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不必多言,我意已決。”
班主听待宵回答后遂不再反对。他日若因这《东厢记》以致城中贵族转向它处游舫亦有说辞,若此舫每日所得缠头不足以养活戏班自己亦可率众转投它处。
“请公子随老朽入内室一叙,待清点今日所收缠头之后便将花红交与公子。”
“吴刚,多谢班主。”
说罢,吴刚便随着班主向舫尾小楼而去。临走之际吴刚又回头看向待宵,此时待宵正小心翼翼与帝俊二人说话而未曾注意;无奈吴刚只得随班主而去,但每走数十步便一回头看看待宵,如此回头数次待宵亦未曾抬头。行至门口吴刚一脸失望的左右看了看湖水,本欲再回头一看但又不想再失望,遂苦涩一笑便就此作罢。
“少君殿下可是为那鬼车之事而来?”
“你觉得是吗?”
“妾身不敢妄自揣测,还请殿下指示。”
帝俊看向眼前低眉垂手的花中精灵,知其刻意装作不知却也不想多做计较。
“吾近日的确忧虑于鬼车之事。”
“不知待宵可有以供差遣之力?”
“没有!”
待宵初见帝俊之时便猜测其为温和之君,忽听此言顿时惊觉诧异一时竟有些手足失措。局促之际见帝俊面带笑容打量着自己,旋即又复归从容之姿。沉默片刻,心中思量自己常年混迹九流辐辏之地亦可称阅人无数本不应如此惊慌失措,又见帝俊无恼怒之意遂放下心来并继续试探。
“妾身托大,还请殿下见谅。”
“你坐下说话。”
帝俊用手肘抵于座椅右扶手并撑住面颊目光扫向待宵,心中沉思着自己掌权之初鬼车便妄立神庙,若此事不得尽快解决则威信尽失矣。但其又为丰隆属神,丰隆为长江水系神主而威名素著,东君宫今日之声势丰隆诚功不可没,若因鬼车之事而与之交恶则又担忧令他人趁机挑拨离间。
鬼车之事干系重大,眼前这花精又不知底细本不应令其牵扯其中。但又念及前日望舒因任性而承诺为其出头,自己又有维护威信之念。遂决定顺便镇压鬼车如此既可借此事警醒洪荒神人,又可令太阴宫欠下一桩人情。
“你可至近日长江浮冰?”
“有所耳闻。”
“三日后,吾欲启程溯江而上调查此事。你若有意,便许你随行。”
待宵看向帝俊,声音中似乎有些欣喜。不知是因有人相助,又或是预料到即将达成夙愿。
“感谢殿下相助,待宵愿随殿下同行。”
“相助何事?不过是欲游览长江而缺一侍女以供洒扫而已。”
“若能为殿下侍女,待宵深感荣幸。”
“既如此,你且去准备一番,三日后便启程。”
待宵闻言却突然起身并躬身万福。
“妾身还有一事相求?”
“何事?”
“随妾身投奔东京者共有姐妹二十一人,姐妹众人多年相伴情谊已极为深厚,妾身不忍独自离去,恳请殿下许众人一同而去。”
“好。”
帝俊说完便深深看了待宵一眼并与望舒起身离去,待宵随即向着二人背影躬身万福直至身形消失。二人行至舫外,紫微池中依然灯火通明,各式或画舫停泊于湖心,或顺着紫微河而下,或自港口游入湖中。
东京城夜无宵禁,故至深夜街中行人依然不在少数,城内各街道两旁的路灯照常点亮着黑夜。顺着成南坊右侧北行便至紫微街,此时虽是丑时但街中摊子依然满满当当。一丈一处摊位,东紫微门至西紫微门,沿街两侧共计一万零八百摊位竟无一空位。
二人顺着紫微街向西而行,街中行人虽较之白天已大为减少,但街边仍有药铺与酒楼营业。行至酒楼门前,楼内佐酒的琴声于夜色更显得清越悠扬。沿街摊位中多数已停止营业,摊子中惟有一人或两人,其人又多数靠在摊子上睡觉,似乎只是在占着摊位以供白天营业。
望舒漫步于月下,神情不见已不见平日里常见的天真。忽然抬头望向照耀洪荒的太阴星,又生出几分忧郁之感。
“这里的夜晚竟与太阴星有些相似,真是冷清呢。”
“不喜欢呆在太阴星吗?”
“太阴星的景致是我见过最好看的地方,宇宙中对我最好的人就是姐姐,我又怎会不喜欢。只是姐姐日理万机而不常在太阴星,广寒宫内惟剩一众侍女与我相伴,能说话的人都极少呢。”
“东京城如何,可还算热闹?”
“还算热闹。”
“能得如此评价,帝俊深感荣幸。”
“又不是你的功劳。”
“我虽是坐享其成,但正因如此才觉责任重大。决心维护东君宫之威严,更欲建立一番功业以致名实相符。”
望舒向右瞥了帝俊一眼。
“这样太无趣。”
“我觉得此为正确之事,无趣或无趣却不在挂念之内。”
“我若听从姐姐之言,恐怕亦有此想法。幸好我生性顽劣,才得以免除此等拘束。”
一阵走走停停遂行至东君宫正门前,门前沿街两侧卖香火与瓜果及夜宵的摊子依然人群攒动,神宫中仍有虔诚信徒进出朝拜。自门前向上望去,天庭庙与东君宫在光芒照射下犹如自穹苍降落至地,灯火辉煌之神宫其上又盘踞着一尊赤凤,金光与赤芒交相辉映又使得全城皆能瞻仰此雄伟之景。
帝俊与望舒并肩行至太阴宫内寝区门前,望舒于门内转身朝着帝俊微微一笑,随即将身形没入转角处。随后便独自一人于月下漫步至东君门前,并于门前独自一人伫立良久,待到太阳微微
出头之时才转身环顾东京城,环顾一周后帝俊整理一番仪容随即缓步迈入东君宫。
回到正殿威光殿帝俊立即命人请来大司命告知自己欲亲自溯江而上以维护权威,二人一阵商议之后遂决定命句芒率领一千天兵乘云舟先行前往鬼车僭立之神殿,必要之时则以武力强行拔除其神殿。随即又委托大司命将灌山中一干花精编入东君宫属籍,并派人调查一众花精之事是否有损东君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