此子地保奴!”

“带北元皇帝。及其此子地保奴!……”

“带北元皇帝……”

“带北……”

“……”

朱元璋话音刚落,殿上的太监就是跟着一声高叫,接着殿外地太监也跟着高喊,如此一声一声传了出去,不片刻时间,那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及其此子地保奴就被两个大内禁军侍卫给押到了殿前。

不等侍卫用力下压,脱古思帖木儿已是普通地跪在了地上,战战兢兢地叫道。“拜……拜见大明皇帝陛下!”

至于地保奴,却始终将腰杆子挺得直直的,直到被那两个侍卫在腿弯处踢了一脚,才终于跪倒在地。不过终究没有如他父王那般开口拜见朱元璋。

对于地保奴的反应,朱元璋并不以为意。他淡淡地看了脱古思帖木儿一眼,冷笑道,“买的里八剌。想不到十几年了,你我终究又见面了,可是你想不到吧,再见面之时。你却已是亡国之君!!”

脱古思帖木儿的原名就是“买的里八剌”,在洪武三年的时候,身为皇子的他在应昌被李文忠所俘虏。

朱元璋当时就提审了他。不过见此人性格懦弱。畏畏缩缩。心中也就对此人极为的不屑,也就完全没有将此人地存在放在心上。为了显示自己的宽大,在得到脱古思帖木儿保证不再与明朝为敌的誓言之后,朱元璋于洪武七年将其送还给当时的北元政权,然而最令朱元璋恼火地就是,脱古思帖木儿回到了北元之后,也不知道使了什么手段,居然在几年后取代了原来的北元太子,当上了北元皇帝,而且他一登基之后,就立刻下令北元大军不断骚扰明朝边界,挑起战争,与明朝继续对抗。这一对抗,就持续了十来年时间。

也因为如此,大明开国之后,绝大多数的财力,几乎都消耗在了与北元长期的战争之中,为此,朱元璋心中悔恨了多年,恨不得将那脱古思帖木儿给生撕活剥,如今刘子风将脱古思帖木儿给生擒了回来,终于让朱元璋有机会一舒心中地怨愤了。

脱古思帖木儿语气中的杀机,顿时冷汗淋淋!

反而是地保奴冷然喝道,“胡说八道,我的皇兄定然会重新聚集草原各部,率军南下,与你们一句死战!”

地保奴语气如此嚣张,立刻引得郭英喝骂道,“大胆,大殿之上,由得你这番邦蛮子放肆?!”

“嘿嘿……”朱元璋冷笑了一声,抬手制止了郭英,眼神如同鹰隼一般地看向了地保奴,道,“你倒是好胆色!”

地保奴傲然地抬头,不屈地说道,“我们草原的大好男儿,个个都是英雄好汉,若是你以为我会向你屈服求饶吗,你还是死了那条心吧!”

朱元璋怒极反笑,拍了拍手道,“好,好,好,既然你成心求死,那朕就成全……”

“皇……皇上饶命啊,饶命!”然而没有等朱元璋一句话说完,那脱古思帖木儿居然猛地磕头求饶了起来,朱元璋那句“成全”,显得他几乎魂飞魄散。

朱元璋脸上地表情一僵硬,愣了片刻,旋即指指脱古思帖木儿,又指指地保奴,哈哈大笑了起来,那地保奴刚刚才说“我们草原的大好男儿,个个都是英雄好汉!”而这脱古思帖木儿接着就忽然如丧家之犬一般地磕头求饶,就简直就等于狠狠地扇了地保奴一个耳光似的,顿时气地那地保奴面色铁青,再与顾不上什么父子之道,君臣之礼,冲着那脱古

儿就破口大骂道,“你难道没有黄金家族子孙地尊严

而脱古思帖木儿畏畏缩缩,眼神闪烁地应了一句,“什么也没有性命重要!”接着他就不再理会地保奴地喋喋不休,反而不断地向老朱哀声求饶。

地保奴气的浑身发颤,也不知是他本身力大,还是押着他地那个侍卫故意放水,只见地保奴忽然一挣扎,居然将那侍卫挣脱开来,接着就扑向了脱古思帖木儿,一拳就打在了脱古思帖木儿的鼻子上。

脱古思帖木儿哀嚎一声,顿时鼻血长流。

满朝文武全都憋着笑,饶有兴趣地看着这对父子狗咬狗的滑稽表现,心中异常地兴奋。若非此处是个严肃的地方,他们早就放声大笑起来了。

国人爱看热闹的习惯其实古也有之。

当然,也有几个稳重的臣子心中暗暗戒备,生恐那地保奴暴起伤人,不过他们的担忧显然是多余的了,只听朱元璋大声喝道,“来啊,将这地保奴向拖下去,重责三十大板!朝堂之上。又岂容尔等放肆!”朱元璋其实也很想看一看若是自己不阻止的话,地保奴会将脱古思帖木儿揍成什么模样,可是此处乃是奉天殿,是大明朝最神圣的朝议之地。又岂容两个俘虏在此处打架斗殴!?

地保奴很快就被拖了出去,没有人同情他,此人如此不知好歹,要吃的苦头。看来是多了。

“买地里八剌,你还好吗?”朱元璋有些忍俊不禁,如今那脱古思帖木儿鼻血长流,模样要有多狼狈就有多狼狈。若是换作一个不认识他的人在场,怎么也不会将这个猥琐窝囊的老头,与北元皇帝联系在一起。

“多谢皇上相救!”不了这老头真是无耻到了极点。居然厚颜无耻地谢恩了起来。

朱元璋见状。不由地索然无味。他今日将脱古思帖木儿押上朝堂,本来就是想要狠狠地羞辱一下脱古思帖木儿。然而脱古思帖木儿那逆来顺受,窝囊无耻的模样,却让他根本就没有兴趣继续羞辱此人,同时朱元璋心中也是暗暗气闷,他妈地,跟朕都是十来年的北元皇帝,就这软骨头的怂样!太扯淡了吧!朱元璋好不郁闷。

于是脱古思帖木儿从新被押回天牢,至于怎么处置于他,那就要看朱元璋的心情了,朱元璋心情好地话,或许为了以示宽容,软禁脱古思帖木儿也就得了,若是朱元璋心情大坏之下,一刀砍了了之。

一场闹剧,就这么收场了。

……………………………………………………

……………………………………………………

朱元璋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说道,“今日早朝,朕主要是要封赏刘子风刘爱卿!刘爱卿此次奉朕之命,北上送粮,不仅在途中剿灭了一群白莲教中,擒获贼首,并且还在漠北之地,生擒了北元皇帝以及北元皇室宗亲及大部分的蒙古贵族,如此大功,言之为我大明开国以来第一奇功也不为过!”

老朱说黑色的东西其实是白色,那这东西就是白色,堂下的那些朝臣们那个敢有异议?更何况,老朱刚才说地那些话,还全都是事实,因此尽管朝堂之上,有不少是与刘子风属于敌对类型的官员,诸如左都御使袁泰这种与刘三吾有私冤的,又或是属于朱棣那个派系地官员,但是他们依旧不敢开口去贬低刘子风,只得满口附和称赞了起来。

朱元璋十分地满意,朱允文也是面露笑意,自己地结拜兄长有如此成就,他也赶到骄傲。

朱元璋面带微笑地说道,“朕赏罚分明,既然如此,各位爱卿认为,朕该如何封赏刘爱卿?”

一句话使得全场的人都沉默了,如何封赏?这决定能由他们来取决吗?还不是你朱元璋自己地一句话问题,哪有人敢当众越俎代庖啊。同时对于朱元璋会问出这种问题,众人也有些不解。

对于众人的反应,朱元璋不以为意,他转头看向了刘三吾,说道,“大学士,你是刘爱卿的爷爷,不如你来说说,朕该如何赏赐子风?”

刘三吾哪想到朱元璋会点名提问自己啊,连忙出列回答道,“回皇上,子风他年纪轻轻,资历尚浅,今日能有如此功劳,盖因皇上圣命护佑,岂敢贪功?”

武定侯郭英一听这话,不干了,他巴不得朱元璋能够封给刘子风一个最大的封赏,要是顺着刘三吾的意思,岂不是随便赏赐一点什么就算了么?这怎么行?

郭侯爷城府不深,性格直爽,一向有什么说什么,这种人不懂掩饰自己的情绪情感,这也是明初那么多开国功勋之中,多数都被朱元璋用或这或那的借口诛杀,而独独能够容忍他郭英在朝中坐大的最根本原因。

只见郭英出列说道,“皇上。微臣认为,刘大人固然是圣命护佑,但其自身能力也是不容忽视,试问自我大明开国以来,有多少朝臣为边军护送过粮草,可又不见有哪个人也有如此奇功,因此微臣认为,应该重重封赏才是!”

“哦?那郭爱卿你认为朕该如何封赏?”朱元璋笑眯眯地问道。

“呃……”这问题顿时难倒了郭英,刘子风如今已经是正三品的大将军。虽然手中并没有实际地军权,可是试看满朝文武,三品以上的官员,那个不是四十岁以上的半老头。如刘子风这般年轻的三品大员,就独此一家啊,若是再吃基础上继续提拔,那只能是二品一品这种位极人臣的顶级大官了。然而朝中一品二品的这些官职数目毕竟有限,也就太师太傅太保,六部尚书以及侍郎等等,再说如今这些官职早已满编。在职的官员又没有什么大错,总不能让刘子风把某个一二品的大员给顶下来吧,哦。对了。各地方上的布政使。也是正二品地官员,可是郭英哪里愿意刘子风好好的京官不干。而跑到地方上去啊,那样一来,自己想要见一见,恐怕都难了。至于武官方面,一二品的武将都有军权在手,也不可能叫某个大将,把手中的军权交出来吧,而另外整编一只新军,这似乎也有点不现实!

转瞬间想到了这些,郭英觉得自己忽然有些明白朱元璋为什么要开口询问朝臣如何封赏了,或许连朱元璋自己也感到有些为难吧,赏重了,不知道该封刘子风个什么官,赏轻了,不免又显得朱元璋赏罚不明,对不住刘子风如此大功。

当然了,这些都只是郭英自己地想法,至于老朱真正的意思是不是这样,那就不得而知了,自以为体会到朱元璋的为难,郭英也不敢多说什么废话了,他虽然爽直,

傻,当然不会傻不拉基地说,不如封刘子风一个什么那样的话,不管成是不成,首先就算是先得罪了如今在任地那个一二品大员。

于是郭英讪讪一笑,道,“这个……微臣只是想说,刘大人功不可没,至于如何封赏,微臣倒也不知!”于是他立刻就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这时只见朱允文上前一步,朗声说道,“皇爷爷,允文有一提议!”若是在场唯一有权力给朱元璋拿主意的人,非朱允文这个国之储君莫属了。

“哦?既然如此,允文你不凡说来听听!”朱元璋顿时来了兴趣,实际上如何封赏刘子风,他早就拿定了主意,之所以会询问群臣,其实等的就是要朱允文说话,老朱年纪也大了,明白自己地时日也不多了,因此他才会借着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来磨砺考验朱允文。

“回皇爷爷,依允文看来,刘大人几乎将北元朝廷以及蒙古贵族一网打尽,如此大功,就算是封为王爵也不以为过!”朱允文自信地说道,经过半年的磨砺,他早已不是当初那个青涩地半大小屁孩,举手抬足之间,自有一股威仪浩荡。

而听到这话地群臣,齐齐吸了一口凉气,封王!这……这也太夸张了吧,刘子风就算功劳再大,那也不可能直接就封王啊。

不过不等那个朝臣站出来反对,朱允文已经继续说道,“然而按照我《大明律》,王爵为皇族专有!所以只能是退而求其次,不如皇爷爷封刘大人一个公侯伯爵就是!”

【注:在明朝,王爵为皇族专享(开国诸大将死后,或有个别追封为郡王,请注意,也只有是死了之后才能够追封,并且这个郡王地爵位,其后人不能够继承!),皇族封爵均世袭罔替: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诸子则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亲王岁禄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二百石。由于这种世袭罔替的制度,导致明朝中后期地时候,出现了举国一年的国库收入,不能偿宗室岁禄的局面。远支宗亲将军、中尉等,甚至有故意犯罪入狱,以求温饱地现象。】

刘子风作为朱允文的结义兄长,他自然希望为自己的兄长谋得最大的利益,如今他也算懂得耍一些小心机了,知道自己如果一开始就直接提出要朱元璋封赏给刘子风一个侯爵啊或者公爵之类的,一部分官员肯定会提出意义,因此他才一开始就直接说要给刘子风封王,然后再以非皇子皇孙不能封王为由。说是退而求其次地让朱元璋封了其他的什么爵位,这样一来,群臣们都有一个落差的错觉,毕竟“公侯伯”。与“王”的实际差别实在太大了,相形比较之下,这似乎就比较容易接受一些了。

这不过是一个很简单的心理暗示而已,但至少说明朱允文地心性。已经逐渐开始成熟起来了。

对于朱允文的这种表现,朱元璋显然十分的满意,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实际上朱元璋的提议,于他之前地想法几乎是不谋而合,老朱哈哈一笑道。“既然如此。刘子风。你还不上前听封?”

“谢皇上隆恩,微臣接旨!”刘子风心中窃喜。连忙上前一步,跪在了大殿正中。

从上朝的那一刻到现在,他就一句话都没有说过,而且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总不能直接向朱元璋提议说,不如你给我什么什么官做做吧!

看着朝臣们交头接耳地议论着,议论的内容几乎全都是自己,他心中不免就有些飘飘然起来,虽然他也知道,自己这一次将北元皇帝以及皇室宗亲和蒙古贵族们俘虏来,着实有些侥幸,根本不是靠着什么超绝的行军布阵地实力,但是至少,就如朱元璋昨日所说那般,自己是一员“福将”,咱运气好啊,运气一来,挡都挡不住,就像《鹿鼎记》中的韦小宝,他不是一样靠着运气混的风生水起吗?咱不求如韦小宝那样有七八个老婆,腰缠数百万,但至少,这运气能够保地自己得到足够的权势,等以后对于朱棣地时候,就有足够的权势左右战局了。

如今看老朱那气势,似乎真的要封自己一个什么什么爵位啊,要知道,公侯伯虽然各分为三等,但可都属于“超品”地啊,就是是见到当朝一品大员,都不用恭身下拜地啊,当然了,话虽如此,除非某个爵爷眼高于顶,否则地话,一般公侯见到当朝一二品大员的时候,也都会表现地相当地客气,这是待人接物最根本的常识。毕竟一二品大员实权在握,也不容小觑。

而且最重要的就是,封爵之后,平时手中也没有什么事情要处理,但是只要皇帝受命,他就可权力啊!加上刘子风为人颇有些散漫,若是真的给了他一大堆人来管理或者给了他一大堆的公务处理,那可就有的他头疼的了,而这种结果,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对他来说,都是最最有利的了。

“聂庆童,宣旨!”朱元璋面色平静地向一旁的大太监聂庆童说道。

只见聂庆童立刻就从袖中那出了一卷圣旨,恭谨地双手高举过顶,走到了前台,缓缓摊开。

群臣见状均是哑然,敢情你朱元璋都已经拟好了圣旨,居然还开口问我们怎么封赏……

于是一干朝臣全都跪下,齐声呼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帝,诏曰,自古帝王平定天下,式赖师武臣力;及海宇宁谧,振旅班师,休息士卒,俾朝廷重臣,优游颐养,赏延奕世,宠固河山,甚盛典也!昭毅将军刘卿,夙笃忠贞,克猷略,宣劳戮力,擒北元皇帝及宗亲,蒙古贵族无数,释朕北顾之忧,厥功懋焉!兹特封刘卿为二等平远侯,赏府邸一座,黄金万两,丝绸千匹,钦此!”

“微臣接旨,谢主隆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刘子风心中窃喜,发了发了,还送一套房子,太实惠了!不过心中乐开花,他面上却表现地十分平静,聂庆童走下台阶,双手将圣旨递给了刘子风,笑道,“刘大人接旨吧!”

“谢公公!”刘子风低声谢了一句,跪着恭恭敬敬地接过了圣旨。

“众卿平身吧!”朱元璋淡淡

“谢皇上!”群臣起立。整齐有序地又排成了两列,而朱元璋没有让刘子风退回去,他也只能是双手托着圣旨,站在正中间。

朱元璋见状,不由一笑,道,“子风你也可退下!”

“是!”于是刘子风低着头,一步步小心地退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

……………………………………………………

接下来地早朝内容,不外乎就是一些大臣的谏言了。这都不关刘子风什么事情了,但他却不得不继续安静地在下面听着,你上学上班什么的可以早退,可早朝你要早退。那你就G头皮在那里听着,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熬到了退朝。刘子风正准备脚底抹油,朱允文已是叫住了他,刘子风只得将圣旨交给了身旁的刘三吾道,“爷爷。圣旨您先拿回去吧!”

刘三吾也不多说,只是点了点头,就小心翼翼地接过了圣旨。向朱允文行了个礼。转身离去。

朱允文将刘子风拉到了侧殿。挥退了了太监宫女之后,不等他说话。刘子风已经一脸兴奋地拉着朱允文问道,“嘿,你应该知道吧,皇上赏赐给我的那座府邸,在什么地方?”

朱允文一愣,想了想说道,“皇爷爷没有告诉我,我也不敢确定,不过自从皇爷爷收到你让人送进京城来的请功奏折之后,皇爷爷就立刻命人在武定侯爷的府邸边上,日夜赶工地盖了一座略小于武定侯府的府邸,若是我没有猜错的话,那座府邸应该就是皇爷爷赏赐给你地,其实你很快就会知道了,因为地契在工部那儿,他们很快就会将地契送到刘府的,到时候你一看,不就知道了。”

刘子风太高兴了,其实与谁做邻居,他倒是无所谓,不过朱元璋在郭英府邸边上盖了一座府邸送给自己,那这样一来,最开心的恐怕就非莫属了,只要在双方府邸接触的围墙上打个门,那岂不是随时都可以串门,甚至一起吃饭都可以啊,哈哈,能够让开心,刘子风自然也是开心。

见刘子风高兴地合不拢嘴,朱允文搓了搓手,凑上前去笑道,“大哥,今天小弟我可是帮你在皇爷爷哪里说好话了啊,现在你也成了二等地平远侯,不知你要如何报答我啊!”

刘子风顿时傻眼了,朱允文这是什么意思?那个……难不成是来讨要好处的?可是他是堂堂一国储君,想要什么东西没有啊,自己又有什么好处能够给他?

感受到刘子风的愕然,朱允文也就不再隐瞒,他讨好地拉过刘子风说道,“这个……大哥,你已好久没有入宫了吧!”

刘子风纳闷地点了点头,道,“怎么?有什么事情吗?”是啊,自从开罪了燕王朱棣之后,朱元璋就几乎没有一次召他入宫,那时候的他,没有了侍读地身份,没有了大军禁军副统领的身份,既然老朱不召见,他自然不能够随意地进宫了,加之后来被老朱派去送粮,一直到现在,算起来,也差不多有八九十个月了。

“当然有事……”朱允文挠了挠头,道,“你不知道啊,你这么久没有进宫来,湘儿可生气了,皇爷爷不许她出宫,她就一直缠着我胡闹,后来你北上之后,她虽然安静了一些,不过却成天叨念着你什么时候回来,这不,昨日她一天说你回来了,就要我一定带你进宫去见他!那个……小弟真的是被她纠缠怕了……”朱允文一脸的苦恼,对于自己地小妹,他真是又疼又怕,被她一直纠缠,他还真是什么法子都没有。

朱允文口中的“湘儿”,自然是他的亲妹妹,也就是朱元璋最疼爱地南平郡主朱湘云了,听到朱允文提起朱湘云,刘子风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想起了朱湘云那小巧可爱地模样,当初他当侍读地时间也不过是一个月的时间而已,见到朱湘云地时候,女孩才不过十一岁而已,而后接下来的日子,他就老是往外跑,跑四川跑了大半年,塞外又跑了大半年,真正能够留在京中的时间反而却是少了,因此朱湘云在她的印象中,依旧是那个青涩的小女孩,就算是现在,那也不过是十三岁而已嘛,这样的小女孩,刘子风自然不会将她联想到男女之事上,于是刘子风哭笑不得地问道,“难道是湘儿又想要听故事了?!”

朱允文脸色一僵,苦笑道,“大哥你还真是了解湘儿啊!”

刘子风哈哈大笑,却忽然面色一僵,朱允文提到朱湘云,却令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一个令她遗忘了许久的女孩,那就是蜀王小郡主朱秀云,如果自己没记错的话,时间又过了大半年,朱秀云的性命应该也剩下没有多少时间了,甚至或许她已经……刘子风的冷汗立刻下来了,他离开京城的时候,朱秀云还在郭府做客,也不知道她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

“大哥,你怎么了?”朱允文发觉刘子风面色有异,连忙开口问道。

刘子风也不隐瞒,立刻担忧地问道,“二弟,你可知道,蜀王小郡主如今是否还在京城之中!?”

“蜀王小郡主?”朱允文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旋即摇了摇头,说道,“真是对不住,大哥,小弟不识得这位堂妹!”也难怪,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也就是说,除掉自己的父亲朱标,朱允文有二十五个皇叔,加上这些皇叔大多都是在各地为藩王,各自膝下也有一群子女,这些堂兄妹都加起来,数目绝对过百,要让朱允文这个常年呆在宫中的人,全都认识这些堂兄妹,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怎么?大哥?蜀王小郡主她怎么了?”朱允文奇怪地问道。

“她……”刘子风异常的失望,他稍微斟酌了一下言语,将朱秀云的怪病以及自己的担心草草说了一遍,刘子风虽然对朱秀云没有男女之情,但至少他是真心地将朱秀云当作自己的妹妹,想到她现在生死未卜,他哪里还有什么心情去给朱湘云说故事啊,一心就想着回去问一问,知不知道朱秀云现在的情况。

于是他立刻就提出了告辞,朱允文也很通情达理,也没有一定要求他去见朱湘云,连忙将他送出了皇宫。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