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什么事情?”
见她一副郑重其事的样子,任若澜眸中好奇泛起。
凌紫玉略作沉吟,终于还是将刚刚的那番想法说了出来,并道:“无论如何,你都不能在背地里做我刚刚说的那些事,否则,否则……”
她的目光变得凌厉起来,像两道刺,直透任若澜的身体:“我就与你绝交!”
我就与你绝交!
这六个字在任若澜心海间荡响,就像一个声音在山谷之间环响一样,又像一个锤子在桌面上狠狠地敲了一番。
他面色微微凝住。
他想说,你怎么就那么狠呢?
动不动就绝交。关键,一切工作都还没开始呢,你就已经想到开业的事了……
“放心,我不会干扰你的。”半晌之后,他端起杯子,抿了一口。
见他脸上闪过一丝无辜的神色,凌紫玉心头微微一动:自己这样说,是不是有些过分了?不过,这家伙脸皮厚,我就这么说了又怎滴?哼!
本来还有一丝愧疚的,但这么一想之后,又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送走任若澜之后,她又开始琢磨各种开业的事情,太多的繁琐之事,想起来确实挺头疼的。
两日后,任若澜派了个下人来,带她去见了一个专门搞商铺修缮这一块的工头。
因为是任若澜介绍的,凌紫玉自然放心。
跟那工头商谈了一个上午,讨论了各种细节的问题,然后把价格、开工日期、期限等给定了下来,算是解决了修缮的事儿。
剩下的,就交给那个工头处理。
她只需付钱、偶尔到现场监看一下就可以。
之后,她又跟任若澜介绍的食材、炊具器材、桌椅设备等相关的供应商进行了一系列的磋商,谈了好几日,总算是将一切给确定了下来。
当然,这一系列操作,任若澜都没有参与。
也没有出面。
他只是派了一个见识多广的下人与凌紫玉谈论这些事情,并由那下人给她介绍人。
因为他没有出面,那些与她谈合作的也不知她是当朝太子介绍过来的。
由谈论中就看得出来,他们确实不知凌紫玉身后站着任若澜。
除非,他们的演技都是一流。
凌紫玉可不相信他们都是演技派,前前后后,也与十几个人谈过生意,他们俨然就是一个个浑然不知的样子,有的见她对市场不是很懂,还借机把价格提了一些,所以,她的商谈也不都是顺利的。
任若澜跟她说过,这些人的可靠之处在于,他们收了钱就会好好做事,尽职尽责,人品不差。
但毕竟是谈生意,人家能把价抬高自然不会将价喊低了。
商人就是商人,他们追逐的是利益。
何况,人家与你又不熟,难道不是?
从这些事情之中,凌紫玉看得出来,这些人确实不知道他们是当朝太子推荐给她的,不然谈判也不至于一波三折。
要说他们是装的,一个两个演技不错还说得过去,但全部都是演得没有一丝的破绽,她就不相信了。
要知道,与她磋商生意的这些人,确实都是他们所在行业的专家,也就是说,他们不可能是任若澜临时找来假装商家的,临时找来的还可以专挑演技好的,既然不是,想要他们一个个演技逆天,而且不露马脚,那就决计不可能了。
再说,论演技,凌紫玉不觉得有几个人胜得过她。
当一切谈妥之后,凌紫玉的重心就转移到研究菜式之上了。
天灾过去了一年多,农业也已经恢复了生产,相比半年前,物价已经回跌了很多,但相较于天灾之前,还是贵了不少,如果说以前是一两银子约等于500的软妹币,那么,现在,一两银子就是200的软妹币。
不过,这样的物价,随着生产力的恢复,肯定会一点点地跌回去的。
也许,再过那么两三年,就会彻底跌回原来的水平。
经过与食材供应商的交谈,凌紫玉发现,现在的农业也是一个大市场。
一场天灾,一场大水,将天下洗得差不多只剩高贵之人。
以至于水退之后,能够务农的人都没几个了。
为了鼓励商业、农业的发展,朝廷都颁布了不少的政策。
尤其是农业,只要肯去务农,种植粮食、蔬菜、各种农作物,按人头给予奖赏。
大宇王朝和平了这么多年,国库充盈得很,根本就不差钱,从百姓身上敛取了数百年的税赋,如今也该用到百姓身上来的时候了。
从凤蓝天原涌来的那么多人,尤其是后面来的,见生意都被前面先来的抢占得差不多了,眼见朝廷颁布的农业政策,让他们看到了一条出路。
要知道,现在,王朝最不差的,就是土地!
皇城百里外的土地,随便你们种植,只要你们种得过来,那些土地随你们怎么用,而且种地还有补贴!
如此,对于那些找不到出路的人,自然是欣然前往了。
种地不仅有补贴,而且两年之内还不用交税,何乐而不为?
不过,王朝也不可能彻底地放开管制,种地可以,但也是要登记的,每开一块地就要做一个登记,以避免土地纠纷。
虽然现在土地很多,但谁又不想选择离京近一点的呢?
这样,如果没有先来后到的登记,难免不会引起纠纷。
另外,作物成熟之际,朝廷若是要采购,他们必须将手中的产品优先卖给朝廷。
自然,价格方面,是要低于市场的。
不过,朝廷也不会让你亏,至少保证你将成本捞回来。
对农业来说,免去了土地的费用与税收,所谓的成本,也就是种子费、料理费、人工与时间了。
……
如今,农业发展得还算不错,这也是最近物价“大跌”的一个原因。
当然,这个“大跌”,是相对的。
凌紫玉心想,要是自己酒楼搞得要死不活,不如到时种地去算了,至少,不会被饿死。
想想,一大片土地都是自己的,上面还种满了绿油油的庄稼,一阵风吹来便是一阵碧绿的海浪,多么养眼!
然后,在附近搭建一座属于自己的小木屋,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生活,似乎也很不错。
这,也算是一个退路吧。
以前,在历史书上看到原来世界的那一个个王朝,都是怎么苛捐杂税坑害百姓的,不是还有一句话说是“苛政猛于虎”么?
似乎历朝历代都是这样,有那么几个帝皇忽然将税赋减得轻了一点,天下百姓就感恩戴德了。
这边世界,如今的这个局面,俨然比那些王朝的政策好得不要太多。
当然,明显地,这也是有原因的。
这样特殊的时代背景,注定了王朝只能这样选择,不然……阅读最新章节请关注微信号:rdww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