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侠客冢的英魂
作者:咿辰天下      更新:2019-10-22 17:58      字数:3445

赵旭默默念完,胸口热血立刻莫名沸腾起来,又继续吟诵几遍,细细品味。

待平息下来,见身边无人,心头一慌,回首望去,陆秀夫正朝他默默点头,心绪渐平。

离开石碑,又走了几步,看到第一座坟墓,碑文上写着:……绍兴二年,与金兵决战于金陵,阵亡,年二十一岁……”

赵旭又觉热血上涌,脑海中浮现出一位少年将军驰骋沙场的英姿,然而终究寡不敌众,陷入敌军包围之中,无法脱身,宁死不屈,阵亡。

赵旭再走几步,又是一做坟墓,碑文上写着:……,绍兴三年,与金兵决战于临安城外,阵亡,年二十……

脑海中浮现出一位少年将军,其所带士兵不过数千,却是纵横厮杀,所向无敌,击破金军一道又一道防线。然而在第九次破敌之后,蓦地战场上出现数道暗影。

这些暗影完全不受战场战意压制,也不受战局所扰,任意游走,只为刺杀这位少年将军。他们全然不顾性命,以命换命,终于将利刃插入少年将军的胸口要害。

赵旭心中恼恨,如此天才将军身边竟然无贴身护卫?一时之间,恨不得自己能冲上疆场,成为这少年将军的贴身护卫才好。

好一会儿,他心绪平静下来,又走几步,来到另外一座墓碑前,碑文上写着:

“……入书院,不问世事二十载,只为追寻阵法之道,绍兴三年,以平民为兵,与金兵决战于临安城外,阵亡,年四十……”

这次脑海中浮现的却是一位中年书生,其指挥的并不是一身戎装的士兵,而是数百位身穿布衣的少年。

在他们的不远处,便是一条大河,大河边上成千上万的妇孺百姓正在渡河。而在他们的前方是溃败如山倒的数万官兵和数千名如狼似虎的金国追兵。

忽然,这些金国追兵停下了追赶的脚步。

他们当然不想停下,

但他们却不得不停下,

因为无论他们如何努力,都无法跨过去。

这只如狼似虎的金国铁军,刚刚击败了上万名官兵,如今面对这数百名平头百姓,却是寸步难行。

直到最后一个百姓登上南渡的船,这些少年组成的阵形才开始渐渐有抵挡不住的迹象。

“先生,快渡河去吧,我们殿后!”

“不,你们走吧,我老了,你们这些年轻人才是大宋的希望。”

他朝着数百少年,高声疾呼:“渡河,渡河!”

就在这时,他的整个人刹那间化作数百道身影,

以身合阵!

受阻多时的金国将军大笑道:“以身合阵,至多不过撑数息而已,孩儿面,冲过去!”

手无缚鸡之力的中年书生,手中举着一枚古铜色令牌,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字“十步杀一人。”

中年书生一边移动着脚步,连带着整个大阵也移动起来,一边吟诵着: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中年书生每念一句,他周边的金兵便纷纷落马,一时之间,数千金兵却无法移动半步。

不知不觉,中年书生移步逼近金国将军,长啸一声:“以天地之阵,借天地之浩然正气,十步之内,杀!”

话音刚落,金国将军的颈部骤然喷出一道长长的鲜血,他的眼睛死死得盯着前方的中年书生,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表情。

他领军以来,每次与宋军交战,都如同狼入羊群,摧枯拉朽,不费吹灰之力;今日却是败在一个手无寸铁的书生之手?如何能够相信?

大宋有如此人才,却让小小金国俘虏了两个皇帝,这更加令他费解?

当他的眼睛距离中年书生只有丈许远的时候,习惯性得挥刀砍向对方。

这时他看到了自己的手,但却在在数丈之外。

数息之后,随着金兵主帅的被杀,中年书生也被金兵的刀剑所吞没。

……

赵旭觉得自己怀里的手机不断的震动,取出一看,只见手机微信界面多了一个群,群的名字叫‘渡河’。

赵旭大喜:“机会来了,兴许又能学会什么绝学?”

迫不及待得点击一下,铛的一声,跳出一个信息框‘信息匹配不足,被群主宗泽拒绝!’

不由大震:“宗泽,就是那位临终之前高喊‘渡河,渡河’的名将宗泽?他死后被岳飞葬在镇江,怎么魂魄会在书院?”

他哀求道:“宗大人,我云飞的志向与你老相同,都是恢复中原呀,你通融一下,让我入群!”

哀求了数遍,毫无反应。

这时,后面传来陆秀夫的声音:

“云飞,这侠客冢要关闭了,你且出来吧。”

赵旭叹息一声,走了出来。

陆秀夫见他神情怪异,低声问道:“师弟好福气,应该看到什么了?”

赵旭点了点头,惋惜道:“这些师兄这么年轻,怎么会出现在战场之上?”

陆秀夫低声道:“从那位祖逖圣人开始,书院就有了规矩,一旦天汉一脉出现生死存亡危机,书院弟子有守土抵御之责,当持英雄令奔赴疆场。”

“祖逖,”赵旭脱口问道:“就是那个闻鸡起舞的祖逖吗?”

“是呀,”陆秀夫知晓他精通典故,见他点出也不觉奇怪,望着渐渐模糊的‘侠客冢’,追忆道:

“昔日中原王朝发生内乱,天汉一脉第一次被天狼族击败,被迫迁到南方,书院也随之南迁。过了数年,书院出了一名智勇双全、六艺皆通的弟子,名叫祖逖。”

他言语激动,待心绪平复下来,才接着说道:

“祖逖前辈在弱冠之年,带领十一名书院师兄和数千义士,出兵北伐,虽然最后失败,但这气节却是留了下来。”

赵旭指着碑文,问道:“那为何碑文中写得是‘侠客冢’?而碑文的内容似乎是李太白的侠客行。”

陆秀夫脸色更加肃穆,悠悠道:

“原来名字不叫侠客令,叫英雄令。千年前,李太白应孟浩然院长之约,来书院作客,听了书院师兄们的故事,大为感动。便在千杯酒后为众师兄的碑文作序,写了这首‘侠客行’。”

赵旭道:“原来名扬天下的《侠客行》是这样来的,云飞今日受教了。”

陆秀夫继续说道:“后来,李太白前辈借一身所学,将诗句融入令牌之中。这侠客行一共十二句,分别对应十二个令牌。”

赵旭精叹道:“李太白的剑术可是师承大唐剑圣,他的一身所学?那肯定很了不得!”

“是呀,李太白前辈开始学的是夫子学说,后来又拜入剑仙门下学习剑道。传说中,前辈后来在长江上,望月而悟道飞升进入仙班。”

陆秀夫说起李太白,一脸的崇拜。

赵旭想到墓冢中躺着的师兄,感慨道:“可惜这些师兄牺牲了,这些侠客令只怕也不在了。”

“这倒不是,”陆秀夫摇了摇头,低声道:“持有令牌的师兄一旦离去,侠客令牌会自动回到书院。”

“就跟夫子令牌一样?”

“对!”

赵旭对这侠客令忽然来了兴趣,问道:“陆大哥,谁可持有侠客令?”

陆秀夫脸色一沉,肃然道:“当天汉一脉面临危机,众师兄们争夺方可得。”

赵旭低头想了一会儿,猛地抬头问道:“陆大哥,如今蒙古大军兵临城下,岂不是又是一次侠客令的争夺?”

“正是。”

赵旭心中一亮:“荣王曾说,书院将派十二位弟子随同援军一同出征,应该就是手持侠客令的师兄了。”

不由大喜:“以书院弟子身份,赢得一场流芳百世的战争,再加上侠客令这么悲壮动人的故事,只要稍微借助说书人力量,便足以让自己扬名立功!

老天爷,这简直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登天之路呀!”

想到这些,激动大喊:“哈哈,陆大哥,我也要去争夺这令牌。”

陆秀夫一反常态,摇头道:“云飞,这可危险得很,你看这些师兄,个个身手不凡,却都陨落了。”

赵旭气道:“陆大哥,难道你以为云飞是怕死之人?”

陆秀夫沉声道:“云飞,你这么年轻,前途无量。你要立盖世之功,何必急于一时。”

赵旭见陆秀夫说话与平日大不相同,迎着他的眼神,质问道:“陆大哥,这是圣人的想法,是不是?”

“是呀,”陆秀夫点了点头,重重说道:“这也是为兄的想法,你现在入战场,实在太危险了。”

赵旭知道他们关心自己,心中虽然感动,却也奇怪,“老师和陆大哥向来支持自己参加这场战争,怎得突然变了想法?”

忽得仿佛坠入万丈冰窟之中,抓住陆秀夫手臂,颤声问道:“陆大哥,这侠客令的争夺就在这几日,对不对?”

陆秀夫脸有愧色,怔了一会儿,叹了口气。

赵旭知道陆秀夫已经默认,想着自己若是错过这个机会,实在可惜,焦急道:

“陆大哥,我见那些师兄都是被刺客杀死的,可我是杀手呀,那些杀手想杀我,连门都没有。”

陆秀夫脸色颇为为难,劝道:“云飞,战场上可比江湖凶杀险恶百倍,你…还是太小了,待将夫子心法学成,领悟了名将特技才好。”

赵旭大义凛然道:“陆大哥,若是人人都这么想,那还有谁当兵呀?”

见陆秀夫还犹豫不决,赵旭道:“陆大哥,云飞的大志,难道你不明白吗?如果不能逐鹿沙场,此生就算成为圣人,又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