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都是故事 一
作者:北俱泸州      更新:2019-10-29 10:21      字数:2464

“干什么呢?!”我拿出烟来说道,“你们把我当什么了!”

“不是班长,抽烟有什么啊!我们应该请你喝酒呢。反正你也不是不抽烟!”

“那怎么会一样!我抽一支就行了!”

“那怎么行,就这我们算占了大便宜了。比我们班长都教的好!我们以后就跟你学了。”

宋谚咧着大嘴很诚恳的说道。

“行!谢谢啦!”我也不好推辞,弄得他们想多了不好。

“来,都有。不过到营房后面抽去啊!别在公共区域里。队长说过了,要记住!”

“是的班长!我们记住了。”

几个新兵到房子后面那片我们曾经“受虐”的地方去“过瘾”了。

我发现自己挺喜欢教学的。喜欢那种感觉。

不是高高在上的教官派头,而是用自己的方法让新兵最快得掌握我所教学的内容。

这也是我退伍以后很多年里总是能遇到的职业之一。

我也在教新兵上杠的时候,发现了自己有这方面得特长。

我有些惊喜。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啊!

我还是有可用之处的。

虽没有徐杰的射击长技,没有曹船的面面俱到,没有庞海军的受老兵欢迎程度,更没有李升的睿智冷静,更别说王鲲的八面玲珑了。

但我有我自己的特质,文以指导员的虽然有目的的认可,武又能军事不输于他们任何人多少,却善于教学。

我是有希望的,只要自己不放弃自己!

也就是高峰所想的。

一个月的新兵排生活,让新兵们都很快的熟悉了这个他们还要呆上两年多的家。

吃的一定比新兵连强的多了。

但是新兵们还是会去小卖部买些东西。

吃什么吃多了,都会想换换口味。

反正我知道霍俊喜欢吃康师傅加火腿肠。有人喜欢吃饼干类等小零食。

并不是它们比炊事班做的好吃,而是时间久了想吃点别的。

每个月的津贴费又涨了一点,虽然不多,但能在买些日用品之余,多几包烟钱了。大家每次领津贴的时候都好像中了彩票似的,捂紧口袋,生怕被谁抢了去。

每个月领津贴的时候也就是大门哨那里任师傅小卖部最热闹的时候。

欠账的还账,没有欠账的买些零食,大家交换着都尝尝。

很快的没有钱了,也就老老实实在饭堂里吃饭了。

香港回归在今年的七月一日。

一代伟人也在这一年的初春与世长辞。

但是他的“作品”却永远载入史册,谁也磨灭不了。

我们接到了静升镇党委的邀请,准备在六月下旬某一天,与镇宣传队联合演出一场“迎接香港回归文艺晚会”,我们出几个节目。

因为这是举国欢庆的一个历史性时刻,所以上级领导们都非常重视,指示我们一定要好好准备至少两个以上的精品节目!节目内容一定有符合时事的内容。

指导员高度重视,提前一个多月就开始吆喝我们申报节目,准备择优排练了。

这个节骨眼儿正好是轮训队选拔的时候,表演完节目,轮训队才出来名单。好像有点完不成任务不去轮训队得意思。

打破班级界限,全中队自由结合,到时候提前选拔。

我就知道指导员还会来“压榨”我的。这是我的“宿命”,跑不掉的。我也只有硬着头皮干了!

这些天一直都在构思的状态。不知道该怎么去创作。创作什么节目为好。指导员平均没过两天就要催促一次。大家都绞尽脑针的在想想用什么节目来交差。

中队有个团体节目,是指导员队长亲自操刀,量身定做而成。据说是在军官指挥学院表演过的节目,很精彩。具体是什么,谁也不知道。在筹划中。

我的压力山大。

指导员说,他们的节目太过于硬派,紧扣主题的节目任务就落在我的肩膀上了。说这是首当其冲的第一要紧任务,必须完成。

我都愁死了。怎么样的节目才能既能有香港回归的主题,又能有“接地气”的普遍受欢迎的节目。

我突然想起了几年前我听到的一首歌曲,唱的就是有这种情怀的词作。曲调很动听,我听了也不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就是男女两人合唱的,其中的轮唱部分特别的好听。听了让人能有一种家国情怀潸然泪下的感觉。

我好像有了灵感。

自己也会写作,用歌曲唱诵的形式来表达最为直接和贴切。

有了灵感,说干就干。

闲暇时候就开始构思,对那首再也听不到的曲目填词,改变成应景的香港回归主题,不就是个神来之笔嘛!

有了主意后心里就不慌了。

看我每天轻松的样子,指导员又提醒了说,新兵快下班了,时间有的时候,赶快创作节目报上来。

他对我的节目很有信心的。

不能说很有信心,是很有期盼心的。

闲暇的时候,脑子里总是有一种创作的冲动。每天的新闻里新闻外,关于香港的报道渐渐多了起来。也有很多催人泪下的纪录片故事片来回顾香港被殖民统治的前前后后。

我们都是军人,对历史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灵感在每天的积累,沉淀,总有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新兵们终于要下班了。

这也是全中队有一次打乱建制的大调整。

我们都列队在操场上,等待队长念名单。

新兵排单独在一面,老兵们在另一面。

就像是在接刚刚下站的火车。

“武警西山总队直属二支队命令!”队长宣读正副班长任明命令!

我们立正。

队长敬礼后口令:“稍息!”

我们稍息!

“经中队研究决定并报支队批准,现对八个班班长副班长任职宣读命令!一班长,孟庆宇!”

孟庆宇立正答到!并迅速跑步出列,另外站在队长的一侧。

“一班士兵:王建,庞海军,曹云红……”等人。他们一个个答到,跑到了孟庆宇身后,副班长是曹船。

这是我们九六年兵的第一个副班长。

“二班长,张勇!”

“到!”张勇跑步出列,站在孟庆宇左边,同在队长一侧。

“李升,刘斌,宋谚,张方……”众人一一答到,出列后重新归队自己的班中。

“三班长,李学军!”

“到!”李学军跑步出列……

……

我被分到了五班。

班长还是霍俊。

同年兵和张力还是一个班。新兵有李文涛,贾晓飞,杨伟鹏。九五年兵有副班长刘志勇,刘全喜…

高峰做了张勇得副班长,在二班。

唐彪做了李学军的副班长,到了三班。

篓子做了四班杨立军的副班长。

徐杰分到了六班,做了机枪手。

谢青在六班,做了刘仕的副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