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榷场
作者:dashan      更新:2019-11-05 05:14      字数:2497

张氏惊魂未定的坐在马车里,不安的看着马车里的曹二。

“放心,我们是知州的人…”

看着张氏惊惧的样子,曹二安慰道。

“多谢,多谢壮士…”

张氏依然害怕,抱着孩子结结巴巴的说道。

马车在城里兜兜转转,最终进入了一个城西十里铺一个三进的四合院,这里老曹专门买下来作为隐秘据点的,正好派上用场。

而曹二到了不久,杨正就带着呼延山和杨斌来到了这里,身后的护卫押着一言不发的孙全。

下午的时候,杨正亲自审问了孙全,却不想孙全对倒卖官粮供认不讳,对其他的一问三不知,还没有出手的粮食倒是找到了,可卖粮所得的赃银却还没有找到,孙全一口咬定这些赃银被他花掉了,让杨正无可奈何。

杨正让曹二带着人暗中跟着张氏,只是抱着搂草打兔子的心态,没有想到还真打着了兔子。

接到曹二派去的护卫报告,杨正直接从大牢里带着孙全赶到了这里。

“公子,人都在里面…”

看到杨正走进院子,曹二指指厢房,轻声对杨正说道。

“嗯,把门打开,让他看看认识不认识…”

杨正指指身后的孙全。

房门打开,脸色苍白、抱着孩子的张氏就出现在众人面前,在她不远处,还趴着几个绑的严严实实、依然昏迷的汉子,接待张氏的老掌柜倒是没有被打晕,不过被绑了起来,一脸羞愧的看着杨正身后的孙全。

“夫人,你怎么在这里?”

一直一言不发、脸色平静的孙全在看到张氏的一瞬间,惊惧的问道,想要上前跟张氏说话,却被身高体壮的护卫按住,动弹不得。

杨正挥挥手,护卫手上一松,孙全跌跌撞撞的跑进屋,伸手把妻儿抱紧在怀里。

“老爷,我按照你的嘱咐去找这个掌柜,没想到他竟然想害我…”

张氏靠在丈夫怀里,眼泪止不住的流,哽咽着说道。

“老张,为什么?”

听了张氏的话,孙全才看到不远处的老掌柜,不可置信的问道。

“老朽猪油蒙了心,无话可说…”

老掌柜看着孙全,眼睛里满是羞愧,苦涩的说道。

“他们到底给了你什么好处?我哪里对不起你老张?你说啊!”孙全放开张氏,抓住老掌柜的肩膀,声嘶力竭的吼道。

见到老掌柜和地上昏迷不醒的汉子后,不用问,他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想不通的是老张为何会背叛他,事发之后,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让自己的夫人带着年幼的儿子去找老张,没想到这一送就送进了虎口。

“老爷,对不住!”

老张挣扎着站起来,看着气急败坏的孙全,低声说道。

说完深深的看了一眼孙全,突然挣开孙全的双手,猛的向旁边的柱子上撞去。

头骨撞在柱子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头骨碎裂,鲜血直流,老张的身躯倒在地上,抽搐了两下,再无生息。

看着老张的尸首,孙全的心中满是悲痛,缓缓蹲下身抱着老张的尸体潸然泪下,老张的背叛虽然让他痛心,可是看着怀里虽是下人,却和亲人没有什么两样的老张,他还是悲从中来。

杨正在一旁默默的看着,孙全虽然贪赃枉法,但这样的场景,还是让人忍不住有些同情。

挥挥手,杨正带着人退回院子里,把空间让给孙全夫妇,过了差不多半个时辰,孙全才带着张氏走了出来。

低声吩咐了张氏几句,孙全才一头跪倒在杨正面前,语气萧索的说道:

“多谢大人救命之恩,小的有话说…”

一如杨正猜想,一个小小的提点仓草场的掌固吃了熊心豹子胆才敢把仓库里的粮食到卖一空。

按照孙全的说法,和他同族的孙伦才是真正的大头,而且苏宽也参与其中,才让瀛州府衙连几千石粮食都拨不出来。

不过让杨正遗憾的是孙全没有任何证据,苏宽和孙伦都没有直接参与其中,也没有留下任何纸面上的证据。

不过孙全交代了他藏银的地方,就在老张负责的粮铺里。

孙全交代的很多东西,都是账册上没有的东西,包括苏宽和孙伦两人架空上任知州,暗中截留税银等事。

“小的自知思罪难逃,不敢奢望知州宽恕,但妻儿无辜,小的想请求大人派人把贱内送回开封去投奔亲戚,还望大人成全…”

该交代的都交代完后,孙全跪在杨正面前,哀求道。

“本官答应你,放心吧……”

杨正点点头。

呼延山把孙全送回了大牢,张氏依然留在这处院子里,至于哪几个汉子,醒过来之后很没有骨气的跪地求饶,他们只是地痞流氓,有人雇佣他们去绑人而已,他们对雇主一无所知,杀了不大好,放了也不大好,杨正只好让杨斌把这些人送进厢军做苦役。

回到府邸,杨正让曹二带着人去粮铺取银子,自己来到书房。

书房里坐着李王刘三家的掌柜,老曹正在一旁招待他们。

“让几位掌柜久等了!”杨正走进书房,歉意的对几人说道。

“知州言重了…”

“…”

三个掌柜站起身来,客气的说道。

和几个掌柜都是熟人,又都是患难之交,杨正也不客人,坐下来后开门见山的说道:“来河间这么多天,开设榷场的地方已经选好了,各家的生意我不干涉,但收羊毛一事,各位一定要配合老曹做好!”

“知州只管放心,我等一定配合!”

“知州放心!”

三个掌柜痛快的保证道,不说出发前家主就有交代,就是杨正一路上的行为也值得他们信任。

第二天来到府衙值房,杨正让人把瀛州一众官吏全部交到值房里,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徐徐说道:“本官离京前已经向官家请得在瀛州开设榷场的旨意,这些请各位同僚过来,一是因为开设榷场的地方已经选好,二是这个榷场有些特殊,本官会亲自管辖,请各位同僚知晓。”

“知州,这不合律法…”录事参军关荣脸色难看的说道。

“敢问知州,这榷场乃是朝廷的衙门,知州如何能一言而决,就是官家旨意,吾也要上奏…”判官高士贤一脸平静的说道。

“苏通判和孙参军呢?”

杨正若无其事的问道。

苏宽和孙伦对视一眼,对这个十七岁的知州刮目相看,昨天晚上他们的官家回报说孙全的夫人没有抓回来,雇去办事的人也没有音讯,杨正今天早上就来这么一出,意图已经很明显了。

“下官无异议,一切由知州做主!”苏宽淡淡的说道

“一切由知州做主!”。

孙伦也恭声说道。

高士贤和关荣傻眼了,瀛州前三把手的意见一致,他们的意见就变得无关紧要,他们原本以为苏宽和孙伦不会任由这个年少气盛的知州胡闹,没想到他们两竟然毫不犹豫的站到了知州那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