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第三百二十六章要人
作者:姑苏羡      更新:2019-11-29 06:55      字数:2182

第三百二十六章要人

“你如今在我面前倒口无遮拦,什么都敢说,哪里像是刚进府的时候,说个话要再三的想过,端着那份儿小心谨慎。”

他索性站住了脚,不再往前走,眼看着正堂就在眼前,他深望了一眼,到底是把目光放在了王羡的身上。

王羡听了这个也不觉得如何,反倒无所谓的一耸肩:“那时候你不知我身份,我提心吊胆,就怕你察觉。没到尚书令府时,我大兄拿话吓唬我,说就凭我这点儿心眼子,十个我也骗不过一个你,不出三五日,准的叫你抓个现行,我自然说话做事都小心,再说了,那会儿初始,我敬仰你那么多年,突然与你朝夕相处,心下紧张的厉害,也就会更加的谨慎。”

“说穿了就是怕我呗?”崔长陵拍了拍她,“那就是现如今不怕我了。”

王羡心说那是自然,现如今为什么还要怕你呢?

在王羡心里,从崔长陵说出也喜欢她那些话开始,这个人,就是已经是她的了。

他不再是神坛上供人敬仰朝拜的尚书令,而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崔长陵,她一个人的崔长陵。

只是这话说出口显得太亲昵,王羡多少有些不适应也不好意思,就三缄其口没有说。

崔长陵眼中有玩味,她当然看得见,于是催了他一声:“不办正经事了吗?温夫子还在驿馆等着呢。”

她并不是有意要扫兴,却实实在在的扫了崔长陵的兴致。

他收起那股子玩味和打趣的心思,正了神色,也没说话,背着手迈开了步子,朝着正堂方向步了过去。

王羡腿短,要跟上去,几乎小跑着,这才发现他或许是有些生气了。

可是有什么气的呢?眼下不就是正经事最紧要吗?怎么他像是本末倒置,她好心提醒了,他还要恼呢?

崔长陵当然是不高兴的,气这丫头不解风情,苦中作乐大抵如此,得空与她打趣几句,她还要催着他去想正经事。

活了这么二十七年,他就没学会偷懒,现如今有了一个她,才生出些偶尔惫懒的心思,她还偏偏不许。

崔长陵压了压胸口的火气和憋闷,来日方长……来日方长。

如此在心下念叨了几句,才渐次放慢了脚步来等她。

王羡察觉他脚步慢下来,便也放慢了步调:“方才好端端的怎么又生气了?走的这样快,我几乎要小跑着才能跟得上你。”

她一句话弄得崔长陵哭笑不得。

他差点就忘了,她才十四岁,可能长了这么大,唯一爱慕过的人,就是他,她哪里是不解风情,根本就是懵懂无知。

她知道自己的心意,就已经很难得了,没有稀里糊涂的,连喜欢他都闹不明白,他就该去寺庙烧一炷高香,得谢菩萨保佑才行。

他有什么好置气的?不过都是自己跟自己置气,她又不明白,拐过头来还要怪他恼了,弄得她也一肚子委屈。

自己心爱的女郎,多宠一些,本来就是应该的。

崔长陵长舒口气:“是我不对,不该莫名其妙的生气。”

王羡倒也不是要听他赔礼道歉,是真的感到莫名,想知道他因何生气。

两个人要长久的相处,她知道自己有很多不足之处,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不经意间惹恼他,总不能一直叫他忍让包容,收敛着脾气一味的不发,那她也忒霸道。

她小手去扯他袖口,拉了那么一下就又松开了:“我只是好奇你为什么气着了,不是要听你道歉的。”

她是赤子之心,傻的可爱,崔长陵噙着笑说没什么:“以后再慢慢的告诉你,原是我急切了,不是为了什么要紧事生气,慢慢的你都会明白。”

王羡便知晓,他如今是不想说,又或是不大好开口说了。

她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开口的时候,也会拿这样的话去搪塞,偏他说来那样真诚,竟听不出丝毫搪塞的意思,真像是在宽慰她的。

眼看着正堂的大门已经出现在眼前,她也不与他胡闹了,收敛了神色,越发往后慢下来,同他拉开了两三步的距离,不敢跟的太近。

崔长陵看在眼里,眼中宠溺越发多起来。

那头栾子义就站在门口的台阶上张望着,分明是在等他二人从停尸房回来。

这会子远远地瞧见,他便提了步子小跑着下了台阶,一路迎了过来。

这样的姿态,落在王羡的眼中,却多出几分做贼心虚的意味,可转念想来又觉得不对,元祁是真的,尸体也是真的,除非是他们杀了真正的元祁来偷梁换柱了尸体,不然又有什么可心虚?

王羡突然后悔,刚才就不该听崔长陵的,就应该把尸体再好好地验看一回。

只是崔长陵心下不这样想,偷梁换柱,必定要惊动了人,不是非要验看尸体才能知晓,况且许渡不在,他们两个就是把元祁的尸身翻个遍,也未必看得出所以然来,何必受这个累,遭这个罪,自然他心下也存了善念,若真是偷梁换柱,元祁死的便更冤枉,死后还不得安宁,要叫他们这样翻弄尸身……那实在是罪过。

栾子义端着小心的迎上前,不知他二人心中已闪过这许多念头,只是瞧着崔长陵神色淡淡的,再往后看,王羡也是有样学样,活脱另一个崔长陵。

他愣了下:“下官看令君和王大人脸色都不大好,是元祁的尸身有问题吗?”

崔长陵直言没有:“只是验看尸身,有些累了。”他显然不愿多说,一面进门,一面问他,“外头的百姓都打发走了?”

“下官出去的时候,人就已经散了,是底下的衙役办事得力。”他也不敢在崔长陵面前贪什么功,这回百姓围了县衙,是他处置不当在先了,这时候把功劳让出来,反倒不会叫崔长陵挑出理儿来。

也正好是他说这样的话,崔长陵便顺势接过话茬来:“我进来那会儿,瞧着江一平倒的确是个得力能干的。这趟到南漳来,人倒是带得多,就是人生地不熟,栾县令,你手底下这个小衙役,暂且拨到我跟前,你舍得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