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于龙虎斗,使棋寒回忆起了另一个世界的另一种内家拳,形意拳。何为形意,就是形与意和,心随意动,达到形意和一的境界。形意拳中有十二形拳,这是古代拳师效仿造化生灵所得,是典型的仿生拳。
十二形拳,棋寒已不具体记得是哪些形式,却始终记得形意拳的内核:“观天地,察万灵,仿其形,悟其意。”而自己体内,不正是万灵之王龙与虎!天地灵气所演化的,必定更接近于自然之道。
想及此处,棋寒赶忙收敛心神,收起站桩式,改为盘膝而坐,静息凝神,气息在经脉里重新运转起来,试图唤虎出山,呼龙出海。
白虎未出,旋风已现,在丹田扶摇而上的旋风中,白虎试探性的伸出了头,似乎明白棋寒的意思,黑龙始终未曾现身。当白虎一跃而出,一股炽热的阳气迸发而出,阳气间夹杂着摄人心魂的杀伐之气,尽显万兽王威。
棋寒的元神化成小人,进入自己的丹田,与虎斗,悟虎形。落入战场的棋寒,第一次认真地观察这万兽之王:通体雪白,如白色绸缎没有掺入一丝其他杂质,唯有额头上,黑纹连成的王字,透露那一股威震天下的霸气,那一双虎目微睁,直愣愣的盯着棋寒,双眼只有深邃的黑,再不见其他颜色,黑色深的似乎要摄人心魄。虎爪用力地抓着地面,虎尾用力而缓慢地摆动着,白虎竟然围着战场与棋寒周璇起来。满口獠牙若隐若现,发出阵阵低吼。
棋寒也变换着步法,边观察边与之周旋起来。白虎骤然全身肌肉暴胀,猛地向前一跃,恶狠狠的扑向棋寒。棋寒侧身往地上一滚,落到白虎身后,怎知虎尾猛地一甩,重重的像棋寒砸开,慌乱中的棋寒用手一抵,快步后退,虽然是元神所化之躯,虎尾却也似重棍一般砸的棋寒手臂生疼。
面对白虎,棋寒没有胆战,反而笑了笑,自己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武松。信心来自于在另一个世界的苦练,更来自几天前凝丹后力量的增强。面对力量强大的对手,灵巧是自己的优势,棋寒提起气息,使脚步变得轻盈,此行的目的不仅是战胜白虎,更是要在战斗中领悟虎形。
白虎似乎因一击未得手而显得愤怒,发出了一声震耳欲聋的吼叫。它再次伏地后猛然跃起,两只虎掌用力撑开,那锋利的爪牙透出一股冷冽的杀气。面对这势在必得的一击,棋寒一个错步,手掌模仿着虎掌,五指张开,指尖内扣,转胯发力,重重的击在虎腹。
虎口发出一声低吼,白虎落地,一个翻滚有再次跃起,张开那血盆大口,露出满口獠牙,朝棋寒咬来。棋寒暗叹老虎的敏捷,下腰一个铁板桥,白虎从身上飞过,刚落地时,一条虎尾又扫了过来。
棋寒就等着他这一击,弓背转身,借着转身舒展的力量狠狠地把脚抽在了虎尾上。虎尾震开,棋寒得理不饶虎,右脚刚落地,左脚又起,这一击连环腿踢在了老虎的屁股上。白虎像被彻底激怒了,在嘶吼的同时转身朝棋寒再次扑来,棋寒刚起身还没站稳,为了躲避又再次倒在地上,虎掌稳劲而果断地往棋寒拍来,棋寒只得就地翻滚,躲开这致命的一击。
怎知老虎又再次跃起,扑在了他身上,张开大口就往脖子咬去。情急之下,棋寒双脚扣住虎腰,手掌掐住虎脖,顺势滑倒了虎背上去。一看棋寒爬到了自己的背上,白虎毫不犹豫地往后翻,想用巨大的身躯压死对手。棋寒脱身,轻点虎背,落在远处。
这轮攻击对一人一虎的消耗极大,双方进入僵持状态,又在相互周旋,酝酿着发出致命的一击。棋寒思索着回忆着刚才白虎的种种动作,尝试着模仿。
他忽然站定,扎了一个低马,双手成虎掌,蹲站着蓄力,两腿的膝盖弯曲,手掌向前撑地,就像白虎刚才一跃而起,首先发起进攻。他模拟着动作,也模拟着那股王者霸气,怒吼一声,向前探出右掌。此时的白虎竟露出些许迟疑与胆怯,面对棋寒的进攻竟然有后退的冲动。它不甘的低吼一声,迎上了棋寒的一击。
棋寒侧掌,避开虎头,抓向脖子侧面,左手紧扣,硬生生扣住了白虎的脖子,而迎上白虎脸庞的,是一记重重的右拳。借势转身,又是一记虎尾扫,把白虎打落于地。
落地的白虎像是失去了全身的气力,在萌生退缩之心时,便失去了霸气,也象征着它的失败。他匍匐于地,不像先前那般疯狂,彻彻底底地变得服服帖帖。变成一股阳刚之气,滋养着棋寒的元神以及全身的经脉。
棋寒默默地感受着变化,仔细的思索着刚刚最后的那几击,自己成功了,再与白虎的战斗中,他悟得虎形三式:虎跃式,伏虎拳,虎尾扫,更是领悟了那一股属于王者的一往无前的霸道气概。
而就在棋寒感悟之际,丹田之中腾起了漫天云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