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儿,进了宫之后,一定要处处小心,虽说你爹的官职不小,但是你一定要谨慎啊,不要去和其他小主多接触,多看看你蘅芜姐姐的行事,知道吗?”母亲帮我梳理头发,把它绾成一个垂云髻,在发间插了一个小的白玉蔷薇,显得可爱却又不是端庄。
“知道了,娘,我知道,我一定会好好的回来的。为了你和爹爹,我也一定要被选上。”我看着铜镜中的绝色女人——我的母亲慕容德馨,拉过她的手,浅浅一笑。
“恩。”母亲点点头,嫣然一笑,“我先告于你父亲,你自己待一会吧。”于是便走了。
我的名字叫做柔柒,乔家的七小姐。我的父亲是大学士乔言生的七女儿,母亲是正室慕容德馨,当年是京城中最有名的小姐。我有两个同母哥哥,五个异母姐妹(有两女早亡),但我却是众多子女中爹娘最疼爱的,从小我就不同于其他女子,每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琴棋书画刺绣女红填补了她们的生命;而是早早的就与爹爹行走于官场与书香世家间,古琴、书画、弈棋、却远远在姐姐们之上,只是女红稍差。
如今,三年一次的秀女甄选开始,我的姐姐们不是嫁人就是初选未被选上,而我,年十五,正值芳龄,只好奉命殿选。
宫中妃嫔制度甚是周详:有四贵妃:德妃、淑妃、贤妃、慧妃。另设二夫人,三妃、三贵嫔。主掌东西十二宫。此外还有九嫔:昭仪、淑仪、修仪、充仪、芳仪、婕妤;昭容、淑容、修容、充容、芳容、小仪。其余嫔三人,贵人、美人各六人,更衣、娘子、答应、选侍、娘子不计。
现在皇上的后宫,并无太多妃嫔,只是昭妃盛宠,气焰嚣张得很,再加上她外祖是朝廷重臣,所以连皇后都敬她三分。
方才提到的蘅芜姐姐是我的发小,大我两月,去年册立皇后,皇上大赦天下,太后娘娘为充后宫,找六名女子以充后宫,这其中就有我的蘅芜姐姐。她原姓史,是我母亲的好姐妹桑环姨娘的女儿,我俩自小相识,感情甚好。蘅芜姐姐现在是位列昭容,初位贵人,赐号姝,可见她容貌的秀美。
她端庄贤淑,大家闺秀的气派与风范在她身上一览无余;而我却是众人眼中的精灵,虽然我俩年龄不想上下,但是我却有几分男儿的爽利。
如今我要进宫,大多都要靠她提点。我知道,以我的容姿,去参加殿选就不可以抱着玩一玩的心态,那样只会为我日后增添烦恼。倒不如把自己所有的才华都倾倒出来,搏他一搏。
我对镜描眉,衬得我额头的朱砂越发动人。
把头上的白玉蔷薇扶正,在对称的垂云两边各插一个类似耳环的灵巧簪子,甚是可爱。发丝垂下,显得清爽自然。
着了一身鹅黄色的美宫装,对镜与自己嫣然一笑,自问:“准备好了吗?”轻然点点头,去寻母亲了。
缓缓走出屋外,只见阳光强烈的过剩,早晨的花上的露珠全无,只剩其妖娆开放。
我对立在旁边的若盈与若庄轻轻点头,便在她们的相伴下走出我最为熟悉的“爱柒院”。记得当年父亲亲笔提上这三个字,母亲还哂笑我何时成了父亲的“爱妻”。父亲对我的重视,远远胜于其他子女,常常长吁短叹我偏偏是个女儿身。
我对着爱柒院盈盈一笑,该是时候做个“男儿”了。
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到了正院的庭中。
只见全家人都到齐,连平时不怎么爱出来的三个姨娘都来了,五个姐妹,两个哥哥,全都立在爹娘的身旁,注视着我。
爹爹缓缓的走到我身旁,对我几句叮咛,母亲则是一句话都没有说。
两个哥哥也只是几句浅浅的嘱咐。
临走前,与我感情甚好的二姐林双送给我一个香囊,写着:庄。
我浅笑着点点头,算是给予她的安慰罢了。她容貌清雅秀气,选上秀女一点也不难,只是
她从小与世无争,嫁于了她中意的人,这是她的夙愿。
我走了几步,立在乔府门外,望了一眼大家,轻轻地点点头,转身上轿了。
一路上,心中从未有过的平静,仿佛将要重生一般,安然与往日张狂的柒儿天差地别。我知道,还有另一段路等着我,我的生命将会淹没在紫禁城血色的权利中。
正一品:德妃、淑妃、贤妃、慧妃。
从一品:夫人。
正二品:妃。
从二品:贵嫔。
正三品:昭仪、淑仪、修仪。
从三品:婕妤、德容、婉容、充容、芳容、小仪。
正四品:嫔。
正五品:贵人。
从五品:美人。
正六品:答应。
从六品:选侍。
正七品:御女。
从七品:采女。
正八品:常在。
从八品:宝林。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