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非道莫尊,道非贤莫存
始知贤人生,与道为轮辕
明庭亲选士,虑彼贤愚浑
天子至文明,擢公为状元
一榜三百人,默默谁复言
有如凤在林,众鸟不敢喧
威稜廌有角,度量海无垠
直入仲尼室,不顾孟轲门
文得古中新,阵熟甚已冤
一字如一星,光芒不见痕
首官来理陕,棠树换枯根
淑气春风和,美化冬日暄
至诚物莫欺,至明物莫昏
平思治地陕,清欲变河源
我生三十年,未尝离丘园
朴性昧巧习,惟知道可敦
贫巷无富车,闲地唯云屯
我愿为松竹,生在君子轩
早夜接清风,节高阴更繁
何当亲教授,如渴饮衢樽
斯言拙且直,堪将鬼神论
夜色如水,柔柔的月光撒在唐府花园中,“展阳”唐老爷,也就是唐雪儿父亲脸色凝重的叫住了,来唐府陪雪儿进香,正要回府的风展阳,也是当今的首辅大臣。
“伯父”风展阳停住脚步,“您可是要与我谈,如今朝堂上人事的变动。”
“展阳,我听说圣上开始大规模裁撤各部官员,换上自己的人。你怎么没有动静呢?”唐季礼不禁地替风展阳担心着。“皇上大量裁撤老臣,启用新人,太过急功近利,必然会惹得群臣不满,人人思危。而新人对朝廷之事又不熟悉,必出差池,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啊。皇上人心尽失,不出几日,朝廷必有动荡。我又何必搅在其中,坐收渔翁不更好吗?伯父过滤了。就此告辞。”风展阳淡淡地应着,转身出了翰林府。
唐老爷不觉略带一丝惊讶,看着眼前的年轻人,陷入了回忆。
十年前,风展阳,十六岁及第,进行殿试,文采过人,技惊朝野又兼通各国语言,被先皇亲点为状元。
当年,点他当状元时,全国一片震动,放榜那天,展阳上朝谢恩,路上挤满了围观的老百姓。大家对这位如此年轻英俊的新科状元充满了好奇,尤其他还是一个风流倜傥的翩翩公子,各级官吏莫不使尽浑身解数向风家推销着自家的待嫁之女。
当时的首辅杜如诲也是其中之一。但杜大人求婚遭拒后,便心声妒恨,给展阳安了一个罪名,便草草结案。
若不是,但是包括唐大人几位清廉之士清廉之士本着爱才之心,联名上表,力保,风展阳,就做了万胜国第一个刚考上状元便被革去功名的了。
虽然当时力保了下来,但朝廷也只给了他一个边远贫困小县的知县,与其说是补了个知县的缺,还不如说流放比较恰当。那个县远离京城,匪患不断,老百姓流离失所,饥不果腹。
堂堂一位状元,一夜之间遭此大变。说是外放,实则流放。一般人早就承受不住,他,风展阳,却一切如故,不喜形于色,谈笑自如,象没发生什么一样。
而再度被人记起,却是在几年之后的一夜之间,当人们再次见到他时,杜如诲以被他扳道。他已成为了晚生国最年轻的宰相。
到今天为止,人们都似乎不清楚,展阳用什么办法打倒了位高权重的权臣,又怎么代替杜如诲坐上了首辅之位。但对当年的那场政变,却记忆犹新,当时京城像是被血洗过似的,上空充满着浓浓的血腥味。风展阳与当时的贵妃,挟天子令,把杜如诲斩杀在宫门口,之后,又迅速抄没杜家财产,并扣押杜府五百余口家眷及仆人。最后,杜府的人死的死,流放的流放。杜如诲的势力被连根拔起。
而,风展阳,也就顺理成章接管了杜如诲的权势。这一步是踏着用鲜血铺着的路走上来的,这场政变,策划之巧妙,手段之决绝,作风之强硬,让人至今想起都心生畏惧。
“
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