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春药
作者:落日有金      更新:2019-10-12 04:59      字数:2136

潘挚把那日与江南博的谈话如数转述给映萱,映萱显得惊讶,眼眸中的不安神色尽显。

“你心中可有主意?”映萱道。

“或与你相同。”潘挚答。

“嗯,只要江南博曾经见过的你,是未嫁时的模样,只要好好编排故事,便能瞒过去,再有其他言语,你我互相抵死不认,往后便也能少一分担忧。”

潘挚垂首默认。

一场诗文大会后,按着卿姑的话,无仪坊是又活了下来,一环走进映萱的院子,说道:“若娘,妈妈有请。”

潘挚疑惑的看着一环,又望了望映萱,映萱从潘挚手中接过梳子:“去吧。”

潘挚直觉不安,踌躇原地,映萱也看出了潘挚的心思,梳着长发,自铜镜中的人影,两人四目相对。

一环引着潘挚走到卿姑的房间,卿姑不在屋内,回身正想询问一环时,一环已不见了踪影,潘挚往屋内走了几步,鼻尖闻得一股异样的香气。

背后猛地一双大手自腰间将潘挚抬起,潘挚低呼一声,随后叫喊,拼命挣扎着,脑中已浮现无数沦落的场面,双脚不停往下蹬着,双手胡乱扫着。

情急之下,潘挚也不知道抓到了什么,想要砸去,奈何歹人在身后,歹人将潘挚高高抬起,如此潘挚要比他高上了许多,连触碰都做不到。

无名的手开始在潘挚身上游走,潘挚绝望,泪水不住滑落,身上被钳制,即便潘挚识得防身术亦无济于事。

“少东家要用强的,如若小小女子,只能忍辱吞下,只是此次过后,如若必定自尽当场,如若性子虽烈,面子却薄的很,卿姑如此用心栽培,为的就是让如若能在无仪坊有一立足之地,如同其他姊妹一般,靠一门技艺生存,而不是为的用此龌龊手段攀上人物,如若愧对卿姑,愧对映娘,只能一死谢罪。”

手顿住了,潘挚自发间取下簪子,趁其疑惑时用力在他手上划了一道,鲜血顿时涌出,沾了衣裙。

腰间一松,潘挚陡然回到地上,跌跌撞撞逃开几步,回身怒视江南博。

江南博捂着手,并不叫喊,眼里满是惊讶与慌张:“我……我不知……”

“两月不见,少东家当真让奴婢刮目。”簪子不能当做利刃,潘挚惊慌之下,力气并不大,划出的口子并不深。

“我李如若虽是青楼之人,但我宁可嫁一粗陋匹夫为正妻,亦不会贪慕虚荣嫁予你为妾室,少东家若是执意要我进门,必得大红正室之礼聘之,从江宁府抬入你杭州老宅大门。”

江南博手满是鲜血,怔愣了片刻,少顷说道:“我与夫人是世交,绝无可能休了她,家中六房妾室都是阿娘和夫人替我安排,无一是我真心所喜,我不可忤逆了阿娘,更不能拂了夫人的颜面,我是不得不纳了她们,如若,你的顾虑我明白,我……”

“此心不改。”

“如若,你这便是定了我的死刑了。”

“少东家做下如此腌臜事时可曾顾虑如若,如若不过青楼使女,自知身份,不敢高攀,少东家还是请吧。”潘挚斜站在门边,俨然是一副送客的姿态。

江南博怀中掏了掏,放下一个细长的木匣子:“我原只不过是想来送这个给你,听说你找了许久,卿姑让我在此候着,我也不知,不知怎么的,就……失了分寸,是我的错。”

江南博强抑着手划伤带来的痛楚,双手作揖,随后走了出去。

人走了,潘挚放下警惕,瘫软坐下,大口喘着气,门外脚步声渐近,潘挚抬头看去,卿姑面无表情站在门外:“出来谈谈。”

一环自卿姑身后走了进来,一环靠的近了,潘挚闻到身上香粉的气味是卿姑一贯用着的木槿花的香粉气味,这种味道和此刻屋内的香气截然不同,屋内香气极为浓烈,一环只是扶潘挚起来的片刻功夫,面色绯红。

潘挚登时明白是为何物,心中不由冷笑,卿姑,你也会使这种手段。

出了门,潘挚推开一环:“快去洗洗凉水。”

一环不肯离去,恳求潘挚原谅:“若娘可会怪我,我并没有,我只是……”

潘挚摆手:“我自小喝惯了各种汤药,卿姑的春药药量不足,对我不起作用,我无事。”

潘挚挣脱一环的手,踉跄着跟上已渐渐走远的卿姑。

无仪坊地段极好,前院大堂,从正门处穿过,便是江宁府的金陵河,占地最为宽敞,东边就是繁华的街市,西边坐上牛道车,小半时辰就是府衙。

走过长廊,进了大堂,卿姑径直撩开大堂左侧的布帘,布帘外就是金陵河,走上河台,潘挚随后走上,两人并肩站在河台上。

“夜里的金陵河白日的金陵有何区别?”卿姑问道。

潘挚随意扫了一圈,便回道:“无差,同样的寻活计罢了。”

两人静默许久,卿姑意外的也不言语,眼睛看着不远处河堤阶梯上一个穿着朴素的,约莫四十左右的妇人,坐在那里静静的纳鞋底。

夏日炎炎,金陵河正好可以避暑。

潘挚顺着她的视线,也看了许久。

“这就是区别,这妇人日子比不得我们,但身份却比我们高,单是这个,已足以。”

“身份?”卿姑到了今日,还会在意身份二字?

“前些日子,托了人,想在临县找户人家,将梨儿送去,每每约谈完毕,准备与你们商量时,那户人家却反悔了,一回二回也罢,到如今,已谈了不下十户,拖去的姑姑气愤问了缘由,还被羞辱了一番赶了出来,如今还有谁不知道无仪坊要送养一个女儿,哪家骤然得女,都怕惹上闲话。”

潘挚一时语塞,小梨儿的事确实拖了太久了。

“杭州江宅,江老员外,只有两个儿子,江大郎早些年去了,未有后嗣,如今的二郎成亲也有十余载,人丁单薄,至今无后,老妇自然不敢妄想他们收养梨儿,起码也能替我们寻户好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