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出来!”
随着马德光一声大吼,一个浑身颤抖显得有些惊慌失措的中年农夫从废墟中走了出来,见到这么多人举着兵刃目视着他,吓得两腿一软,扶着墙这才没摔倒。
“各位大爷别动手!我我我……”
这位中年农夫吓得话都说不全了,马德光看他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又仔细观察了他的手掌和身形,觉得他应该不是习武之人,这才稍稍放心,语气柔和了一点问道:“你是什么人?为什么躲在这里偷听?”
那人连忙用颤抖的双手摇摆否认道:“我没……没想偷听,我本来要走了,然后……然后你们就来了,我害怕就躲起来了。”
“你来这里干什么?”
马德光继续追问,这里被大火烧成这样,又死了这么多人,就算是乞丐也不会来这,随便找个山洞还更好,何况看他衣着虽然有些破旧但也不像是流浪汉。
“我……我来……”
农夫神情十分窘迫,嘴里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来,只是有些尴尬地指了指身后的院墙,马德光还以为里面还藏着一个人,绕过农夫往里面瞅了一眼,然后就走了进去,不一会从里面提着一个担子出来了。
“东家,他是来偷砖头的!”
马德光将扁担放到外面空地上让众人都看的清楚,担子两边各吊着一个竹片的座板,上面垒着十来块品相完好的青砖,看上面的痕迹,的确是从书院废墟中扒拉出来的。
看到这孟逍遥就明白了,书院建造用的砖头是青砖,属于不错的建材了,左近许多村子里的房子大部分都是黄妮砖和草木板子建的,用烧制出来的砖瓦盖的房子属于‘豪宅’了,这人应该是想从废墟中弄点青砖回去盖房子什么的。
这里虽然烧了,但是土地什么的会由杨文瀚族人继承,包括这些砖石瓦片也是有主之物,何况这些人才死了一年,就跑来扒人家墙角,有些缺德了,传出去不但杨文瀚的族人不会善罢甘休,他还要被人戳脊梁骨唾弃,难怪他见到他们一来就躲起来。
不过现在孟逍遥没心思去处理他,就指着担子上的青砖说道:“哪里拿的就给我放回哪里再走!以后再敢来我打断你的腿!”
“诶,小人知道了,以后再也不敢了!”
中年农夫如蒙大赦,连忙跑过来挑回了书院中,忙活了一通才大汗淋漓的挑着空担子出来,这会孟逍遥正在忙着继续烧纸钱没空搭理他,马德光见状便挥了挥手示意可以走了,他连忙朝众人作了个揖然后一溜烟的跑了。
一直等到所有的香烛都烧干净后,孟逍遥才离开了书院,回到镇上敲开了一家客栈大门,住了进去。
第二天一早,孟逍遥跟人打听了杨文瀚的族人所在,找到了杨文瀚最亲近的一个老人,他是杨文瀚的伯父,出事后杨文瀚的后事就是他操办的,竹山书院的地皮也由他继承下来。
表明身份和来意后,老人带着他来到杨文瀚的坟前,小墨的墓就在边上挨着,墓碑上写着‘义子杨墨’,据老人说杨文瀚生前就对书童小墨特别好,还提过等他长大就收他做义子录入杨家族谱,以便结婚成家,只是等不到那一天就出事了,后来杨家人就替杨文瀚行了冥礼,将杨墨做为杨文瀚的义子录入族谱之中,免得这个孩子成为孤魂野鬼无人祭拜。
杨家人如此开明,孟逍遥对此很是欣慰,恭恭敬敬的对着两人墓碑鞠躬三次,然后开始祭拜仪式,这次祭拜就要正式很多,准备了鸡鱼肉酒米,各种香烛元宝纸钱,还有在镇上买的纸人纸马,过程由老人主持,他嘴里会低声说着什么,孟逍遥着按照指示奉上祭品,燃烧香烛纸钱等。
烧完纸人纸马之后,孟逍遥又亲手在小墨的墓侧种下了一颗柏树树苗,柏树是常青树,象征万古长青旺后代子孙,落叶也少不容易滋生蚁虫影响风水,另外还有转生、新生的含义,一般由后人栽种。
老人的孙子也就是杨文瀚的侄子已经给杨文瀚墓前种了一颗,小墨这边没有人种,孟逍遥又不忌讳这些便帮他种上一颗,等以后有空他还打算将那些武侠故事的后面情节写出来,生前没给他讲完,就烧给烧给他慢慢看吧,这也是他做为朋友唯一能做的了。
祭拜完,孟逍遥就跟着老人回到了族中见了几位族老,商讨关于他要买下竹山书院的事情,虽然地是属于杨文瀚伯父的,但是卖地这么大的事情还必须经过宗族的同意才行。
一开始他们都不同意,虽然孟逍遥开价是市场价的两倍,而且那块地几年内是不能启用的了,但是毕竟是祖地,且杨文瀚才去世一年,都没出三年的孝期,出于固有的观念还是没人敢点头同意,要不是看孟逍遥带着这么多人看起来身份不凡,祭拜也十分正式做足了礼,他们早就喷他一脸唾沫星子了。
后来还是孟逍遥说出了自己买地后会在书院遗址上改建一座一座竹山庙,里面供奉土地、山神、河伯、灶君,杨文瀚等逝者的灵位也供奉再神像之下一起享受信众供奉,最后又加了一倍的钱他们才同意的,至于他们是因为哪个理由才同意的就不知道了。
最后孟逍遥用了九百两银子的天价买下了竹山书院遗址以及周边空地一共十五亩地,这个价钱足够他们再去买五十亩良田了,只是杨文瀚大伯和宗族要怎么分就不是他应该操心的了。
双方在镇上三老的公证下签下契约,钱货两讫之后那块地就正是属于孟逍遥的了,因为是用来盖庙根据楚国律是不需要交税的。
然后,孟逍遥又去找了瓦匠画好了图纸,定下了足够的砖木材料,之后就留下一笔钱委托杨氏一族代为请人盖房并监管,之后杨氏一族也会安排族人去守着守着庙,这是他们买地的时候约定好的,这对他们有利无害他们自然会上心,孟逍遥只是不希望那块地荒废了,才盖这座庙,同时也能让他们分润点香火,希望几位神仙看他盖庙的份上,能帮他们早日投个好胎吧。
不是孟逍遥多迷信,这是他唯一能回报杨文瀚恩情的方法了。
之后他又买了些米肉布匹去看望了所有死者的家属,家境贫困的还留下一笔钱财,怎么说也是同事、同学、朋友,这点钱也不多算是他一点心意了,退一步来说,他要是不这么做,以后名气起来了容易成为人家攻讦的点。
这不,他做完这些没多久,差不多整个镇的人都知道有一个以前竹山书院的杂役在外面混出息了,回来报恩了,竹山书院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没拉下,每家每户都上门看望了一圈,那些幸运活下来的也没忘了带点礼物上门‘叙旧’。
最少礼数周到、知恩图报、慷慨仗义的标签是打在他身上了,连带着同行的镖头镖师见了,也觉得自己东家是个讲情义的人,对他的认可更多了几分,也算是意外收获吧。
祭拜、买地、盖庙、拜访,一连串事情加上收集调查大火相关的消息,前前后后忙活了两天,孟逍遥才启程回陵州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