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决战前
作者:悠悠青荇      更新:2019-11-06 04:53      字数:2177

“本初…”

刀落架分二之际,几乎沉默绊身的李瓒,忽然唤上一声。随着袁绍投来意味深长的询问眼神,他的心猛然一紧,但犹疑片刻还是将心中隐忧问出。

李瓒强展眉头,道:“公路虽说不晓兵事,然行事总归深谙诡计之术。本初试图背约而攻,公路岂能毫无戒备?”

袁绍闻言,神情一松,道:“诚如李公所言,袁术与我当然不会心神无贰,也自然会加以戒备。然则,袁术可以抵挡来自我们的袭击,却也只能抵挡来自我们的袭击。”

莫测的笑意流露嘴角,袁绍收刀回鞘,单手抓过许攸递上的白袍,随意一抖系在肩头。顿了顿,他解释说:“李公且试想之,大将军已遭宦官谋害,我欲兴兵铲除奸佞,匡扶社稷。届时,吴匡等何进亲信当如何抉择?”

袁绍一问,李瓒眉头轻微一颤,却是没有应答。倒是淳于琼略感惊讶,趋步上前大感意外地说:“诚如是,吴匡之辈敢不随本初共赴宫城?到时指鹿为马,袁术腹背受敌又如何能不败?

只是本初此谋,倒是满我满得好苦呀!”

“此乃驱虎吞狼之策也,乃是孟德与文若前日所献,莫非仲简…”荀谌开口解释着,忽然想起什么,话语忽然一滞。

少焉,荀谌拍了拍额头,满是歉意地说:“当日之会,李公与仲简俱在都外,是以未曾知晓。待两位归来时,谌又因案牍繁杂,忘记通知说明。此谌之过也。”

淳于琼听罢,露出原来如此的神情,不由顾盼曹操击节赞叹道:“孟德与文若此谋,当成可谓是神机妙算。何进既死,袁术势必会用其死讯,瓦解其部军心。

届时,大将军诸部群龙无首,如果不响应本初号召,其结局不外乎被各个击破,又或者事后清算。

反而若其响应号召,不但是替旧主报仇,无损名节。更能取信本初,建功以充晋升之资!妙极,妙极!”

淳于琼连连的夸赞,李瓒也是深以为然,但他的心中还是升腾起一片阴霾。他该如何去相信,似荀谌这般心思缜密,有着过目不忘之能的人物,竟然会遗漏这般重要的事情?

倘若说,瞒着淳于琼,是担心他酗酒误言,导致袁术窥知。那么瞒着他李瓒的原因呢?沉吟片刻,答案便也浮现心头,这恐怕是袁绍对自己心存忌惮。

“还是…不放心我吗?”李瓒瞧着袁绍,心里是说不出的怅然若失。

袁绍忌惮的原因,其实并不难猜想。他的父亲李膺,不但是天下人的楷模,更是著威幽、并等地。是以,就算他自知没有人主之资,亦无争雄雒阳的想法,然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袁绍的眼里他都是威胁。

李瓒无意去争,也理解袁绍的忌惮,却终究无法释然。大事未济,袁绍业已猜忌臣僚,这般外宽内忌之主,当真是他们苦苦寻觅的明君吗?李瓒有些心灰意冷。

本该是水到渠成的“出征”,由于李瓒与淳于琼的打断而延缓。更多的时间,意味着更多的思考,也衍生出更多的疑虑。

摸着胡须,试图缓解紧张的郭图,某刻忽然抬眼突兀地开口说:“然则…若整个计划,都是袁术的阴谋,又当如何?”

大事临头,郭图难免多想,他徘徊四顾道:“设若袁术之意不在何进,而是本初,则我等只怕大祸临头矣!”

郭图说话时,袁绍已经走至门前。他将屋门推开,转过身回答说:“公则之忧,确有几分道理,只是委实不曾了解公路的为人。你道在他的眼里,我袁绍算什么?呵呵…”

冽冽寒风,披风飘荡,昂首夜穹的袁绍哂然一笑,道:“袁术自以为是北辰,至于我等,不过是些围绕他的缥缈群星罢。

他会提防我,这是出于理性。但他的感性,却使他从未将我视作必杀的大敌。如果没有他对我的蔑视,似我等蚍蜉之力,又如何胆敢生出撼树之想?如果他不是这般自傲,我等又何来以弱为强之机?”

抚慰人心的话语,从来不需要绝对的正确,因为箭在弦上的人们,不会去追根溯源。随着袁绍一席话罢,屋中众人也终于丢开包袱,开始系起白袍——这是早就约定好的标志,以免混战中误伤。

置身屋外,袁绍张口吸纳些许凉风,精神振作的他开始发号施令。他目视荀谌,道:“我需死士分散出雒,去给董仲颖‘送信’。这件事情,友若你需亲自督办。”

“谨遵主公命令。”荀谌点了点头,应答完趋步离开。

“元图、公则,汝等就与友若一道,坐镇府中…”话到此处,袁绍突然停住,眼神凝眸在李瓒恢复平淡的面孔上。沉吟片刻,他还是决定将这位“大人物”留在府中:“汝等共同协助李公,居中协调各方事务。”

“诺。”郭图、逢纪异口同声回答。

“遵命。”李瓒稍慢片刻,也跟着唱诺。

袁绍稍稍颔首,眼神一转,又道:“孟德、仲简、稚长,汝等速速回归军营,暗中点齐兵将,全军换发白袍。等我号令传达时,汝等便尊令行事。”

“诺。”安耐住心底的躁动,曹操当先握剑离开,淳于琼与赵融紧随而出。

发号施令完毕,众人一时俱散,独留袁绍在书房门前。此刻,他深邃的眼神,已经远眺去到隐约可见的皇宫。某刻,他忽然低声喃语道:“明日之域中,必将是我袁绍之天下!”

少间,他手持汤问,昂首阔步而出。

只是无论是嘴边的豪言,又或者是迈步时故作的刚毅,全然无法抵消,袁绍眉宇间显露动摇,好在周遭无人窥见。

其实大事临头,心生忧惧者,又岂止是郭图?就在发号施令时,无数的忧惧,全然席卷在袁绍堆满心事的胸腔。

他的失败情绪,比谁都严重,只因过去数十载,他未曾赢过袁术哪怕一次。他表现出的镇定自若,完全是因为冷风中维持清醒的头脑,在无时不刻反复灌输着退无可退的事实。

好在,一切已经就绪,结果也将在天明之时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