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楚战即五国震惊,北制东打郑袖点兵(1)
作者:罗烈烈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447

各国诸侯接到楚国的檄文,又闻齐湣王大肆兴兵,侵夺楚国的东地,随都议论纷纷。首先是魏国,这时魏哀王刚刚死了不久,其子魏昭王初立。听到齐、楚两个大国交难,随想置身事外,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及至见了齐湣王照会,随召集大臣商量说:“今齐起大军七十万,欲夺楚东地,齐湣王照会寡人出兵,伐楚睢阳,众爱卿以为可行吗”?

公孙衍说:“齐湣王囚禁楚太子,逼其缔盟,勒索楚东地,实是不仁,有违道义。楚太子虽然新登王位,但其母后南宫掌政,楚国政局稳定,民心归附。齐军越是要夺楚东地,便越是使楚国万众一心。人心的向背,显而易见。六年前,秦、齐、韩、魏一百八十万联军尚且不能把楚军击垮,七十万齐军能胜否?垂沙之战虽然重创了楚军,可南下的三国联军全军覆没。自从这一战以后,楚军虽然已经伤了元气,可魏、韩两国却是奄奄一息,秦军伤了皮肉,而齐军也伤了筋骨。现在的魏都大梁,全部集合起来,也只不过是二十万军而已,而十万魏军在偃师、渑池,不能撤回大梁。大王若是发兵,帮助齐军攻击睢阳,便是等于向楚国下战书。若是淮阳楚军奔援睢阳,大梁的魏军便无可奈何了。就算韩王能够出兵帮助齐军,也无能力合击睢阳。为什么呢?韩都只有二十万韩军。若是韩王发兵,帮助齐军攻打睢阳,许昌、长葛的楚军必然攻打新郑。我闻楚国的新城郡尚有二十万楚军,大王若是出兵相助齐军,伊川、宜阳的楚军必然攻击我偃师、渑池的十万魏军。若是齐军兵败,楚军大举报复,反扑我中牟、开封,大梁则殆危了”。

魏昭王说:“我若是不出兵,便是得罪了齐湣王,况且齐、韩、魏三国,早有联盟”。公孙衍说:“齐湣王事先并没有和我们商量,便自己先动手,况且囚禁人家太子,勒索人家的土地,是不仁不义的行为。因此,大王可以对齐国使者说:我国先王驾崩,举国上下都在守丧,不能用兵,把它给推了,不要惹火上身”。

无独有偶,魏哀王刚死不久,恰好韩襄王也在这个时候病死,其子韩釐王立。韩釐王接到齐湣王照会,又见楚南宫檄文,真是左右为难,不知怎样才好?韩当说:“韩国若出兵,无疑是向楚国下战书,许昌、伊川的楚军必然打击我韩都和郑州,我登丰、新密、新郑,便是首当其冲。不如回书齐湣王,就说国丧在身,不能争战。让齐、楚两国的军队拼一拼再说,咱们来个坐山观虎斗,静待其变”。

赵惠王接到楚南宫檄文便说:“齐湣王囚禁楚太子,迫盟勒地,有失道义,看来楚、齐大战,在所难免了”。相国赵观说:“齐军七十万,南下楚东地,国中只剩二十万军了,依我看,齐军攻占不了楚东地。若是赵军与楚军联合,齐军必然大败。大王欲取齐国的沧州、滨海、德州,则如探囊取物了”。赵惠王说:“话虽如此,还是等齐、楚两国的军队相拼后,看看谁输谁赢以后,再作决定”。

燕王接到楚国檄文,闻讯齐湣王大军南下,齐、楚大战在即。真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也在暗中做好攻取沧州的准备。宋国君偃接到楚国檄文,便说齐湣王不仁,利昏了头,及至接到齐湣王照会宋国出兵,攻打徐州,便对齐国使者说:“齐是大国,楚也不是小国。我宋国的东南西北,四面都是楚国大军,我就只有商丘这么点家底,我若出兵去打徐州,在宋国四周,东西南北的四十万楚军,还不首先就把宋国给吞了。是你们齐国要楚国的东地,不是我宋国,要打你们去打,齐军要是能够打垮楚军,我便跟齐湣王去取楚东地”。齐国使者回去转告,齐湣王气得恶恨恨地说:“等我打垮了楚**队,再回过头来,看我怎样收拾这只老狐狸”。

郑袖把齐国使者赶出楚明宫以后,便命八百里快马传令:新城、南阳、许昌、睢阳、寿春、徐州、江东、江南等八郡的楚军兵马作好战斗准备,随时准备开拔,地方郡县作好粮草后勤供应。并传令项英、刘阳、熊彪、云程、唐襄、罗襄、屈署等大将军迅速奔回荆州,四天后连同上柱国,都到昭明宫议事和听命。

四天后,楚将项英、刘阳、熊彪、云程、唐襄、罗襄、屈署接到命令后,分别从淮安、睢阳、伊川、淮南、姑苏、淮阳、襄樊,八百里快马奔回荆州,连同三位上柱国昭睢、昭阳、景翠和相国昭鱼、上大夫靳尚一起,齐集昭明宫。只听郑袖说:“各位将军一路辛苦!知道本宫为何诏各位将军,火速赶回荆州吗”?各将军齐说:“回太后!我等略知一、二”。

郑袖说:“众爱卿!怀王病故,太子于齐。齐湣王不仁,囚禁太子,逼迫太子立契画押,迎娶齐湣王的女儿并立为王后,割让楚国东地八百里至淮南、广陵。众爱卿!淮、泗之地,自楚宣王至今,历经宣、威、怀三世,数十万楚军将士浴血奋战、青松白骨。若是丢在我们手里,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和数十万楚军将士的忠烈英魂?今齐湣王派人前来索地,并以饮马长江,骝骑淮阳相威胁。你们说,百万楚军将士会答应吗”?

只听众将军朗声齐说:“不答应!无道齐湣王,胆敢囚禁太子,勒索东地,以为我大楚可以欺负吗”?郑袖说:“众将军!怀王刚去不久,太子年少初立,昔日追随怀王东征西战、南伐北讨的大将军大多已经离开人世,我军将领处于新老交替、青黄交接的时期。齐湣王瞄准这个时候,向我大肆进兵,显然是欺我军中无大将,年少挂冠印。虽然我军栋梁坚在,但是昭睢、昭阳、景翠三位上柱国,毕竟都已经年过花甲,六十有几,本宫又何忍再让他们驰骋战阵、浴血沙场”?只见众将军双手一拱、激昂齐说:“请太后下令!末将愿做先锋”。郑袖说:“好样的!有众将军在,何愁齐军不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