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汉书
作者:悠悠青荇      更新:2019-11-06 04:53      字数:2230

南宫以东,有阁曰东观。其上承重阁,下属周廊,前望云台,后匝德阳,阁中更纳今古之图、书。

这一日,大汉天子漫步其中随意四顾,尾随其后的宦官则是叽叽喳喳未曾停歇。

“皇甫嵩当日召集长社城中及左近庄园自守的百姓,公开活埋一万多蛾贼俘虏。军司马王琦苦劝…”宦官亦步亦趋,口中叙述的当然是前日轰动朝野的皇甫嵩坑杀俘虏一事。

刘宏面无表情地取出架上书简,一目数列扫视而过,就连问话时也不曾转头:“王琦?此人与蛾贼有什么瓜葛,为何要替蛾贼讨饶?”

“根据钟先生的说辞,蛾贼是在王琦以姓氏担保,方是应允弃械投降。”周围虽都是皇帝的亲信,但这位宦官还是有意放低声音,显然是不想暴露独家的消息渠道。

“无趣,无趣。”摇摇头,刘宏将书简丢回书架,他瞟眼宦官道:“倒是这王琦颇有点意思,区区旁支竟敢用琅琊王氏的名号去做担保,真是胆大妄为呀。你继续说,朕听着呢。”言罢,皇帝不疾不徐接着迈步而进。

“遵旨。”宦官毕恭毕敬行礼,道:“王琦苦劝,皇甫嵩全然未曾理会,他道‘治乱世当用重典,若非雷霆手段,如何威吓远遁贼寇?如何震慑作壁上观的州郡豪强?本将要用这些本就该死之人的性命,杀鸡儆猴!’

皇甫嵩浓重的杀意,令王琦一时瑟瑟发抖不敢争辩,倒是匆匆赶来的荀彧,竟是口若悬河说出一番大道理,似乎要与皇甫嵩论出个是与非。”

听到荀彧的名字,刘宏脚步骤停,他转过头饶有兴趣道:“荀彧在士林中名声虽说一般,但也是荀爽掌中明珠,不是王琦这般货色能够比拟。说说,皇甫嵩是如何应付的。”

“回禀陛下,皇甫嵩是这般作答的。”眼见皇帝流露出兴趣,宦官按捺心底的激动,摆出怒目圆睁表情,约是在效仿皇甫嵩的模样,只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落在刘宏眼中全然只剩搞笑,“‘宽恕?宽恕蛾贼系圣人之任。本将持天子剑,号令王师攘除奸凶,职分就是送这些蛾贼去见圣人!

汝等俱言活埋蛾贼,必令余党怀存死战之意。然本将要说世道混沌,若赦降贼,必令摇摆之徒铤而走险,助贼乃至投贼。惟用雷霆手段,才能震慑这干侥幸之辈,使其不因利欺心而自误。’”

“皇甫嵩之言,甚合朕意。”刘宏踏阶而行,更上一层楼,“接着说。”

“荀彧哑口,然就是此时,又有十余军骑至,为首正是骑都尉曹操。”宦官说到这里故意停顿,希望勾出刘宏开口。

果不其然,天子呵呵一笑,道:“故弄什么玄虚,荀彧无言,曹操恐连嘴都不会张,朕说的对吗?”

“陛下英明。”等的就是这等的机会,宦官当然不会错过阿谀奉承,“曹操不言,皇甫嵩不语,活埋之事业就再无甚波折。”

“还有其他否?”刘宏脚步站定,目光停留在架上摆放的书简上,根据标识它们是班固编撰的汉书。此刻,高阁之巅,除却天子与汇报的宦官,周围只剩拥剑的蹇硕。

“还有,还有。之后的事情,才是最关键的。”宦官警戒地回眸瞟上蹇硕一眼,刘宏见状是噗嗤一笑,却也挥袖示意蹇硕暂退。

直到确认蹇硕已经退至下一层时,回过头的宦官才谄媚地说:“就在当夜,皇甫嵩与其幕僚在帅府密会。阎忠曰:‘今武有孟德,上将之选;文有文若,王佐之才。加之麾下数万雄兵,俱只遵从将军号令,将军岂有意乎?’皇甫嵩闻言只是不语未曾呵斥,想来是已生反意。”

“你,非常不错。”刘宏说完,转过身欣赏一阵宦官的窃喜,旋即神色陡然一变。他劈头盖脸一顿骂道:“想听到朕这般夸赞?愚蠢!糊涂!你就不曾想想,这般机密之事,安能有第三人知晓?或者你告诉朕,将消息高价卖你的是皇甫嵩?还是阎忠?嗯?”

“这…”天子怒极反笑模样,落在宦官眼中自不免心惊胆战,只是求生之欲还是令他颤颤巍巍开口自辩说:“钟先生自称是皇甫嵩书吏,是偶然路过听见。臣虽无实据证明,然臣归来时,豫州百姓确实传唱歌谣,说‘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显而易见……”

“易见?就是要你们这些蠢货听见、看见!朕虽昏庸,却还没糊涂到自断臂膀!”咆哮之音回荡高阁,甚至引来蹇硕疾步上楼查看。

眼见吓坏的宦官伏地叩首不断,刘宏终究只是叹息一声未曾追罚,他拂袖说:“念你一片忠心,朕不怪罪你未能识破奸计之责,且起来退下罢。”

“蹇硕。”探头看着宦官连滚带爬离开,刘宏回眸看去,“亲自去请太常至此,就说朕这里有要事商量。”这已是连日来,第七个带回类似消息的宦官。

显而易见,某些人正在蠢蠢欲动,意图引导他这昏聩的帝王,做出某些错误的决定。只是察觉归察觉,刘宏并不懂该如何应付,一人计短,他需要智囊排忧。

其实他召刘焉,还存在另一层目的。蛾贼叛乱的半年里,也让刘宏看清宦官的极限。意识到只凭宦官,手就很难再伸出皇宫,因而他已经决定改变斗争策略。

刘宏尝试扶持代言,去争取可以争取的人,无论对方是因为心向汉室,还是单纯图利。刘焉就是刘宏心目中上佳的人选,毕竟汉家天下倾覆,养尊处优的刘氏苗裔们的日子,也决计不会好过。

“诺。”

送走蹇硕,高处只余刘宏。却见他掏出一方玉玺随意摆在一侧,继而竟是慵懒随意躺下。

书简之海的夹缝里,刘宏举着汉书,连天哈欠中时不时毫无感情诵读一段。

“初,汉高祖入咸阳至霸上,秦王子婴降于轵道,奉上始皇玺。及高祖诛项籍,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玺,世世传受,号曰汉传国玺……”

“及莽即位,请玺,太后不肯授莽。莽使安阳侯舜谕指……”

“太后闻舜语切,恐莽欲胁之,乃出汉传国玺,投之地以授舜……舜既得传国玺,奏之,莽大说,乃为太后置酒未央宫渐台,大纵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