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的话,让火器司司长很震奋,他本能的感觉,火器司的春天,来了。
不过朱由检的目光,却没有放在他的身上。
看着汤若望,朱由检开口说道:“经过刚才的事情,你应该看出来了吧!“
正在看戏的汤若望,听到朱由检的话,不由的愣了起来。
他很想问,我看出了来什么了!
不过,对面青年皇帝的身份,却让他把所有的问话都压到了肚子里。
认真想了一下,汤若望开口道:“明白了就好,你有没有真材实学,我不知道,但是,我希望你能够证明给我看。”
“朕绝对是一个公平的皇帝,只要你能够给朕制造出强大的兵器,那么朕就绝对不会吝啬对你的赏赐,哪怕你想要的,是在朕的疆域之上,传教。”
朱由检说完,皱起了眉头:“做为一个外国人,你应该很多自己的同类吧!”
汤若望诧异的看向了朱由检。
朱由检话题切换的太快,汤若望有些无法理解。另外,他很不喜欢同类这个词,说得好像他们是动物一样。
耸了耸肩膀,汤若望更正道:“陛下的意思是说同伴吧!”
朱由检点了点头,肯定道:“是的,同伴。”
朱由检说完,解释道:“既然你是火器方面的专家,那么我想,你应该会认识一些你们国内的人,我说的是会操炮的那种。”
朱由检说着,叹了一口气:“佛朗机炮,是从西方引进过来的武器,虽然说有你一个人教,应该很快就能教出一大片,但是,真正有经验好的炮手,是喂出来的,而我现在,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资源,我,必须要准备明年不知道什么时候可能会出现的大战。”
汤若望不知道朱由检指的大仗,是哪一方面,不过这并不重要。
因为现在的战争,是东方人的战争。
这里的战争,再怎么打,也影响不到他的祖国,所以,汤若望对此,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想了一下,汤若望开口道:“在大明,我国人很少,不过,我倒是认识一批萄淘牙的水手,他们对于这种佛朗机炮倒是很熟悉。”
“如果陛下不介意的话,我倒是可以把他们给叫过来,就是,他们的雇佣兵,要的价钱,可能会比较高。”
听到要钱,朱由检笑了起来。
大明现在的财政,是比较穷不假,可是这也得看跟什么事情相比。
而且,朱由检也不以为汤若望就能够叫来多少人。
微微的笑了一下,朱由检看着汤若望的眼睛,问道:“你来大明应该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你觉的,我大明像是缺钱的样子吗?”
听到朱由检的话,汤若望认同的点了点头,认同道:“大明之富有,的确远超我们的想像。”
一直到清朝以前,龙国都是整个世界最富有的国家,这一点不要别人说,朱由检自己也是清楚的。
可是,大明之所以会灭亡,却也是穷死的。
这种矛盾,让朱由检一直很想要知道,大明的钱,究竟都跑哪里去了。
此刻听到汤若望这么说,朱由检脸上不由的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看着汤若望,朱由检好奇问道:“哦,那么你认为,我大明究竟富在哪儿?”
汤若望脸上露出了回忆的神情,开口道:“臣从奥门下船以后,见到陛下的城市,大都铺有石板路,而且臣还在很多城市见到了免费的养老院、医院、还有公共墓地,这一点,在我们欧洲,是根本就不可想像的。”
汤若望的话,说的朱由检一阵发呆。
我大明,有这么发达吗?
还免费的养老院,我他妈在21世纪的龙国,都还没有见到过吧!
朱由检脸上茫然的看着汤若望,努力的搜索起脑中的信息。
还好,原来那个朱由检,很好学,很快在他的记忆里找到了答案。
这些,都是在明初就开始的实施的政策,不过名字,并不叫这些,它们分别是济养院、惠民药局以及漏泽园。
不但如此,明太祖甚至还下令在南京效外修建免费的公房,供无家可归者居住。
这一点,让朱由检很是啧舌。
明朝,果然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黑暗啊!
最起码,明朝的君主,有很多真的都曾经为了这个国家,努力过。
就连那个最爱玩的成德皇帝,不都也亲自上过战场?
朱由检想着,向着远方眺望了起来。
这,就是他的国家。
朱由检想着,突然有些后悔。
如果早点知道这些的话,也许该对洪承畴交待更清楚一些的。
不过现在也不晚。
朱由检想着,认真的看向了汤若望,开口道:“一切都像你看到的那样,我们努力,只是希望我们国家的民众,能够过的更好。但是现在,在我们国家的辽东,有一群原本是我们旧臣的部落,叛变了。”
“当然,这原本并不重要,但是现在,世界性范围的寒冷,导致了我们的国家,粮食也在不断的减产。”
“所以,朕不能太多的抽调我们国家的军队去平叛,因为我要抽调更多的人,来建设,赈灾,甚至于应对国内的改革。”
朱由检说着,脸上露出了郑重的神情。
“如同你所知道的那样,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的帝国,早已经有了很大一批既得利益者,他们并不想放弃自己的利益,原本,这还没有什么,毕竟,只要粮食丰盛,农民既便艰苦一点,也还能活得下去。”
“可是现在,我觉的,我需要更多的军队,才能让他们对这个国家负责一点。”
“所以,拜托了。”朱由检说着,朝汤若望深深的鞠了一躬。
汤若望不知道朱由检为什么对自己这么的重视。
尽管他也知道,自己的确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
但是,皇帝不本身就是一个傲慢的人吗?
可是现在,朱由检完全推翻了皇帝在他心目中的印像。
虽然不知道朱由检为什么连考验自己都没有去做,但是汤若望却还是行了一个臣子的礼节,说着汉人的语言,开口道:“臣必定鞠躬尽粹,以报君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