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雒阳反应
作者:悠悠青荇      更新:2019-11-06 04:53      字数:2250

雒阳,南宫,崇德殿。

“看看!你们都该亲自出去看看!看看你们替朕治理的这个天下!咳咳…”天子的咆哮似如雷霆般回荡殿中,只是每每结尾处的咳嗽声,总令臣子们难以生出敬畏之心:“中原未宁,而西北又生祸患,今贼寇占据武威、金城各县,想来音讯全无的张掖、酒泉以及敦煌也是在劫难逃。

近日鸿翎急使又是频频入雒,安定、陇西、汉阳均在告急。诸卿既食朕的俸禄,是否也应替朕解解烦忧呢?”

“臣等…”

俯视一干庸庸碌碌的公卿,刘宏只觉脑袋一时胀痛难当,他厉声打断道:“不要争先恐后假惺惺向朕请罪。朕要的是应对之策,要的是平叛的方略!朕要一个太平天下!”

“咳…咳……”几声重喘在咳嗽之后,天子顾盼间随意一指道:“崔烈,朕听说你有意取袁司徒而代之?来,朕现在就给你个机会,只要你出个让朕满意的主意,司徒就由你来做!”

“这…”崔烈被刘宏一番话,弄得魂飞魄散。失措的眼神霎时投去袁隗处,脸上表露出满是无辜的神情。

直到袁隗报他以和善笑容,崔烈才稍稍平复紧张的心情,出班朗声道:“回禀陛下,年初之时,蛾贼反叛,海内惊扰。幸赖陛下驭将有方,皇甫嵩、朱儁等勠力报国,方才堪堪平息中原动荡。

然,一载征战,北军精锐均已疲乏,民力更加枯竭。此危急存亡之秋,诚宜安抚中原人心为先,再图西顾。切不可因癣疥之患,而埋殃国之祸。”

崔烈的意思非常清楚,中原才是国家的根本,与其分神西北战事,莫不如优先肃清中原的叛逆,以期尽快恢复中原诸州的元气。

“癣疥之患?”紧随出班的是还未就任的安定都尉傅燮,这位刚刚获得天子赏识的人气极反笑说:“诺大的凉州,一大半已经落在北宫伯玉和李文侯的手中,可在崔公的眼里,竟然只是癣疥之患?”

“西北再是动荡,影响至多是一隅之地。然中原不宁,则天下危矣。”崔烈转过身面对傅燮质问,一副大义凛然模样道:“个中轻重,傅都尉究竟是不明白?还是不愿意弄清楚?若是前者,傅都尉恐怕要安心做一辈子都尉,如果是后者,臣请陛下斩之!”

“陛下。”傅燮无视崔烈攻讦,直面刘宏椎心泣血道:“欲保秦陇,必固河西。反之,河西若失,则秦陇朝不保夕呀!倘若朝廷不趁着凉州忠勇之士固守孤城牵制叛军,出兵函谷戡乱剿贼。一旦时日迁延,只恐叛军再无后顾之忧啊!”

崔烈撇撇嘴,不屑一顾道:“无兵、无粮,拿什么去平叛?全靠傅都尉一张嘴吗?”他的眼里,似傅燮这般仰仗皇帝信任之辈,本就不应该出现在庙堂之上议论国政。

“就算只是做个姿态,也要使凉人明白,朝廷没有弃之不顾!”傅燮盯着崔烈,一字一句愤愤地说。

“你…”崔烈想要驳斥,却被傅燮侵略如火的眼神吓住。他仿佛觉得自己被点着般,甚至若非此刻置身崇德殿,崔烈几乎要生出逃跑之心。毕竟眼前之人的先祖,可是有着斩杀一国之主的光辉历史。

“崔烈、傅燮,都给朕退下。”瞧着势成水火的两人,刘宏一时觉得头是更加生疼。

想来想去,他还是将目光投向何进,有些烦躁地问道:“大将军,你内秉国政,外仗钺专征。你来说说,我煌煌大汉,难道当真是无可用之兵、可食之粮的地步?”

“回禀陛下。”早有准备的何进,不慌不忙出班唱答:“蛾贼作乱,王师主力尽出虎牢,如今正散落各州清缴蛾贼余孽,一时半会自然难以集结。是以确实无可用之兵向西。

至于粮食,再怎么捉襟见肘,还是能够筹措不少。然冬季转运困难,若欲供应数万大军之用,则耗费乃是寻常的数倍,实非上策。

故臣愚见,傅都尉虽心系国家,然因忧虑家乡而失方寸,倒是廷尉之言,老成谋国。”

刘宏随手揉了揉太阳穴,沉吟片刻,忽然跳脱地问:“朕听说董卓擅离姑臧,大将军应当如何处置?”

“回禀陛下,董卓其职乃戊己校尉,并无守卫武威之责。”何进来前刚刚收到董卓的来信,自然要替这位投奔而来的亲信开脱:“何况,董卓是护民突围,一路数破叛军围追堵截,加之连解安定、北地两郡之危,总算也是将功补过。

恰此用人之时,臣以为不宜惩治,否则西北兵民只怕更加人心惶惶。”

刘宏假装思量半晌,摇了摇头说:“大将军说不治罪,就不治吧。”

他“一时兴起”的质问,就是要给董卓寻个台阶。虽说天子确实不忿于董卓舍弃严守河西门户之任,率部仓皇东逃的举动。然董卓总归是第二个张奂的上佳之选,刘宏暂时还不能弃之不顾。

“中原无可用之兵,但西都安危亦不能不顾。这样吧,拟旨复董卓中郎将职,命其率本部兵马出北地进驻长安,严防贼寇惊扰皇陵。”

一番话说完,刘宏已经流露出些许疲乏,又一阵接二连三的轻咳后,他强忍住哈欠道:“着皇甫嵩就地收拢北军,整饬军备,待开春时入关中剿贼。至于各地的蛾贼余孽,就交由州郡前番自募的勇士去清缴吧。”

不待公卿们议论,刘宏自顾自继续道:“曹司农,朕要在开春前筹措齐备大军开拔所需之粮草,卿仔肩至重,可有难处说朕?”

“回禀陛下,臣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之重托!”被点到名的大司农曹嵩立时出班,一脸正气凛然地应答道。

“善!曹司农真乃肱股也!”刘宏与曹嵩一问一答间,算是将此事敲定。

他所以命皇甫嵩修整,主要当然是希冀汉军精锐养足体力与精神,来年能去平定关中的叛乱。至于次要目的则是坐山观虎斗,期盼着地方豪强与蛾贼余孽相互厮杀、消耗。

蓦然间,刘宏仿佛又想起什么,道:“说起来,曹司农的麒麟儿,前番替朕荡平中州的匪患,后在济南国为相,也是将遍地污浊的腌臜地,治理得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诚可谓是治世之能臣也,宜当拔擢重用。

朕意,曹操可任东郡太守,诸卿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