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又再谈笑了一会儿,锦衣卫指挥使蒋瓛也相继而来官员不同,那些官员见刘子风与郭英谈笑风生,不敢过来插嘴,而蒋瓛却没有那么多的顾忌,笑着脸就凑了过来,道,“国舅爷好早啊,哟,刘老弟,你也来的这么早!”
对于蒋瓛来说,他能够如此顺利地登上了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全靠刘子风扳倒了他的前任毛骧,因此,他也早就与刘子风称兄道弟了起来,更何况,现在仅仅就官职品级,两人也算是同级的了,他自然表现地更加了热情。
刘子风回京之后,就见了蒋瓛一次,那还是为了归还那块锦衣卫指挥使令牌的,不过他也明白,自己这一次能够全方位缉捕了那欧阳伦在地各于他狼狈为奸的官员,全都是锦衣卫的功劳,清楚地明白若是有锦衣卫这个遍布全国的特务机构相助,对自己以后无论是仕途,抑或是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他对与蒋瓛的到来,也表现地十分的热情。
两人打着哈哈地相互问候了几句,正要再说些什么,午门上的钟鼓声忽然响起,一时间,二本三三两两地抽成堆,或窃窃私语,或低声交谈的文武百官们,齐齐地闭上了嘴巴,然而一脸肃穆地各归各位,分文官武官两排,整齐地排好了队伍。
唯有刘子风有些不知所措,他只是个刚刚上任。刚刚有上朝资格地新人,又哪里知道自己要站在什么位置啊,一时间,只见他呆呆地站在了原地,东看看,西看看。
好在就在刘子风手足无措之际。忽然一个官服与自己差不多的中年男子,使劲地向刘子风招手道,“刘大人,这里,刘大人,这里!”
刘子风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自己的爷爷,刘三吾,所站的地方。只见那刘三吾低眉顺眼,根本就没有看自己一眼,不由地心中有些怨气——自己到底应该站在什么位置,爷爷你应该早点告诉我才是啊!
无奈之下,刘子风只得向那个朝他招手的中年男子走去。
那中年男子陪着笑脸地向后让了一个位置,低声道,“刘大人,您站这里?”
刘子风疑惑地看了看这个“好心”的“大叔”,感觉十分地面生,不由地就开口问道。“大人你是……”
那人正要回答,排在头几位的郭英已经扭头皱眉说道,“鼓声已响,保持安静!”
顿时那人立刻闭嘴低头,不敢言语。
刘子风也只好收起了疑问。
第一次来上朝,自然免不了有些好奇心。既然现在不准谈话了,那刘子风忍不住就开始打量起周遭的这些文武大臣们了
让他感到惊奇地就是,排好队伍之后,有相当一部分的官员,都闭上了眼睛,他本以为这些官员或许是在闭目沉思着什么,但等了约莫十来分钟之后,站在自己靠前几位的一个人不识的武官。居然发出了轻微的声,他才恍然大悟,敢情这些家伙站着都能够睡着啊,高手。果然是高手,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都属马的。
对于这些人居然会在排队进宫地时候睡着,刘子风真的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议,但是直到那宫门打开,他随着队伍鱼贯进入皇宫之后,他才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些官员会“抓紧时间”地或闭,或干脆就站着睡去了。
原来,他这一等就是一个多小时!
刘子风那个郁闷啊,他本以为午门上的钟鼓声响起之后,百官排好队,就能够进宫了,想不到居然还有这样一声不能出地站他一个多小时,难怪这些年事已高,精力不济,又半夜三更爬起来的官员们会阻挡不住困意了。
估计那些站着都能够睡着的家伙,也是数十年如一日,天天上朝,才好不容易练成的“绝技”啊。自己就算是想学,那火候也不够……
宫门打开之后,刘子风随着百官很快地就到了金銮殿上,群臣站好之后,只听一个太监,就如同是捏着嗓子唱戏地戏子一般高声唱道,“皇上临朝,百官叩拜!”
话音一落,就见那朱元璋身着一身醒目的龙袍,大摇大摆地从侧殿行出,坐到了龙椅之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养成了条件反射的群臣们,立刻
了一跪三叩头的君臣大礼。
礼毕之后,早朝正是开始。
今日或许是进言地大臣较多,于是乎,大臣们一个接一个地出班齐奏,有说这的,也有说那的,听得站在队伍中间位置的刘子风哈气连连,他心中真的很不爽啊,这些人说的什么什么地方受灾了,希望朝廷拨款多少,又说哪国使者来访了,进贡了多少多少地贡品等等,这事情,且不说刘子风之前根本就一点都不了解,最早要的是,这跟他有什么关系啊,凭什么你们进宫向朱元璋禀奏这些事情,少爷我却要站在下面,给你陪站啊?说实在的,这根本就没他刘子风什么事情嘛!
都说“为官难”,但刘子风现在算是明白了,这句话后面,应该还要加一句话,那就是“为京官更难”。
—
都说那些没有做过京官的地方官员,一个个削尖了脑袋,想要调进京城中为官,可是他们根本就不了解做京官的苦,做京官的难,且不说每日都要受这种上朝之苦,最重要的是,在这天子脚下,你一切行为举动,都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而且王公大臣,皇亲国戚更是一抓一大把,你一个地方上调上来的官员根本就算不得了什么,
反而是做久了京官地那些官员,一个个却巴不得能够被外调,这样一来,山高皇帝远的,一方独大,自己的行为举止也不会受到了太多限制,多自由啊,至少,不用受这种每天都要半夜三更从床上爬起来的痛苦,就算你是睡到日上三竿,也没有任何地问题。
刘子风就这样站在队伍之中,浑浑噩噩般地胡思乱想着什么,也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忽然有人用手指轻轻地戳自己的腰,他茫然地回头看去,又是刚才那个“好心的大叔!”
“刘大人,皇上叫你呢……”这中年大叔现在那个无语啊,天哪,这刘大人也太牛逼了吧,皇上连叫了你两三声了,你居然还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走神。
刘子风吃了一惊,果然,耳中传来朱元璋的声音道,“刘爱卿,刘子风……”
“在,在,在……”刘子风大汗,慌忙出列跪在了殿前。“微臣在……”
见刘子风手忙脚乱地跑出来,朱元璋脸上不可掩饰地荡漾着一丝笑意,刘子风本以为自己站在队伍中,就算有什么小动作,朱元璋也不会发觉,哪里知道自己之前昏昏欲睡,哈气连连地模样,早就被朱元璋尽收眼底了。只是老朱也知道刘子风是第一次来上朝,可能对规矩也不是很了解,而且,这些朝政方面的事情,对于刘子风这样的年轻人,也的确是枯燥无聊了些,因此,老朱虽然看到了,倒也没有什么责怪之心。如今各个大臣们,有事启奏的也都禀奏完毕了,照理来说,无事就该退朝了,但朱元璋却忍不住想要捉弄捉弄起刘子风来。所以他才开口叫唤了刘子风。谁料到,刘子风居然走神地那么厉害,连叫了几声才反应过来【若是老朱知道,刘子风之所以能够反应过来,还是因为他身后的那位中年人提醒的,恐怕他会更加的哭笑不得】。
“子风啊!如今你已是大内禁军侍卫副统领,以后皇城内外的安全防卫,你就要多费些心了!”朱元璋微笑着说道。
“是,皇上,微臣自当竭尽全力,做到最好!”听朱元璋的语气还是十分的和善,刘子风这才松了一口气。
于是朱元璋又再刻意交代了刘子风平时应该主要做些什么事情之后,这才宣布退朝。
本来像这种事情,根本不应该时候由朱元璋来交代,而应该是刘子风现在的顶头上司,禁军统领,驸马都尉梅殷的责任,只是由于梅殷昨日被那安庆公主重伤,如今连早朝都上不了了,朱元璋才特地交代了几句。
当然了,如此一来,也让群臣们对刘子风更加的羡慕,甚至是敬畏了,因为从朱元璋居然亲口在大殿上为刘子风解释的这个举动上就可以看出,老朱对刘子风的事情,是多么的上心,多么的关注,红人啊红人,果然不愧是皇上跟前的第一红人啊……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