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宗亲会议
作者:刑无忧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045

二日刘子风睡到了日上三竿,才懒洋洋地爬了起来,儿此时早已不在,刘子风也不甚在意,也不叫丫鬟进来服侍,自己就起床漱洗更衣。才走出房门,就见到刘三吾迎面走来。

“呵呵,风儿,你终于起来啦!”刘三吾笑道。

刘子风有些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打着哈哈说道,“家里的床就是不一样,躺下去,就不想起来了。”

两人随口闲扯了几句,不知不觉地,刘子风就跟着刘三吾走到的前厅,恰好那柳眉,此时正一脸通红羞怯地与那刘老夫人在窃窃私语怎么什么,一见刘子风的到来,脸色更红,忸怩地就偏开的螓首。

刘老夫人瞧见刘子风,顿时老脸笑开了花,“风儿,饿了吧,我让人给你留了早点!“

她的话音才落,柳眉已经主动应承道,“恩,我去给少爷端过来!”言罢,一溜小跑地转身出去了。

刘子风与刘老夫人请了个安,这才与刘三吾面对面坐下,刘子风问道,“爷爷,今日早朝之时,皇上他有说什么吗?”

“子风你有所不知,昨夜宫中就传出了旨意,一批大内侍卫,直接奉命将驸马欧阳伦捉拿收监了!老夫本以为皇上今日早朝,就会对欧阳伦做出判决,谁知一直到早朝结束,也不见皇上提到一字半句,也不知道皇上如今到底是如何想的!”刘三吾缓缓说道,他真的有些糊涂了,如果朱元璋不想治罪欧阳伦。那他就没有必要将其捉拿收监。而如果他真地有心治罪欧阳伦,那收监之后,又为何不判决?

这简直就有些自相矛盾地感觉嘛!

不错。其实这就是自相矛盾——朱元璋此时此刻最真实的心理写照!

就这样,刘子风难得地在刘府上清闲了两日时间,这期间,朱元璋没有召见过他一次,也没有下达过任何的旨意,而等人。才没有寻上门来,想必这两日,她也在享受着家人地温暖。

而随着刘子风抵达京城地消息传播出去之后,由于朱元璋如今的态度不明,原本那些刻意讨好他刘家的官员,更是刻意与其划清了界限,刘子风倒不是很在乎这些,每日在府上与柳眉打情骂俏。共赴巫山,日子过得还挺逍遥。

直到第二日的傍晚时分。事情才有了一些变化。

因为安庆公主又赶回了京城中来,并且她还带了一本太子朱标亲笔手书的求饶信——当然了,这封求饶信。不是为他自己求饶,而是为了欧阳伦。

当夜。安庆公主带了几个平时与自己感情非常好的姐妹,四五个公主一同进宫求见了朱元璋。

至于她们到底与朱元璋说了些什么,那就不得而知了,因为当时地情况是,连朱元璋身边最亲近的大太监聂庆童,都被朱元璋给支开了,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当夜朱元璋的寝宫中,哭声震天。

于是在第三日早朝!朱元璋有了决定。

“众位卿家想必都已知晓,驸马欧阳伦所犯何事,对于如何治罪于他,朕这些天来,一直难以决断,本欲待太子病愈,返回京城之后,共同协商,恰昨日之时,太子遣送一奏章进京呈于朕,朕再三思量,决定同意太子的请求,开设宗亲会议,由皇孙允文来主持,讨论对欧阳伦贩运私茶一案的审核和议决惩处意见。众位卿家以为如何?”朱元璋淡淡地说道。之所以选择了皇孙朱允文来主持,这其实也是朱标信中的意思,朱标很清楚自己儿子的性情,几乎与自己是如出一辙,相信由他来主持,必然比其他人要好上许多。

“皇上英明,臣等紧遵皇上圣谕!”你朱元璋都说了,是“再三思量”才做出地决定,下面的这些臣子们,又岂敢反驳,更何况,按朱元璋的意思就是说,这个提议,是太子朱标提出来的,朱标一向与朝廷众臣交好,他提出来地意见,众臣们也不好开口反对啊。

于是关于如何审判欧阳伦的这件事情,终于有了定论——三日后,举行宗亲会议!

也是因为这件事情地影响,朱元璋才会在这次欧阳伦的案子结束以后,在奉天门外谕群臣,规定皇亲国戚,除了犯谋逆不赦之罪

其余的罪,无论大小,均由宗亲会议,报请皇帝裁决只许奏闻,不得擅自逮捕;若大臣行奸,不令王见天子,私下使人致王罪而使王遇不幸的话,则天子必定是昏君,其长史司并护卫司可行文五军都督府索取该奸臣,都督府应捕奸臣奏斩之,并族灭其家。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了。只能说,刘子风将这欧阳伦给捅了出来,直接就等于给那些皇亲国戚们敲响了警钟,从此之后,那些皇亲国戚们,再也不敢如原先那般肆无忌惮地知法犯法了。同时也让朱元璋意识到,不能够一味地为了维护皇族的尊严,而故意纵容。

撇开这些后话不提,却说这第三日下午,那安庆公主就领了一批人马,气势汹汹地包围了刘府,扬言要找刘子风算账,作为朱元璋最疼爱的女儿,安庆公主几乎可以在整个京城中横着走,从来没有人敢将事情管到她的头上,而如今,区区一个刘子风,竟然也敢以下犯上,在得知朱元璋同意举行宗亲会议之后,她没有了顾忌,自然不会放过刘子风了。

当然了,那安庆公主虽然愤怒,但也不至于会不顾一切地直接弄死刘子风,那样一来,她恐怕也会惹得一身骚,因此她手中拿着当年马皇后在世的时候,赐予她的一根金仗,决定凭借着此仗,痛打刘子风一顿,虽不能够打死他,但至少打他个头破血流断手断脚什么的,应该还没有什么问题。

所幸刘子风在最危急地时刻,忽然脑中灵光一现,顾不得安庆公主在自己身后的追打,赶紧跑回房中,将那柄尚方宝剑取了出去,那安庆公主顿时呆住,心中明白,自己的父皇,显然意料到了这种情况的发生,所以早就为刘子风作了防备。

而刘子风也是直到这一刻,才明白老皇帝之所以没有收回尚方宝剑的深意,因为这尚方宝剑,对于目前的他来说,就是一枚最好的护身符,有了它,除了朱元璋之外,整个京城中,没有一个人敢动他刘子风,即使安庆公主是天之骄女,一样不行。

原本心中对朱元璋颇有微词地刘子风,在明白了老皇帝其实还是很照顾自己的这一点之后,心中这才释然了不少……

那安庆公主来的快,去的也快,一场小风波,就因为刘子风及时地请出了尚方宝剑而匆匆结束,而皇宫之中的朱元璋,在事后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里,也收到了关于这件事情的消息,老皇帝顿时咧嘴苦笑,摇头不已……他心中早已知道这种事情会发生,因此倒也不甚惊讶,只是手心手背都是肉,他哪边也不愿意责罚,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不知道了。

而京城中的一些原本欲跟在安庆公主身后蠢蠢欲动的官员,在听闻刘子风居然保管着尚方宝剑之后,立刻就全都偃旗息鼓了。

甚至于一些嗅觉敏锐的官员,也从这件事情上,看出了刘子风并没有在朱元璋那里失宠,否则的话,朱元璋也不可能将象征着权力地位的尚方宝剑一直留在一个区区五品的翰林院侍读的身边,尚方宝剑的存在,非常真实地说明了某些情况。

于是乎,这段时日,那些刻意于刘府保持距离,甚至是划清界限地官员,又一次恬着脸孔悄悄地登门拜访,刘子风也懒得理会这些风吹两边倒地墙头草,听到府中下人的通报说某某某官员登门造访,他均是一律不见,将这些惹人厌的家伙,通通推给了他爷爷刘三吾来应付。

而他自己,则是尽情地享受着柳眉给予的温柔。

如是又在过了三天时间,宗亲一会如期举行。

宗亲会议是由皇帝选择一些他认为可靠的皇亲国戚,共同商讨的会议,而皇帝本身,却不会参加,给予了那些与会者充分的发言权力。

午时三刻!大内东角门殿内,宗亲会议正式开始!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