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虽然强势铁血,对先帝的情义却十分深厚,从她和濮阳临的言语中,大致能推断出,是她和先帝有婚约在先,后来她凭借自身的势力,夺回后位,重新回到先帝的身边,虽然其间发生了诸多变故,但她对先帝的心,却始终如初。
后来,还是在魏禧口中,听到了这个完整的故事。
太后本是黎氏长女,自幼习武,常年随军四处征战,深得黎公喜爱,总唤她为子姜。当时的黎氏一族,与皇室十分亲密,她也是自幼出入宫廷,与当时还是太子的先帝是青梅竹马。
她身处军营,常年带兵,性子刚烈泼辣,唯独在先帝面前,才像个女儿家,虽比先帝年长两岁,却事事听从,从未忤逆过。听说,那时的他们,两小无猜,感情十分深厚。
那一年,她领兵出征竺锡,当时黎公才过世不久,她便成了寰方史上第一个女元帅,率领三军与竺锡周旋。据说,当时她离京的时候,先帝还曾亲自赠了一枚同心结,在寰方,这便是定亲的意思。
就在她出征的那个冬天,传来皇帝驾崩的消息,她特意修书一封,快马加鞭送给当时留守在京城的胞弟,也就是当今皇后的父亲,已故的鹏飞大将军,要他扶持太子登基,帮他稳定朝局。自黎公过世之后,京城里一直暗流涌动,她深知族内已有人蠢蠢欲动,此举,不过是为了保住先帝,毕竟她是三军统领,族人都要听命于她。
后来,先帝成功登上帝位,她本想着,等到回京的那一天,就会加封后位。
当时战事吃紧,她同竺锡周旋了整整两年,最终大胜而归,可当她回到皇城的时候,他已立了别人为后,便是濮阳临的母亲。
其实,濮阳临自己也明白,先帝不过是怕黎氏一族的势力日益壮大,若真立了黎姜为后,这天下怕就要改姓黎了,所以才选择了当时在朝中尚有一席之地的文家,而对黎姜,他心中应当也是有愧疚的。
而在这场权位之争中,濮阳临的母亲才是最无辜的那个人!她是文右丞的外孙女,以她的出身,本可以定一门上好的亲事,平平安安的过一生。可是,先帝偏偏选中了她,于先帝而言,当时立她为后,亦是权宜之计。
她的性子一向恬静温婉,和黎姜截然不同,后来,与先帝日益情深,没过多久就怀上了龙胎。原本,先帝是顾及黎姜的感受,后宫再未多添旁的妃嫔,后来,便是因为同濮阳临的母亲琴瑟和谐,也不愿再有别的人。
可黎姜向来不是个肯轻易善罢甘休的人,更何况,这是她亲手为他打下的天下,如何能眼睁睁看着他同别人享这一世繁华?所以,动用手中权利,迫使先帝再立新妃,她就这样名正言顺进了皇宫,成为后妃中位份最高的皇贵妃。
那时候,濮阳临的母亲正好有了身孕,听说,当时先帝因为害怕黎姜对她不利,特意下令让皇后在宫中静养,一切人等皆不可靠近。黎姜一入宫,就接管了后宫所有事宜,后宫虽以皇后为尊,但实际上也都要听命于她,那个时候的她,对皇后也是十分谦和的。
当时,同她一起进宫的,还有盛尚书家中的幼女,不过只封了美人。说来,那盛尚书是文家的远亲,按辈分,盛美人应当唤皇后一声姐姐。
盛美人入宫时年纪尚小,素来胆小怕事,因着知晓黎家的势力,所以十分惧怕黎姜,终日都躲在皇后宫中,与皇后十分亲近。
那段时间,宫里还算一切如常,只不过听说,濮阳临一出生,新帝就有意立之为太子,但很快就遭到群臣反对,自然,为首的仍旧是黎氏一族。
后来,也曾听濮阳临说过,自他记事,就不常看到先帝,先帝也很少去皇后处,反而终日和黎姜在一起,想来,也是为了安抚黎姜,以保他们母子平安。
可黎姜终究是不肯轻易作罢,不知何时,她竟买通了盛美人,盛美人腹中的那个孩子,成为了扳倒皇后的利器,当时的盛美人一定知道黎氏的用意,也不知黎氏究竟许了她什么好处,竟让她用自己孩子的性命,去诬陷自己最亲近的姐姐!
濮阳临的母亲被打入冷宫,先帝终于明白,黎姜是绝不可能轻易放过她,所以一边派人在冷宫暗中保护,一边想办法收集黎氏一族的罪证。
可是,不等他有所行动,黎姜已经先出手了!濮阳临母亲的死因,他不是不清楚,却不能多言分毫,连最后一面也不能得见。
那个时候的他,心里应该就有决断了吧?
黎氏一族强势,先帝也有自己的手段。黎姜入宫多年,一直没能有孩子,四处寻医问药,皆无所获,心里应该就清楚了,先帝不希望她生下孩子!可是为了能留在宫里,同先帝一直恩爱下去,她只装作不知,暗中妥协。
到濮阳临的母亲去世,先帝才下定了决心,必须早日立下储君,否则,只怕有朝一日,濮阳临也难逃毒害。正逢当时,一众朝臣都催促先帝立后,先帝也正好趁此机会,加封濮阳临为太子,黎氏族人自然要劝阻,但黎姜心中是清楚的,所以她也答应了。
再后来,黎姜加封了皇后,濮阳临也成了太子,前朝后宫的各种风波,这才算是平息了下来。可黎姜才封后不久,盛美人就被打入了冷宫,一关就是十多年,也不知她当时同黎姜一起诬陷濮阳临母亲之时,有没有想过会有这么一天。
这样一想,那盛姬虽身在冷宫,却是无性命之忧的,最终竟是因为我才殒了命。
这一桩往事,魏禧并未亲身经历,说得云淡风轻,只是觉着濮阳临这一路走来不易,有几分感慨而已。可于故事中的人而言,却是触目惊心,这一路走来,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蓦然回首,身后已是万丈深渊。
太后终是没能挨过去,许是因为身上的伤病疼痛难忍,实在难捱,也许是没想到自己会遭了濮阳临和先帝的算计,一时不能相信,时而清醒,时而恍惚,只耗了两天,就走了。
弥留之际,还一直喃喃自语,心心念念的都是先帝,可见,她对先帝的情义是极其深厚的,却被算计了半辈子,也是可怜。
所谓万事皆有因果,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