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轴承
作者:大乘之主      更新:2019-11-26 18:24      字数:2324

从乡下老家回来,莫小鱼站在玉山楼三楼雅间的大玻璃窗前,一边等待约好来聚餐的贾玲姨铁蛋等人,一边看着细雨笼罩下的小县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昏暗的路灯下行人稀少,这绵绵的细雨给人带来一丝冷意,让人萌生一种“孤寂”的感觉,只有玉山楼大门两旁的枯树上挂着的红灯笼给人一丝暖意。

落陌余光半盏茶

余温酒香待亲家

窗外枯枝菱篓红

年年清明聚一家!

此时的莫小鱼心态己经从稚嫩蜕变成成熟,1.67米修长的身材,俊秀柔美白净的面庞上有了一丝棱角,一双深邃明亮的眸子己经没有了去年的“腼腆”,有的则是时而无意中释放出来身居高位者才有的“威压”。

从省城回来一直忙的不亦乐呼的莫小鱼今天总算是清闲下来。

“吱呀”!一声房门推开的声响使莫小鱼收回情绪。

“呵呵,玲姨,刘叔,怎么才来呀”?

一身时髦打扮的贾玲玲挽着余小白的胳膊一起走了进来,听到莫小鱼的声音抬头看去,看到站在眼前变的高大挺拔的莫小鱼,刹那间,贾玲玲的思绪有点恍惚,“姨,将来我有钱了,一定报答你”,三年前的情景出现在贾玲玲眼前,三年前莫小鱼那稚嫩的小脸己经不在,面庞的轮廓越来越随莫大鱼了,一种成熟稳重且风度翩翩气质绝佳的美少年出现在贾玲玲面前,面对莫小鱼,贾玲玲的心有种说不出来的悸动。

“呵呵,小鱼,我们来晚了吗”?

铁蛋洪亮的声音从十几米外的楼梯下传了上来,紧接着一连串杂乱的脚步声,铁蛋父子俩,卢兴国与同学牛毅,石蛋父子俩,黄大哥等人鱼贯而入,房间里顿时热闹起来。

三月一号,卢兴国带着他的老同学牛毅来到大正报道,他们俩人用七天时间将一份详细的当下国内国外轴承产业发展概况及相关数据资料交给莫小鱼,三人在办公室内畅谈了整整一天。

对于轴承应用范围如此巨大,市场如此紧俏,莫小鱼敏锐的感觉到这个轴承将来肯定会是一个庞大的不次于建筑行业的庞大市场,无论是利润方面,还是为国家方面考虑,莫小鱼都深深的感觉到轴承是一个大有做为的事业。

要做就做最好的!最后三人商量决定,开办一个轴承制造厂,莫小鱼先试探着拟定投入一百万元,在大正公司东面马路边上腾出十亩土地,先盖上一间厂房和几间办公室,并起名为“大正轴承制造厂”,由卢兴国任厂长,牛毅任负厂长。

而生产轴承所需要的机床机械等设备,由莫小鱼给六哥去电话要求六哥想办法给他们购进最好是国外进口的或者是国产型号最高级的一大批专用设备。

其中包括冷辗机,内圆磨床,淬火退火炉,压力机,数控车床,轴承磨床,内沟外沟磨床,高精度卧轴圆台平面磨床,数控铣床,无心磨床,高精度通磨无心磨床,精密沟道超精研机,内表面数控磨床,数控往复式双端面磨床,高温高速轴承试验机,热处理生产线,以及质量检测等设备。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莫小鱼就是这种心态,他只要认为是对的可以干的,他就果断下定决心干,而且一定要干好,这在1981年绝对是一种无人敢比的气魄。

由于大正建筑公司迅猛发展,以至于业务量突飞猛进,月月递增,一些企业单位和政府那都是拎着现金来请大正施工。

年轻的一代也许不相信,这在一九九零年之前,国内的市场属于是“供不应求”的阶段,几乎所有的大型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还未下线就被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家订购一空,而不是像现在市场是“供大于求”的阶段。

那时候在一个企业中最肥的差事就属供销科!供销科与商家的关系与现代商家与供销科的关系正好是相反,在那物资资源匮乏的年代,商家是拿着支票长期租住在企业所在地的旅馆内,等待下线的商品好及时出手运回自己的单位。

而供销科有权利把东西想卖给谁家就是谁家,一时间,供销科科长的权力如日中天,也就是在那个时期产生了一些腐败问题。

在拿到莫小鱼递交上来的购进产品目录后,六哥所在的工业厅,专门为此展开了一个讨论会,会议最后决定尽量给大正建筑公司提供最先进的国外设备或国内最先进的设备,具体价格也是按最优惠的价格给予支持照顾。

那个时期国家并不富裕,一个企业若想得到国家的支持贷款那需要层层审批,加上一些国营大型企业体制管理方面的落后,资金一路匮乏,而像莫小鱼这样的新型民营企业的崛起在资金运用上就比较灵活机动。

从商议开办大正轴承制造厂到兴盖车间厂房办公室,再到申请其企业营业执照,到4月3号一大批进口的先进专用机械设备,就陆续的运进大正轴承制造厂内。

一块扎着红绸带,木质白底黑字的门匾,于1981年4月4日挂在了大正轴承制造厂大门上,六哥和省城相关部门领导以及小县城政府领导们在两千余名大正员工和当地群众的注视下宣布“大正轴承制造厂”正式成立!

大正轴承制造厂的成立,标志着大正建筑公司开始走向多元化企业发展之路,这也为将来大正形成集团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牛毅与卢兴国是非常要好的大学同学,俩人志同道合,卢兴国找到他对他说明情况,牛毅闻言那是欣喜若狂,他与卢兴国一样都是某企业的技术员,一些无奈的体制问题让他俩有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现在一听大正想办轴承制造厂,而且是归兴国他俩负责,当下牛毅就果断拍板与卢兴国一起辞职来到小县城开始创业。

在1981年至1995年期间里,轴承产业是一个非常紧俏的赚钱行业,以至于有些地方轴承市场鱼龙混杂极不规范,涌现出一些“黑市”集散地。

早年间,一些“精明”的小商贩收购淘汰下来的废轴承,翻新后以次充好,更有商贩开始制假售假,甚至有人在圆豆子上刷上一层银漆,镶嵌在轴承圈里冒充钢球,闹出客户把轴承买回去准备安装时,却发现轴承里居然长出了豆芽,可见当时的轴承紧俏。

那个时期国内有三个轴承制造基地,一是前身由lb创办的wft,二是sh和ly轴承制造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