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来到县学,苏叶每日都忙的不行,也没顾得上狗蛋儿。
现在看来,狗蛋儿年纪还是小了些,自制力有些差,没人管着很容易走偏。
“你知道的那些破事都是从哪儿听来的?”
“别的书童那里……”
“你啊!他们不科考,你也不考吗?”
见苏叶生气了,狗蛋儿低着头没敢说话。
“以后每天傍晚,你和我一起读书,还有把精力集中些,不关你的事不要乱打听!”
“哦。”
“这几天学的功课都会了吗?”
“嗯。”
“师兄都是秀才了还那么努力,你怎么好意思荒废时光!忘了我们来县学是为了什么吗?”
“没忘。”
“以后好好读书。”
“嗯。”
见狗蛋儿态度还不错,苏叶没把话说太重,免得适得其反。
周朝近百年来既无内忧,也无外患,当权者又是仁君,所以他们这个小县城的街道亦是十分热闹。
两人之前都没来过县里,这下见到什么都觉得新鲜,苏叶有前世的经历还稍微能沉得住气,狗蛋儿就不行了。
“苏叶你看,那里有杂耍!”
“不就是猴子。”她连大象都见过。
“它们竟然会钻圈!”
“多新鲜。”猴子还会吃香蕉呢。
“那边儿有人卖艺!好厉害!”
这下苏叶不淡定了,“天!还真有人会轻功!”
她还以为都是武侠小说里编造的。
“我也想学武功。”狗蛋儿一幅痴迷样。
“老实念书吧你!”
眼看书生们的队伍越走越远,苏叶使劲拽了下身边的人。
“别看了,咱们又不认识路,走丢了可怎么办!”
“对啊,怎么把正事给忘了。”
“都怪你到处乱看,都落下好多了!”
“怎么只是我一个人的错,你刚才看的不也挺带劲?”
“……”
这孩子可真会顶嘴。
“那种沽名钓誉的诗会有什么好参加的?还不如在街上玩一玩。”
听到身后有人说话,声音还颇熟悉,苏叶回头看了一眼。
“怎么是你?管家没来接吗?”
“不想回家。”少年还是那种冷冰冰的样子。
此时狗蛋儿很是热情,“莫君,要不你和我们一起去东郊吧,不想参加诗会的话,可以玩别的,听说那里有人放风筝。”
少年好似有些动心,“你怎么知道的?”
狗蛋儿道,“我师兄说的。”
“既然这样,那就一起去吧,总归今日无事。”
“好啊。”
苏叶不太喜欢和这种欠欠的人相处,可狗蛋儿都邀请了,她又不好意思说什么。
最后只能瞪了狗蛋儿一眼。
狗蛋儿被瞪的有些委屈,“你不是说要亲近良师益友,他读书很厉害的。”
“……”
倒霉玩意儿!
东郊的这片空地是在一座山下,因为有山的遮挡,很大一片地方都是背阴的。
可能是为了让人们歇息,山下建了好几处凉亭,书生们都聚在最边儿上的凉亭那里。
这时学监已经拿出纸笔,似是准备出题了。
苏叶从未见过这种诗会,顿时觉得特别新鲜。
“既明,这些人里面谁最厉害?”
“师兄。”
“……你这不是盲目崇拜吗?”
“师兄就是厉害。”
好吧,他们师兄确实厉害,16岁的秀才可不常见。
这时跟着他们一起来的少年说道,“于二刚虽然名字俗了些,作的诗却有些意思。”
苏叶觉得这人特别欠修理,她师兄的名字怎么就俗了?不知道刚是一个姓氏吗?
父亲姓于,母亲姓刚,前面又有一夭折的兄长,如此取名既是纪念兄长,又是尊重母亲,还有坚强、坚定之意。
她觉得先生起的这个名字非常好,放眼整个大周朝,也就只有自己先生有这样先进的思想。
越想心里越憋得慌,她瞧了瞧少年道,“你不是来放风筝的吗?”
“我,一会儿便去。”
“会放吗?”
“用你管!”
“我就是单纯的问一下,你急什么。”
“哼。”
苏叶觉得小孩就是小孩,虽然装的一脸冷酷,情绪却很明显。
两人说话的间隙,学监已经把题出好了,出题的红纸也被一个穿蓝衣的书生贴到了廊外的灯笼上。
苏叶看着‘夏日莲’这三个字,脑袋里一片空荡荡,这诗可要怎么做才好?
在她还不知该怎么审题的时候,刚才那个蓝衣书生已经把诗做好了。
狗蛋儿道,“这是学监的得意门生,据说有望明年解元。”
叫莫君的小孩儿却不以为然,“就他,算了吧。”
狗蛋儿问道,“你怎么会这么说?”
“自是知道他的德行,你以为呢?”
“孟兰师兄为人和气,学识也好,我是看好他的。”
“傻子。”
苏叶不算护短的人,若是别人说狗蛋儿傻,她肯定是忍忍就算了,可这小孩实在太欠儿。
“你很牛啊!”
莫君把脑袋撇向别处,没有说话。
苏叶拍了拍他的肩膀,继续道,“一个连消元都不会的人,你怎么好意思在我面前说这种话?脸很大吗?”
少年的脸不知道大不大,反正气性很大,苏叶刚说完他就火了。
“你!知道我是谁吗?”
一个小毛孩,苏叶没把他当回事,“我知道你家有钱,但咱们读书人比的是学识,你本事不如我,我说你几句怎么了?”
“我本事不如你?”
“你以为呢?”
“好,那我们再比一次,这次我们不比算学,就比学监刚才出的题。”
一听比作诗,苏叶当即便傻了。
狗蛋儿看出不对,他摇了下苏叶的胳膊,“不舒服吗?”
苏叶顺坡下驴,“好像是中暑了。”
“那我们去喝碗绿豆汤,那边有人在卖。”
“好。”
见两人走远,莫君哼了几声也跟了过去,这次他没有继续嘴欠,而是默不作声的也喝了碗绿豆汤。
狗蛋儿站起身很客气的跟他说道,“刚才苏叶多有得罪,我代她向您道歉,而我虽有些愚钝,但身为独立个体,还请您不要用侮辱词汇跟我说话。”
莫君喝着汤哼唧道,“知道了。”
见事情解决,苏叶顿时身心舒畅,她给了老板两文钱,准备继续去看书生们作诗。
这时莫君却道,“刚才的事我们就算和解了,可比试不能取消。”
苏叶冷眼瞧他,“你想怎么样?不会是没有银子付喝汤的费用吧?”
“那,你先帮我付上,回了县学我双倍还你,不,十倍!”
“……”
她就是随口一说。
“你真没钱?”
“我出门从不带钱!”
苏叶觉得这孩子有些问题,出门不带钱竟然还这么骄傲,是城里的有钱人流行这样吗?
“你叫莫君是吧,我姓苏,单名叶,我知道你是因为没有人和你玩儿才找我们的,但我也不想和你做朋友,你找别人借钱吧。”
“你……”
“你的同窗在那呢。”
“你知道我是谁吗?”
苏叶也是无聊,她还真就想了想,然后说道,“县官大人的儿子?”
“呵。”
“不是就算了,我朝可没有规定不借给别人钱会有什么处罚。”
少年可能是被气坏了,竟说了狠话,“我可以让你在厨房干不下去!”
苏叶开始发懵,“不用吧?你有这么缺朋友吗?”
“他们都没意思。”
这时狗蛋儿悄悄对苏叶道,“平时学监对他都很客气,咱们还是不要惹了吧。”
“来头很大?”
“没有人知道,但他很奇怪是真的。”
“行,我知道了。”
给人付完钱,苏叶安稳的听了会儿书生们作诗,同时自己在心里也作了一首。
虽然不怎么好,但毕竟是自己的心血,她还是很满意的。
她给这首诗取得名字是莲,内容是这样的。
舫船水上游,清波湖中泛;
微风若袭来,莲支慢慢摇;
虽然自己很满意,可读着总是感觉别扭,好像韵脚处理的不太好。
“既明,你可有也作一首?”
“嗯。”
“读来听听吧。”
“我是以夏日藕为题的,题目是小藕。”
苏叶听来不是很明白,“怎么还小藕?”
可能是太闲了吧,莫君替狗蛋儿答道,“夏日藕还未长成自然是小藕,这都不懂吗?”
因为不清楚这人是什么来历,苏叶并不想得罪他,如果是一般的富商也就罢了,如果连学监大人都不敢惹的话,她还是不要没事找事为好。
她看了看狗蛋儿道,“你继续说。”
狗蛋点点头,开始念自己的诗,苏叶听后越发觉得自己的韵脚有问题。
于是去了一边儿,开始研究韵脚。
等她耗了半天精力,终于把诗作好时,她发现狗蛋儿竟然和那个小欠儿去放风筝了。
小孩子果然是不记仇的吗?
她想了想自己现在的年纪,决定以后也大方些,少年时多交几个朋友总不是坏事。
如果过了这个年纪,就算她想去交朋友,恐怕也不会这么纯粹了。
“苏叶!”狗蛋儿冲着她喊道。
“干嘛?”
“你的诗作好了吗?”
“嗯。”
“一起来放风筝吧,我们租了两个,我这个给你!”
苏叶欣慰的点点头,还是自己从小教育的孩子贴心。
不过小欠儿也不错,总归不记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