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封锁追逃
作者:悠悠青荇      更新:2019-11-06 04:53      字数:2302

“快,只剩下穀门、厦门以及上西门!”

深沉的夜幕当中,是一行十数骑疾驰道中,清脆的马蹄声,惊扰沿途无数的清梦。当先之人,正是因何翼夤夜造访而醒来的张济,在他身前不远的地方,则是雒阳穀门。

复行片刻,一行十数骑也就抵达目的地,勒紧马缰的张济,满脸肃然朝着城楼高呼道:“门候杨桓安在?出来答话!”

“你是……”负责雒阳穀门的门候杨桓,正与口出狂言,却想起刚刚被教训的经历,是以安耐住性子。等到他借着火把审视城下来者,认出竟是武牙校尉张济,心中一时感到庆幸,进而毕恭毕敬道:“属下杨桓在此,敢问武牙校尉夤夜来此,是否也是奉相国之令?”

“也是奉相国之令?”城墙下的张济惊诧道,他顾盼身侧的何翼,低声问道:“文和先生,是否另外派人只会封锁各门?”

何翼身携相国府的命令,深夜造访张济府邸。等到张济听完何翼的传话,明白事情或许涉及到太傅袁隗,自然明白事关重大。因而,他理所当然将封锁雒阳各门之事,视作是第一等的大事。

在抵达穀门之前,张济已经亲自先后前往广阳门、津门、小苑门、平城门、开阳门、秏门、中东门以及上东门,传达封锁城门不准任何人进出的命令,并且确认此前并无任何人进出。

但是穀门门候杨桓的回话,以及何翼不出意料的答案,却是毫不留情击碎本还在庆幸,为时未晚的张济的侥幸。

“杨桓!刚刚是否有人出穀门离开雒阳?”随着整颗心变得愈发沉重,张济再无平素的平和,他一反常态地疾呼呵斥道:“你如实说来,否则就与叛贼同党论处!”

“这…”张济没来由的一声咆哮,以及其中带着的威胁,彻底将杨桓吓傻。懵懵懂懂,全然不明白因为何事触怒张济的他,在副手的提醒下,抓耳挠腮地将刚刚的事情道出:“回禀…回禀武牙校尉,就在刚才,有一人手持相国令牌叫开穀门,并言及是有重要的事情,需要星夜赶赴虎牢关,去面禀相国……”

“果然如此…”张济暗暗道声不妙,他在与何翼面面相觑之余,沉吟片刻又高声问道:“此獠离开雒阳,已经多久?”

“尚…”杨桓战战兢兢地回答道:“尚不足一刻……”

亲眼目睹、亲耳闻听张济的激烈反应,杨桓就是再不明白状况,此刻心中也清楚,刚刚所谓相国幕僚只怕是有问题。刚刚才升任城门门候的杨桓,心中一时间是充满黯然以及后悔。

“不足一刻…”张济听到答案,略是沉吟忖量,进而对何翼道:“贼人离城应当不远,我身后这十余亲兵,皆驭千里驹,何管事或许可领其等追出。”

“这…”何翼的脸上流露出些许的犹豫。

他本来想说,贾诩口中不允许离开的任何人,必然是包括他以及张济一行。但转念一想,或许贾诩准备困在雒阳城中的目标已经逃离,若再默守陈规全然就是笑话,因而颔首应允道:“就照校尉之言,只是校尉你呢?”

“我必须要去太傅府。”重重地拍拍后脖颈,张济有些懊恼地说:“看时辰,现在应当正值太傅府换岗的时候,我担心文和先生无法进入太傅府。”

说罢,张济昂首对着等待宣判的杨桓道:“还不速速打开城门,放我等追击叛贼,更待何时?”

“是…是。”

杨桓连连颔首应诺之际,雒阳穀门缓缓开启,低沉的声音当中,何翼带着十数骑奔腾而出,进而朝着虎牢关方向追去。

……

彼时彼刻,太傅府大门之外,不算狭窄的道路,仍旧被千余兵士堵塞得水泄不通。

刚刚一阵生拉硬拽缰绳,贾诩身下的千里驹是前蹄几度抬起,在发出几声不满的嘶鸣之后,最终还是不甘的止步长矛阵前。

急切但不失从容地下马,脚踏实地的贾诩,迎着锐利的矛头趋步而前,口中高呼道:“我乃讨虏校尉,行中护军贾诩,此番欲进府谒见太傅袁隗,尔等速速退散!”

“这…”

李凉、张秦听到贾诩自报家门,不免是相互对视一眼,心中均是嘀咕一声:今夜当真是一点都不得安生。

借着火把带来的光明,以及贾诩的走近,李凉、张秦终于看清来者的相貌。两人前几日都曾有幸目睹贾诩尊荣,是以确认身份无误之际,当即准备喝令麾下部署,让出通路。

然而出乎李凉、张奉意料的是,前来换岗的张绣,却是伸手制止两人。进而撤下长矛阵,趋步上前询问抱歉道:“文和先生,叔父曾有严令,任何人无相国手令,皆不可进入太傅府邸。”

“我暂摄相国黄阁,总览相国府的一应政务,就连我也不能例外吗?”张绣的阻挠,贾诩其实是能够预见,因为凉州军中高层尽人皆知,他与张济叔侄关系最是密切,是以两人在非必要的时候,自然而然会选择避嫌。

“叔父特意叮嘱……”张绣脸上带着歉意道:“先生应该明白。”

凉州军中,如今已经隐约有传言称,张济深受董卓的信赖,或许就将晋升中郎将。似这般铭感的时刻,在无数双嫉妒眼神的注视中,张绣实在不希望叔父被人抓住话柄——毕竟,一边是总摄相国府政务的贾诩,一边是负责雒阳守备的张济,瓜田李下极易遭人攻讦。

“我明白。”贾诩郑重其事地说:“然我希望,军司马也能明白,今夜之事牵扯甚大,关乎的是虎牢关数万将士的存亡,以及雒阳百万百姓的命运。请军司马好生思量。”

张济目前的境遇,以及张绣的顾虑,贾诩当然是心中有数。他越过沉思的张绣,趋步来到左右为难的李凉、张秦面前,询问道:“请问两位军司马,今夜可曾有人拜访太傅?”

李凉有些搞不清楚状况,他心中非常奇怪一点,军中明明有传言说,武牙校尉与火速蹿升至高位的讨虏校尉,关系最是密切。甚至因为讨虏校尉的进言,武牙校尉隐隐将成为既牛辅、董越、段煨、胡轸、徐荣之后,又一位中郎将。

怎么偏偏张济的侄儿张绣,却处处在与这位虽位不算高,但实权非常大的讨虏校尉,争锋相对。

“回…回禀讨虏校尉。”就在李凉沉思之际,身旁的副手张秦越俎代庖紧张地回答贾诩道:“刚刚,军师曾经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