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文淡淡一笑,道,“刚才刘大人已经说过了,我们便透露给你听,不过在这里,我可以保证,只要你能够出示国书,证明了自己的身份,等回京之后,会有全京城、甚至是太医院中最好的大夫为尊夫人治病。”
李成桂脸上欣喜之色一闪而过,旋即犹豫不定,望着刘子风与朱允文二人一脸淡然地笑意,看上去一点危险性都没有的表情,他犹豫再三,终于咬了咬牙,作了决定,他很快地就从怀中摸出了一卷上等丝绸质料的卷轴,跳下车来,双手高举过顶,呈在了朱允文的跟前。
不等朱允文伸手,刘子风已经先自接过,虽然已经感受不到对方的敌意了,但是凡事还是多留个心眼地好,谁晓得这卷轴之中会不会暗藏着什么机关,他异常谨慎地将卷轴打开,发现果然没有任何问题,这才递给了朱允文。
朱允文随意地看了几眼国书中的内容,点了点头道,“这上面有高丽王的印玺,看来确是国书无疑了!”言罢,他将国书递还给了李成桂,说道,“好吧,既然你是高丽使臣的身份已经确认,那你可谁我们一同进京!”
李成桂连忙致谢,随即就跟着朱允文等人一起朝京城进发。
到了大约半个时辰之后,一行人终于回到了京城,刘子风遂与朱允文告别,而朱允文则是直接将李成桂安排到了京城中,专门接待外国使臣的别馆修养。在回宫地同时,一道旨意下去,不到两柱香的时间,就有三个太医院御医,赶到别馆,为李成桂的夫人诊病。
李成桂心中感激异常,却还是不知道忽施援手的这两个年轻公子到底是什么人,只得旁敲侧击地询问起了前来诊病的御医。
这些老御医哪里敢多嘴。纷纷摇头表示不知。只说是自己是奉上头的命令。前来为其夫人治病而已。李成桂心中更是疑惑。
别开李成桂不提,却说刘子风独自回到了刘府之后,就立刻发现,自己的爷爷,一张老脸阴沉地跟锅底有的一拼,之前刘三吾几人一同为方孝孺送行,忽然听到朱允文居然跟刘子风哥哥弟弟地称呼。心中不由百般不是滋味,明白自己地宝贝孙子,还不知道私下中隐瞒了自己多少事情呢,感觉被蒙蔽了地刘老头,回来后是憋了一肚子气。
“风儿,你真是太放肆了,如此尊卑不分,竟然任凭太孙殿下尊称你为大哥?这要是传到某些小人耳中。少不得又要借题发挥。兴风作浪!”见到刘子风之后,刘三吾劈头就骂。
刘子风满脸苦笑,知道已经隐瞒不了。只得将自己与朱允文是在朱元璋与朱标都同意地情况下,才与朱允文结义地事情,详细地告诉了刘三吾,同时他也将朱元璋命令其不能够将此事传扬出去的命令也说了出来。
刘三吾听后,一脸的呆滞,就算他再异想天开,也想不到自己的孙子,居然成了是皇太孙的哥哥,这么算起来,刘子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岂不是皇帝的干孙子了,天呐,这怎么可能,刘老爷子简直觉得自己是在做梦。
“难怪风儿会如此受皇上宠幸了!”刘三吾自己以为地暗想道。
一场家庭小风波,就此结束。
刘三吾也不再责骂刘子风,晕晕乎乎地回房去了,看来这个消息,还需要他再消化一段时间。
到了傍晚时分,那四个被刘子风派出去查探朱高煦行踪的大内侍卫回来了。
“大人,卑职几人,已经仔细搜索了那处方圆十数里地地方,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人物!”一个大内侍卫恭谨地禀报道。
“恩,既然如此,那就算了,辛苦你们了!”刘子风简简单单地一句话就将四人打发。
对于这个结果,他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同时刘子风心中暗暗咬牙,“哼!朱高煦,你若是躲在朱棣的羽翼之下,我暂时还动不了你,可现在你却偏偏出来单独心动,哼哼!千万别落在我手中,否则定要你知晓,伤了,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
………………………………
第二日中午,高丽使臣李成桂,备了一份厚礼,亲自上门来拜访了刘
昨日在几个御医的诊治下,他的夫人的病情,果然有到傍晚时分,护送贡品地队伍也抵达了京城,经过一晚上的修养,今日早朝,他就得到了朱元璋的召见,看到朱允文之后,这才知晓,原来昨日地那个少年,竟然就是大明朝新地储君啊。
一时间李成桂感激莫名,后又通过朱允文,知晓了另一个人就是刘子风。
朱允文是大明储君,李成桂只能够向其千恩万谢,却不能够给朱允文什么回报,毕竟朱允文的地位摆在那里,总不可能给他送礼吧?于是李成桂退而求其次,在退朝之后,他立刻就来刘府登门道谢了。
刘子风到也算是热情地接待了他,只是那份厚礼,最终刘子风还是委婉地推举了,一来刘子风很清楚自家老头子的耿直脾气,要事让他知道,自己擅自收了他人礼物,恐怕少不得又要挨一顿批,甚至脱一层皮,再者,说实在地,昨日他其实也根本就没有做什么,更说不上施恩给李成桂了,诸如让御医出马为李成桂夫人治病之类的事情,全都是处于朱允文地意思,于他没有半点关系。
无功不受禄的道理,刘子风还是很清楚的。
………………………………
………………………………
李成桂等人,在京城中逗留了十天左右,也就离开了,他此次从高丽来大明,除了恭贺朱允文成为新的储君之外,其实还有另一件事情的。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之后,他立刻就派使臣前往高丽,宣告即位。而高丽也立即停用了元至正年号,遣使臣至应天府恭贺朱元璋登极,朱元璋遂颁诏册封高丽恭王为高丽国王,并赐金印。明丽两国宗藩关系正式建立。然而,在与大明交好地同时,高丽朝廷却也一直与北元朝廷也私有往来。而这就是高丽一向擅长在大国之间采取灵活的外交政策——这也是它免于被金、元这样的虎狼之国吞并的原因。
高丽王室世代迎娶蒙古公主,王室血统被深深打上了元朝的痕迹,所以,在明朝建立之后,高丽朝廷之中,就形成了两个派系,分为是亲元派与亲明派。
十八年前,高丽恭王被弑,北元就想送高丽宗室、沈王脱脱不花回国即位,但是高丽国内的亲明派,却想拥立恭王养子辛褕为君。
于是亲元派,与亲明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终亲明派取得了胜利,辛褕成为了高丽国王,然而最后的结果却大大出乎了亲明派的预料,辛褕登基之后,居然立刻倒戈向了亲元派,马上断了与明朝的邦交,甚至连登基封号都是请封于北元,当时北元册封辛褕为征东行省左丞相、高丽国王。
为此朱元璋大发雷霆,好几次打算出兵攻打高丽,但是因为当时恰好正是朱元璋大肆杀害开国功勋最疯狂的时代,朝廷动荡,国库贫乏,加之北元虎视眈眈,最终才不了了之。
然而,自从两年前,凉国公蓝玉举兵六十万,将北元余孽打得节节败退,北元昭宗跟着驾崩,国力式微,善变的高丽又打算再次向明朝示好。
而这一次,高丽王派李成桂出使明朝,就是想要借着大明朝新储即位的喜庆,再与明朝结成宗藩关系。并表示,愿废弃北元封号,请求朱元璋重新册封高丽。
如今蓝玉正在捕鱼儿海(今俄罗.战况正是在最关键的时刻,在这种敏感时间段,朱元璋虽然对高丽地善变心中不悦,却也不愿多生事端,也就同意了高丽王的请求。
所以在李成桂离京之时,除了带着大量的明朝回馈给高丽的礼物之外,也带了一队的册封使臣。
在他离开的时候,刘子风左右无事,还特地去送了他,这又惹得李成桂的有一番千恩万谢,因为在这十天的时间里,他已经为其妻子求得了一份药方,只要依照药方服药,一年内,他妻子的暗疾就能够彻底治好。
对于对方的感激,刘子风真是受之有愧啊,真的,其实他真的没有为李成桂做过什么……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