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少男的心理
作者:寸暑      更新:2019-10-25 18:05      字数:3362

因为苏叶在街上待的时间长了些,她回到厨房时已经没什么活儿了。

晚饭赵二叔做的是凉面,卤汤有西红柿鸡蛋,还有酱肉茄子。

书生们自从国葬之后,胃口一直好的不行,十几个人生生吃下去五大盆面,顶以前二十几人的饭量了。

因为书生们吃的太多,厨房里的几人就只能吃些别的。

赵二娘见苏叶一直冲着盛凉面的陶盆叹气,便又去和了些面。

这样一来,几人吃晚饭的时间便比平时耽误了些。

狗蛋儿和莫君过来时,他们才刚开始吃。

“你俩先去读书吧,我一会儿自己过去。”苏叶边吃边道。

莫君眉目未动,只嘴唇张了张说,“你少吃些吧。”

狗蛋儿也跟着道,“你好像又胖回去了,确实该少吃些。”

苏叶,“……”

她觉得自己非常有必要给面前的两位少男上一堂思想教育课,告诉他们什么叫做友爱同学。

把人都哄走后,苏叶吃了两大碗面泄愤,她长得胖怎么了!她自己都不嫌弃,别人有什么资格乱说!

好吧,她自己也有些嫌弃。

摸摸自己肚子上的厚肉,她感觉自己有成为猪的潜质。

可她已经每天都坚持锻炼了,减不下去她有什么办法,总不能真的让她去节食吧?

她才九岁。

因为太过烦闷,晚上她也没有读书,而是四处逛了逛。

开始她是在县学里面走动,觉得无聊又去了外面,这会儿天色渐暗,街上已经没什么人。

怕有什么危险,她便准备回去了,却看到苏瑾和那位新姐夫还在街上。

“小姨!”苏瑾也看到了她。

苏叶皱了皱眉,“怎么还未回?”

苏瑾道,“这就回了,爹爹说给娘买个簪子,因为没什么喜欢的款式,老板又给现做的,这才耽误了些时间。”

就算是买簪子?那也太晚了,城门怕是关了吧?

“你们今晚还能出城吗?”

苏瑾笑着说道,“守城的人是爹爹的本家,能出去的。”

既然能出去,苏叶就没多说什么,只道两人路上小心。

等她回到县学,天已经彻底黑了,狗蛋儿正在大门口等着,并满脸焦急。

“你可算回来了,我好担心你。”

“担心我做什么?”她一成年人,出去走走能有什么事。

“你不要生气了,以后我再也不说让你伤心的话。”

“我没生气,这阵子你功课学的怎么样?”

“还不错。”

知道狗蛋儿不是喜欢夸大的人,既然他说还不错那就是还不错了。

“莫君回去了?”

“嗯,他家里人来接了,他说明天给你带早饭。”

“……”

她不过是出去走了走,一个个的至于吗?

因为两位少男的歉意太大,苏叶着实过了几天舒服日子。

话说莫家的大厨手艺是真好,她就算是前世都不曾吃过味道如此醇正的点心。

前世,她家也算是中产往上了吧……那莫家……当然也有可能是这位大厨喜欢钻研糕点。

苏叶没花太多时间寻思这些与读书无关的事,因为不管莫君生于何种家庭,那都是人家自己会投胎,跟她并没关系。

她现在要做的就是陪养狗蛋儿,争取让他们老于家也往上抬一抬。

感觉狗蛋儿的四书五经,无论是背诵还是理解都学的不错后,苏叶给他挑了几本课外读物。

其中有一本是农书,现在还是封建社会,农业可以说是一国之本,作为能够实际应用的书,她认为读书人应该了解。

再说仔细些,万一狗蛋儿日后做了官,若想治下的百姓安居乐业,肯定得有一个好收成。

怎么才能让百姓有个好收成呢?除了老天爷要帮忙,当官的肯定也不能拖后腿。

除了农书,她还找了几本比较正常的画本让苏叶读,以免学习太过枯燥。

同时在正常读书时间,开始训练狗蛋儿写骈文,这种文体在县试第四五场中开始出现。

骈文是一种与散文相对的文体,又称骈体文,要求字句两两相对,也便是讲究对仗工整,同时要声律铿锵。

因为这种文体多重于词藻的华丽,在表达思想方面会受到一定限制。

但不管怎么样,因为它的颜值一直在,广大文人并没有放弃它。

既然它还活跃在文坛,科考必会让它露露脸儿。

所以狗蛋儿现在的任务是,除了每日要写出一首诗,还要写出一篇文章。

至于写什么,不限制。

不只对狗蛋儿要求严格,苏叶对自己也是这么要求的。

她现在作的诗,如果只看量的话,都可以出一本诗集了。

这日于二刚不算太忙,便把苏叶作的诗全都拿了去,等苏叶去收回来时,她发现每首诗都被改了很多。

最后一页还有一句叮嘱,‘都记下来,这些以后就是你的诗了。’

好感动。

若是以后有谁用作诗为难她,她也可以用这些装一装门面了。

虽然有了家底,但苏叶依旧每日绞尽脑汁的作诗,她想着再攒多一些,也都让师兄给改了。

可等她把诗攒够了时,于二刚已经没有时间顾及她,因为她的师兄要准备成亲了。

明年就要乡试,此时可是很重要的准备时间,她很不解师兄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个时候成亲。

可当她知道成亲的对象是谁后,她什么都想通了。

原来是那位让师兄念念不忘的姑娘……还真是英雄难过美人关……

只是苏叶有一事不解,那姑娘不是喜欢孟兰的吗?如今怎么又要嫁给师兄了呢?

还嫁的如此急。

因为是关乎自己师兄终身的大事,苏叶还挺上心的,她专门抽出时间去外面打听了一下。

然后打听回来的消息就是季家的老太爷突然病重,而季家这位小姐已年十六,若是守孝三年就彻底成了老姑娘,这才着急把她嫁出去。

于家条件虽比不上季家,可短时间内也找不到太合适的,而于二刚作为季家少爷的同窗,也算知根知底,这才捡了便宜。

这种解释在苏叶眼里还算靠谱,而那位季家少爷她也认识。

这是唯一一位在北院吃饭的富家子弟。

如是这样的话,季家家教该是不错,师兄娶了季家女儿也算是美事一桩。

因为这几日苏叶一直往外跑,惹得狗蛋儿和莫君有些不满。

莫君先道,“如果是我成亲,你是不是也会这么上心?”

狗蛋儿紧跟着反驳,“她又不是你家里人,干什么要管你成亲的事,要管也是管我好吗!”

苏叶扶额,这俩少男是被师兄成亲的事刺激到了吗?

话说古代的孩子开窍早,或许她该适时的给二位做些心理辅导,免得以后在科举的道路上跑偏。

“咳,都不要吵了,功名面前,一切都是下品!”

狗蛋儿不服,“书里不是讲,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吗,那这两件事应该一样厉害才对。”

“厉害你个球啊!”

苏叶从不曾想,不过是短短几天的时间,狗蛋儿的思想就能变成如此样子。

狗蛋儿被骂的有些委屈,“现在县学里都这样讲,还很羡慕师兄。”

莫君附和道,“确实如此,只是那姑娘我有些看不上眼,不好看。”

苏叶很是惊讶,“不好看?外面的人不是说很漂亮吗?你见过吗?”

“当然见过!以前她经常来这里给她哥送饭,当然醉翁之意不在酒。”

“真的假的?”

“骗你做什么!这么有辱斯文的事,放在以前我都懒得说!”

说实话苏叶是有些震惊的,她从未想过师嫂会是一位如此大胆的姑娘。

不过,也许就是这种大胆又不受拘束的性格,才会让师兄一直放不下。

想起面馆里的姑娘,只能说是一切皆命,但愿她以后能够心静如水,不要让男人扰了心。

于二刚的婚事是定在十月,也就还剩半月的时间,所以他一早便回了家里准备了。

狗蛋儿为了能够继续留在县学,自愿当了莫君的书童。

也不知这位莫少爷是怎么回事,竟固态萌发,又成了以前那个欠欠的样子。

苏叶每次见了都想把他揍一顿。

这日见他又欺负狗蛋儿,苏叶反驳了,“你一个大少爷,之前连个书童都没有,是不是没人愿意伺候你?”

莫君冷哼,“用你管!”

“我才懒得管你,如果再让我看到你欺负狗蛋儿,我饶不了你!”

“狗蛋儿?”

“啊?”

一旁的当事人已经怒了,“苏叶,我再也不和你好了!”

某人还在火上浇油,“狗蛋儿这名字好,亲切又顺口。”

苏叶瞪他一眼,“闭嘴!”

苏既明同学是个说话算话的人,他说不理苏叶,那就是真不理了,连着好几天,他连面都没露。

苏叶后悔的同时,也在思考这个年纪的小孩,生气的点到底是什么。

在家里的时候她偶尔也会这么叫,也没见狗蛋儿有什么过激的行为……

不,是苏既明。

她现在必须从心里把狗蛋儿这几个字给去掉,不然怕是还会给自己惹麻烦。

少男的心思真难猜,有些累。

不过她小时候也很讨厌自己的名字三丫,这么一想倒也理解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