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 平安到达
作者:刑无忧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532

到大量百姓再次出现,刘子风心中不由地咯噔了一下难不成这些百姓,又要哀求自己,帮他们为某些事情出头?如果是平常的话,自己有时间,帮帮这些穷苦人家,也没有什么问题,可现在少爷我可是有重任在身,若不是因为恰好决定在此地修养两天,甚至连那白莲教众的事情,他都无暇去管啊!

所幸就在刘子风心中郁闷之际,那无数百姓已是山呼海啸般地呼喊道,“刘大人一路保重……”等等一类送行的话语。

哦,还好,原来是给自己送行来的,刘子风顿时松了一口气。

于是刘子风施施然地走到百姓面前,大声说道,“承蒙各位乡亲记挂,本官心中不胜感激,乡亲们,谢谢拉……“

百姓之中,又是那范夫子拨开众人,拿着一把红布大伞,直直跪在刘子风的面前,双手高举大伞呈给刘子风道,“大人为我太康百姓肃清贼逆,还太康一个朗朗乾坤!我等百姓不胜感激,无以为报,为由连夜赶制了这柄万民伞,望大人收下!”

【著:万民伞,旧时百姓为颂扬官员的德政而赠送的伞。伞上缀有许多小绸条,上书赠送人之名氏。】

刘子风呆了呆,下意识地接过,打开,只见伞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

范夫子解释道,“大人,由于时间仓促,小的只征集了一万三千余人的签名,而且由于大多数人皆都不识字。所以都是由小地代写。”

刘子风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了,有些激动地连连称谢,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百姓居然对自己如此感恩戴德,刘子风更加没有想到的就是,实际上,从前日白莲教众被押解回来之后,太康城内,已经有无数的人家。为他立起了长生牌。在他们的心目中。刘子风几乎成为了天下最最好的好官了。

没办法。谁让当地政府居然对山贼不闻不问呢!刘子风的出现,自然成为了解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活菩萨了。

由于百姓拦道送别,原计划立刻出行的队伍磨磨蹭蹭,到了快中午十分才终于启程,临别之际,那范夫子居然还脱下了刘子风地靴子,高高举起。说是留为去思。

这“脱靴”之礼,本是地方官清正,百姓爱戴,才有此仪节。想不到刘子风仅仅在此处呆了两日地时间而已,居然也享此殊荣,非但前无古人,恐怕也是后无来者了。而欢送地鞭炮大放特放,更不在话下。

……………………………………

……………………………………

王霸押着白莲教众南归。而大部队继续北上。

其后数日。队伍行军速度再次加快,未免再遇风波,期间也就没有多做休息。于是一路上也相安无事。

刑无忧以及数百士兵,在第五日之时,就赶上了大部队,刘子风问起发放银两之事,他是平静地向刘子风表示说,一切顺利。

十日后,队伍进入了燕王朱棣的辖地,刘子风本来真的还挺担心,朱会不会真的给自己使阴招,下绊子,但是一路行来,却根本没有一点意外发生,刘子风逐渐放松了心情,看来那朱元璋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前,表示说,让自己带上尚方宝剑一事,已经发生了作用,想必那朱棣也应该知道这一点了。

当然了,之所以一路无事,也可能是朱棣根本就没有打算去阴刘子风,一切担忧都是刘子风自己杞人忧天罢了。

为了省下不必要的麻烦,刘子风并没有让队伍行军过北平,而是绕着北平而走,经河间,过保定,最后再从万全都司出了关外,仅十日左右时间,进入了茫茫草原。

在万全都司,刘子风还在当地的官衙中接触了蓝玉派回来,准备给送粮部队带路地一个名为董昊的偏将。

由于蓝玉这次与北元之间的交战,那北元部队是且战且退,蓝玉又不断追击,战线越拉越深,明军大部队是孤军深入,所以即使刘子风是到了关外,距离目的地,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而潘成渝以及他手下的那些偏将,全部都没有出过关,所以都督平安,在刘子风的队伍离开京城之前,就已在队伍中安排了一个老马识途的蒙古人,这个人名为拏察尔,是早年从关外迁徙进大明来地人,在朝中任从五品地步军副尉【明

璋统治时期,为了方便统治,曾经大力支持关外番人甚至连朝廷之中,也安排了相当一部分的官职安排给了蒙古人,当然了,这些官职一般都不会太高。】

所以当队伍进入草原之后,队伍皆是在董昊与拏察尔二人的指点下,不断前进。

草原地环境自然与关内的不同,所幸这队伍中的三万人,身体素质都相当的好,虽然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但是也只有极少一部分人表现出水土不服的症状,大部分的人,全都表现的十分健康。

就这样一路前进,约莫花了二十天的时间,送粮部队终于达到了蓝玉六十万大军驻扎之地。

比预期的提前了约半个月时间抵达了目的地。

刘子风出发之前,原本就听闻过,蓝玉是在捕鱼儿海(今贝加尔湖)附近与北元部队交战,因此他一直以为那交战地点,是在沿海附近,谁想到当真正到达的时候才发现,事实与自己想象的简直是天差地别。

此处居然是个沙漠中的一个绿洲!

这个出入也太大了吧?

……………………………………

……………………………………

对于刘子风的到达,蓝玉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亲自率着帐下将领出来为刘子风接风洗尘。

二人见面之后,都在第一时间打量着对方。

只见那蓝玉身着一声灰色战袍,不着甲冑,面白无须,高高的颧骨,深邃的眼神,以及那笔挺的身姿,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种浓烈的萧杀干厉。

而刘子风则是风尘仆仆,一脸倦态,近两个月的长途跋涉,即使他几乎都是一直坐在车上,却依旧让他疲倦不堪。

比起那些常年行军打仗,锻炼不缀的将士们来说,即使刘子风的功力高过他们许多,但是他们在这种情况的耐力方面,却是强过了刘子风许多。

一个是当朝红人,正三品昭毅将军,持尚方宝剑,见官大三分的武定侯郭英的孙女婿。

一个是官拜永昌侯的大将军,手掌六十万大军的统帅,已故“开平王”常遇春的小舅子。

二者无论是身份还是家势,倒也还算得上是旗鼓相当。

两人对视片刻,那蓝玉先自哈哈大笑起来,很是自来熟地凑过,拉住刘子风的手笑道,“太好了,刘大人今日所来,真乃雪中送炭,解了蓝某的燃眉之急啊!此战若胜,刘大人居功至伟啊!”

刘子风也十分自然地笑了,他不卑不亢地说道,“晚辈见也是奉上命所托,怎敢居功!?”

既然蓝玉自称“蓝某”,也没有摆什么官架子,刘子风也就顺应地自称起晚辈了。

二人相互客套了一番,旋即刘子风就被蓝玉亲自拉着走进了大帐,至于送来的那批粮草,自有蓝玉帐下将领收接而去。

“来来来,刘大人,你我虽是初见,但蓝某却有一种一见如故之感,今日当与大人痛饮一番!”帐内早就摆好了酒宴,蓝玉拉着刘子风,要让其坐到主位。刘子风自然连连推举,不能喧宾夺主的这点常识他还是知道的,更何况,他还是第一次接触蓝玉,对于对方的脾气性格全都不了解,万事还是谨慎一点为妙。

于是两人分宾主做好,蓝玉频频敬酒,刘子风也来者不拒,对于刘子风这般豪爽,蓝玉似乎也颇为的欣喜,酒宴就在这种融洽地气氛中进行。

期间蓝玉也向刘子风询问了近期朝廷中的一些政事动向,刘子风一一作答,事实上自从朱标病逝,朱允文继储君之位后,朝中还真没什么大事发生,不过蓝玉因为身在战场,无论是朱标病逝,还是朱允文继位,他都没有赶回京城去,因此朱标病逝,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蓝玉在刘子风的面前表现的异常的哀伤,连双眼都红了,而说到朱允文继位一事时,他脸色立刻来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眉开眼笑的一脸庆幸。

对于蓝玉的这番表情变化,刘子风没有多余的想法,只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好笑!

酒宴结束之后,蓝玉居然拉着刘子风说是要带他去查阅他手下的精兵猛将,刘子风推脱不得,只得跟着他出了营帐。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