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新年礼物4
作者:达灰基      更新:2019-11-10 20:57      字数:2383

看着自己的文官武将,一齐上手,没有一个落下。

李二鼻子都快气歪了,朕还没开口答应呢。

连魏征这个身为大唐的头号喷子,今日也改了性子,随着众人一起,将一面镜子塞入袖口。

他不仅不是瞎子,还观察入微,早早的就发现车上的文字。

瞬间就明白这些东西是魏王送给陛下的,还有这东西,已经在长安可以购买了。

儿子送老子东西,自己还真不能喷。

魏征的喷,是有讲究的,是因事而喷,不是为了喷而喷。

其实不仅是魏征发现车两侧的文字,不少大臣都发现了,只是没人提及而已。

众人很默契的打劫了一回地主。

当然这种事情是需要分寸的,你看,那两面更衣镜,就没人敢动。

拿东西,每人仅拿一样,并不多拿。

所以众臣拿上满意的东西,离开马车后,马车上的东西,依然不少。

即使这样,李二显露在外面的还是很气愤,这是自己孩子送给的贺礼。

朝臣们很默契的再次聚集到一起,不少人这才发现,陛下手里还抱着一个木盒。

不少朝臣纷纷发问:“陛下,您手中盒子里装的是什么?”

李二没好气,满脸傲娇道:“没什么,只是孩子送的一个小小的贺礼。”

李二的语气,更引起朝臣们的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礼物,居然与车队上的贺礼分开。

不管李二这边怎么样,李震道悄悄的带着车队离开。

看着朝臣的好奇心,李二也有心想要炫耀一下。

对着李靖说道:“卫国公,你来试一下,朕的这件礼物如何?”

陛下已经点名,李靖欣然上前。

李二再次打开盒子,取出望远镜,低声对着讲一下如何使用。

毕竟望远镜操作简单,一两句话就说完了。

将望远镜交给李靖后,李二沉声道:“这东西不比车上的那些,药师,你要是损坏了,朕会有惩罚的。”

李靖听的不由凝神,听出陛下言语中的谨慎,亦沉声道:“请陛下放心。”

按照李二的指示,李靖架起望远镜,正对远处的宫墙。

仅看了一眼,李靖突然间拿下望远镜,向刚才看的地方看了一眼,旋即又将望远镜架起。

然后转动脑袋,又向四处看看。

被后世称为“军神”的李靖,满脸的不可思议。

不等朝臣们询问,李靖面对李二单膝下跪,沉声道:“微臣恳请陛下,给军中多准备这个神器。”

两军交战,都要向前派出斥候,打探对方的情报。

所以说,谁先掌握了对方的情报,谁就占据了先机。

自己手里的这个东西,就是获取情报的绝佳配置。

你刚有动作,就被对方看的清清楚楚,随便在必经之路设置个陷阱,那还怎么玩。

除非你的实力已经强大到无视这些。

李二上前扶起李靖,拍拍李靖的肩膀,点头道:“卫国公放心,朕会有交代,让那小子多送一些过来。”

李靖重重的点点头,至于那个粗暴的称谓,谁会在乎。

李二接过望远镜,不待众臣们询问,快速装进盒子,转身走进太极殿。

装x也装过了,而且这时机,在李二看来,正正好好。

留有悬念,又留下一个正好解说。

让你们抢朕的东西,此番让你们听得着,看不着,吊足你们的胃口。

李二走后,众人蜂窝般,将李靖围在中间。

七嘴八舌的问道:“卫国公,那究竟是什么东西?”

“卫国公,到底是什么要装备给军中,是一种新型的武器吗?”

“卫国公,那神器,到底神在哪里?”

“卫国公……”

被众人围着,李靖一时头大,怎么觉得自己是被陛下算计了呢!

吵吵嚷嚷的声音,李靖顿感自己的耳朵快炸了,大声道:“诸位,能否先停下。”

待四周清静,李靖才开口说道:“世人常言顺风耳,千里眼,却从未见过,某今日能见其中之一,实乃幸事。”

朝臣之中,顿有人不满道:“药师,你一个武将,别咬文嚼字了,痛快点,陛下手里的那个究竟是什么东西?”

李靖差点吐一口老血,自己这个能叫咬文嚼字吗?

李靖没好气道:“你到底想不想听了?”

见此,一帮人瞬间批评那个说话的武将。

李靖伸手示意大家安静一下,继续说道:“陛下手里的那个东西,虽然没有告诉某,那个叫什么,可某试过之后,千里眼的这个名字,很贴切。”

一听李靖这样说,所有人都炸锅了。

说话的是李靖,这种情况,结合刚才的情形,还真不像是开玩笑。

再进去找李二时,李二左顾而言他,根本不愿意将“神器”拿出来分享。

……

贞观元年的最后一天,李泰拖着疲倦的身体,才从军营返回华亭县城。

最后这些时日,李泰也没有别的事情,专门送年货给工匠们。

每户一斗粮食,两斤猪肉,一只鸡,两条鱼,若干鸡蛋等等。

大多是出自自家农场。

只是这年货,对现在的大唐来说,绝对是重礼。

整整五百户人家,还有一百户船匠,加上马宾王的运作,又搬来近两百户,大多是水师家人。

原本是可以多搬迁一些过来,可惜好多房子还没准备好,加上又临近新年。

大部分人,选择年后在搬来。

这近八百户人家,都是因为自己,才搬迁到华亭。

今年又是第一年,难免生疏,或者又有思乡情绪。

李泰是挨家挨户的,亲自将年货送上门。

就算每家只呆五分钟,也要八天的时间,才能全部走访完。

走完之后,李泰累的都不想动了,特别是喉咙,沙哑难受。

不过在李泰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送年货的这些天,明显能感觉到匠户们对自己的热切。

李泰知道自己有很多不足,尤其是处理政事这一块。

这不仅需要天赋,还需要锤炼打磨。

自己现在的身份,想要锤炼自己,有的是地方。

可惜的是,三十多岁的性格,很多都已经定型,想要改变,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在加上李泰本人,在内心深处,还是有点抗拒。

李泰更多是希望从理科方面,改变大唐。。

既然如此,想到笼得民心,只能从“收买”这个角度去做,深入到百姓之中,让百姓切身的感受到自己心系他们,并不断的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这切身的利益关系,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