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二章 顶不住了
作者:鲟鱼      更新:2020-07-02 06:27      字数:2165

内阁大学士的奏折可以绕开内阁直接呈报给李茂,文武百官也有这个权利。

但是这些奏章却必须公开存档,李纲写的两份奏折,其中一份摆在陈文昭案头,另外一份则摆在了李茂的案头,而这一份李纲动用了不许存档公开的权力。

潘小妹知道最近李茂清闲,没有太要紧的事情处理,时不时的往书房溜达,像是在昭示她才是最得宠的那一个,此时正在捏着李茂的肩膀,突然感觉李茂的身子僵硬了片刻。

“大郎,痛了吗?我还没使劲儿呢!”潘小妹的话还没说完,就见李茂转首朝她点点头。

二人有默契的小动作,潘小妹一看就知道发生了大事,“我去把曹正叫来。”

李茂看的很慢,逐字逐句的把李纲这份弹劾同僚的奏折看完,足足花了一刻钟。

对李纲的为人和性格,他自认非常了解,也就是说这份奏折所言之事十之七八为真,放下奏折眉头紧锁,足足又是一刻钟一动不动。

当李茂站起来的时候,才发现曹正不知道什么时候杵在书房门口,略微犹豫道:“去把你师父找来。”

曹正的师父只有一个,豹子头林冲,如今是负责整个金陵防务的信安军将领。

李纲在奏折中特别提到不希望李茂动用谍报司和内务司的人来彻查,否则容易打草惊蛇,并且吴用,曾孝序等人的操守,他李纲不信任。

正因为对李纲的了解,李茂才决定采纳这个建议,在信安军中的三个特殊机构中,除了谍报司和内务司,还有一大杀手锏,便是斥候营。

李茂对吴用等人同样信任有加,从信安军州正式经略一方开始,曾效序,沈忱就是他倚重的心腹,吴用后来居上,在内阁中的排名还在曾孝序之上,涉及到三个内阁大员,一个二品高官,可以乾纲独断的他要愈发慎重。

林冲来的很快,李茂没有给林冲看李纲奏折的原文,而是直接下令由军中斥候营秘密调查。

林冲听到针对的对象,不由得吓了一跳,他和吴用,曾孝序交集颇多,但他更亲近的是李茂,无论公私。

水浒传中林冲因为梁山接受招安郁郁而终,展现的便是其嫉恶如仇毫不妥协的性格。

但这些年在李茂麾下为官,养气的功力见长,深谙进退之道,直接写了一封手书,命曹正带着他的虎符前去征调斥候营,他本人则请求进入内阁值守,言外之意就是避嫌。

因为新朝的中枢几乎都迁到了金陵,李纲奏折中所言之人基本都在城内,或者信安军中。

第二天天不亮,斥候营的营长将调查所得由曹正直接呈报给了李茂。

李茂几乎一夜未睡,就是想在第一时间印证李纲弹劾内容的真假,哪怕他已经有所判断,最终还是要看证据,所以不出意料的拿到初步证据后,脸上难掩失望神色。

“摆驾,去陈文昭大人府上。”李茂吩咐曹正带人跟自己去见陈文昭,来到西跨院看到天蒙蒙亮,李谌已经起来扎马步打熬力气,顺嘴说道:“谌儿随为父出去走走。”

李谌也不多问,穿上长衫跟在李茂身后,一行人在早饭前抵达了距离不远的陈文昭府邸。

作为内阁首辅大学士,陈文昭的府邸规模仅次于金陵府衙那个临时宫禁,前身乃是一个海商大户的宅院。

内阁南迁后,陈泽一家跟着来到金陵,为了照顾老迈的陈文昭并未另过,日常起居皆有白玉莲照看。

李茂的到来让白玉莲有些错愕,有两年李茂没有私下登门,好在白玉莲应对有方,还询问李茂吃过早膳没有,要不要和老爷子一起用早饭。

老年人睡眠比较浅,陈文昭往往天不亮就会醒来,作为内阁首辅大学士,他劳累的程度甚至超过李茂,这几年明显见老,头发胡须都已经雪白。

按照近几年养成的习惯,陈文昭起来后先练了一阵子五禽戏,听到脚步声响,回头看着通过角门走来的人,脸上的讶异一闪而过。

“老师。”

李茂执弟子礼,除非是某种特殊的大场面,极其正式的场合,李茂在陈文昭面前从来不会摆谱拿捏皇帝的架势,对陈文昭发自内心的尊敬。

这不止是表象,李茂如他十几年前在清河县东平府那样,亲自伺候陈文昭洗手净面,陪着陈文昭来到花厅,给陈文昭摆几碟小咸菜,盛了一碗黍米粥。

陈文昭也没有丝毫的推辞和客气,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面对自己最得意的门生弟子,他与有荣焉,也承受的起,“凌云也没用早膳吧?”

李茂当然不会装假,给自己盛了一碗粥,一边吃一边说道:“老师,江南的气候,吃食,还习惯吗?”

陈文昭籍贯江北,也一直在北地为官,年纪大了再适应水土,想想就知道会很辛苦。

“玉莲照顾的很好,凌云不用担心我这把老骨头,多活几年都是赚的,就是感觉时间不够用,很多事想尽快看到结果,可惜有生之年是看不到了。”陈文昭为人洒脱,并不讳言老迈衰亡。

一碗粥很快吃完了,陈文昭对自己的这个弟子十分了解,这个时间当口登门,显然是发生了他不知道的重大事件,撂下碗筷等着李茂开口。

李茂见陈文昭吃完,急忙扒拉几口把米粥吃光,用绢帕擦了擦嘴角,沉默了几十息,“老师,伯纪弹劾吴用,曾孝序,沈忱,另有信安军文武三十一人。”

陈文昭似乎对此并不意外,“凌云,用李伯纪执掌御史台,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李伯纪并非鸡蛋里挑骨头吹毛求疵之辈,既然上书弹劾,必然是握有实据,但是为师觉得吴用等人亲自涉案的可能性不大,即便有牵扯也不深,凌云为难的是要不要开这个头吧?”

李茂点点头,陈文昭一语中的,他犹豫不决的不是吴用等人有没有犯错,而是要不要借此机会把整肃的目标上升到内阁大学士一级。

一旦上升到这个层面,很容易重蹈北宋政争覆辙,内耗信安军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