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志愿是一个技术活,需要先深入分析,充分比较。那时候是先填志愿后考试,更加考验大家的心理素质和各科成绩的稳定水平。第一轮模拟考试下来,燕之瑾成绩不错,全年级八十六名。刘文可二十名,发挥不行。林吕韩两百二十名,基本垫底。
用秦之易的话来说,燕之瑾的心理素质是绝对过硬的,否则这几年活在yulun的风口浪尖,大众的凉薄眼神早就会把一个普通人的心智折磨垮了,而她却仍然阳光乐观,除了她坚韧的性格,还是燕氏内功心法起了大作用。
为了保险起见,刘文可填了g大作为第一志愿,填了n大为第二志愿。还拿到了n大的推荐书,就是一旦到达提档线决不会被挤掉的保险。g大是全国最好的军校,培养国家军队精英指挥官的摇篮。g大的分比n大低那么一点,如果考试完发挥不理想在第一轮体检的时候通过,就可以去g大,如果发挥很好,体检时通不过就可以去n大了。这是非常巧妙和完美的双保险。只有聪明如他才能想得出来。
而刘文可帮燕之瑾的填的志愿是地处大西北的x大。她说她非常想去探索大西北的奥秘。她填的是生物系,她说她不想和人打交道,就养花种草吧。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第四志愿都被填得满满的,她说她坚决不复读,绝不浪费美丽青春年华。
林吕韩填的是t大,按他的成绩估计没戏,燕之瑾为他捏把汗。
秦之易,于鲁填的本市的同一所大学,他们已经在一起4年了,中间也经历了误会分手,不过还是在一起了。燕之瑾虽然恨她告密,不过这么多年了,这恨也变淡了,她深深的祝福他们。
罗宁宁更是没有填志愿,因为她父母会送她去欧洲留学。
王楚寒也填的c大的一所学校,不过她也有两手准备,如果没考上就去f国留学。
华小宇填的是一所全国有名的医科大学,由于他父亲得了严重的心脏病,所以他要去学医。
方淼填了一所二流军校,他姑姑,也就是他们班的物理老师要求他去军队接受锻炼,“否则这孩子就毁了。”
程秋填了b市的文科最出色的大学。燕之瑾深信她一定能考上。
蔡静毫无疑问填了他男友所在的大学,燕之瑾为她的坚持所动容。
高考很快就到了,全市统一的考点,在闷热而陈旧的教室中,人人都铆足了劲,学了那么多年,这个时候就是见真章啊,成败在此一举,不得有失。教室的天花板上前后各装了个吊扇,无力地旋转着。考数学的时候,燕之瑾满头都是汗水,也顾不上擦一下。只见她前面坐的那位仁兄,他们学校的,她认识,外号“田鸡”,悠悠地拿起一把黑色的大折扇,悠闲地扇起来,不时还喝口水。燕之瑾心下唏嘘不已。后来知道这位数学天才被b大录取了。
紧张的高考终于结束了。管他成绩如何,现在是最后的狂欢。有人把厚厚的书本和大堆的补习教材从教室里面拖出来,堆到操场上烧了起来,不断有人过来填柴加火。那堆火整整烧了一天,就像他们燃烧的青春。有些住校生把水壶,枕头,饭盒,水盆,拖鞋等等全数从楼上往下扔。甚至有人把宿舍的桌腿都卸了往下扔。老师没有来多加阻拦,只是在楼下设置了安全警戒区,让路人注意避免被砸伤。
这群孩子们,压抑了太久了,至少让他们发泄一下吧。他们的初中,高中,又爱又憎的母校,这里留下了多少人的汗水和泪水甚至热血。他们的青春是如此清涩而匆忙,有多少人暗恋,多少人表白,多少人被拒绝;又有多少人懵懂,多少人痴傻,多少人轻狂。在这六年的磨练中人人都长大了。
在接到录取通知书之前,燕之瑾已经在报纸上看到了她的名字,她被第一志愿x大录取,却被调配到物理系。喜悦之余,又得知林吕韩没有考上,估计会复读一年,很为他难过。秦之易和于鲁都考上同一所大学。大多数人都得尝所愿,考入了自己的第一志愿,尤其是蔡静,终于如愿以偿,修成正果。
刘文可被g大录取,将开始他的军旅生涯,之瑾感到有些遗憾。军校虽然吃住不花钱,但是总归是不自由的。燕之瑾有些自责,“要是没有我,你就能考上b大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刘文可看得很开,“军校非但不用交钱,而且还可以发补贴的,到毕业的时候就有好多钱了。不过就是离你太远了,火车都得开一天,军校又不如普通大学自由,恐怕是没法经常去看望你了。”“那我去看你好了。”“一言为定。”“拉钩!”“每周都要打电话。”“好。”“到了就给我写信。”“好。”“想我了不许哭鼻子。”“你有看见我哭过吗?”“要注意安全,晚上不要独自出门,坏人多。”“知道了。”刘文可在她额头印下轻轻一吻,“燕子,别爱上别人。”“……”
坐上飞奔的火车,燕之瑾像一只第一次飞出窝的小燕子,扑腾着日渐丰满的翅膀,飞向她向往了六年的全新生活。火车要坐40小时,一路向西北。当之瑾早上醒来的时候,车窗外的景观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火车在夜里翻过了秦岭,西南的郁郁葱葱完全不见了,满眼都是光秃秃的黄色丘陵和沟壑。燕之瑾心中瞬间升起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无限的苍凉感,不过这一点不影响她的豪情壮志:“大西北,我来了!”
顺利地到达位于l市区的火车站,燕之瑾拖着她两个大箱子第一次踏上了西北的土地。城市是灰蒙蒙的,空气中有一股黄土的味道。按照地图,火车站位于离学校很近的地方,公交车大约三站路。燕之瑾顺利搭上公交,十分钟后站在了x大学的大门前。
燕之瑾打量着这个她即将生活四年的地方,有一种神圣的感觉。这所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有一扇方方正正的大门,正对面是座圆形的花坛,三棵青松挺拔而立,花坛的背后是青砖的矮建筑,来之前燕之瑾看过校史,这些青砖的老建筑是当年苏维埃专家设计的,尤其以物理楼为代表,设计风格宏伟大气,有厚重的历史感。学校里有很多参天的大树,沙沙地述说着她的悠久历史。
学校大门前拉着横幅“热烈欢迎新同学”,两边排列着各院系的新生指引点。看到燕之瑾久久站在大门口没有进来,一个女生跑过来招呼她,“同学同学,你是哪个院系的啊?”“姐姐,我是物理系的。”燕之瑾嘴一咧甜甜一笑。女生赶紧转过头去喊道:“物理系的,快来接美女妹妹!”瞬间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两个眼镜男生,“美女妹妹,我们是物理系的,你没有看到火车站那帮人吗?”“没有啊。我坐公交车来的。”“真是难为你了。”眼镜男简直像捡到宝一样,一边帮之瑾拿行李,一边沿路介绍,“我们学校历史悠久,不免条件差些,你要有心理准备,这边是男生5号楼和6号楼,那边是研究生宿舍。这里是食堂。过去那边才是女生1号2号楼,2号楼离教学楼比较近,你们新生都是2号楼。那是礼堂,也放电影,这个礼堂都有接近一百年了,不过不是危房,看,漂亮吧。到了,我们先去报到吧。”报到的流程不复杂,人也不多,在眼镜学长的带领下,燕之瑾顺利地很快就办好了手续,入住2号楼。喜欢光明的燕之瑾选了靠窗的下铺,旁边就是暖气片。
刚送走眼镜学长,还没顾得上和宿舍伙伴打招呼,就有两个男生进来了,“请问燕之瑾同学是在这屋吗?”“我就是。”“我是王礼,计算机系的,他是刘猛,资环院的。我们都是xx附中毕业的,比你大一届。”“啊,校友哥哥啊。快坐。”燕之瑾惊讶之余,热情地招呼两位坐在床边,开始说起了家乡话。“我们本来想看看这届新生有没有老乡,没想到竟然有校友,真是太激动了。这学校除了我们三个,就没有其他校友了。”“嗯,以后还要仰仗你们多照顾。”燕之瑾嘴巴象抹了蜂蜜。“哪里话,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何况是个美女妹妹。我们要好好保护你不要被人骗去了。哈哈。你还没有买生活用品吧,走,我们陪你去买吧。”看她父母都没有来,王礼和刘猛陪着燕之瑾去买了洗脸盆,水壶,餐具等生活用品,还帮她扯了一块蓝底白花印着可爱小熊的布帘做床帘,嘱咐她好好休息,就回去了。
燕之瑾独自一个人铺好床铺,已经累得腰酸背痛,这才得下空来和新舍友打招呼。宿舍六个人三个是物理学1班,之瑾和另外两个是物理学2班。这才得知,这个以理工科闻名世界学术界的大学里,诺大一个物理系女生不到10uff05,这一届更是可怜,物理系新生三个班180人,除了他们六个其它全是男生,核物理已经连续两届是和尚班了。可以预见,她们六个人将要聚集全院系近500光棍男的炙热目光,成为比熊猫还珍贵的“天朝国宝”。好在综合性大学其它院系可以贡献出一些女生来平衡一下男女生比例,否则那些男生们真要内分泌失调了。
其实这也和西部大学的招生难的问题有一定的关系,这已经不是校长这个层级的人物所能控制和改变的了,随着改革开放经济越来越繁荣,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高,这个问题就越发地突出了。听说他们这届有好几个新闻系的新同学一到学校,参观完宿舍就哭着喊着回家了,准备复读一年再考别的大学,全然不顾这个大学曾经是现在央视某个著名主持人的母校,或许他们曾有的梦想在来到现实面前却不堪一击。
沿海一带的大学位于经济发达的城市,不管是学校本身的硬软件条件还是周遭的生活环境、气候等都比较好,而这地处西北腹地的大学们,虽有深厚的历史和学术积淀,可仍然不受考生和家长的待见,有些不了解情况的甚至还有些偏见。就说燕之瑾吧,母亲和父亲听说她填了这所大学当即就说:“那地方有没有水洗澡啊?是不是吃玉米面啊?”哪个父母愿意将孩子送来吃苦,在这个越来越浮躁且以利益为导向的社会,又有几个人读大学不是为了找工作,又有几个人学习是为了理想、爱好或者做学问?这所大学每年考托福,gre的比例不到某些发达城市大学的1/3。也许我们更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呵护这样的大学,而不是那些专门送优秀的学子去建设别人的国家的那种大学吧。扯得有些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