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作者:似水柔儿      更新:2019-10-11 10:25      字数:2598

“光他们什么事?我的江山传给我儿子,天经地义!谁敢说个不字?我砍了他!”

看他说得煞有其事,我心里突地很不是滋味。“你若真那样了,只怕当不了明君,早晚以昏君之名遗臭历史。”

“人死了,管他身后事做什么?人活着,自己觉得好才重要。”

我一怔,还没回过神来,他又道:“从明儿起,辰儿跟着我上早朝,太子太傅已经定了,葛老先生,当世大儒。”

“娘娘,太子求见。”宫女进来禀报。

我还未开口,三王子已经兴高采烈飞走过去,他一把将辰儿抱起,高举过头道:“我的宝贝儿子呢!想你父王了没?”

辰儿眼珠子滴溜一转,笑眯眯道:“想了,可是见不着。”

三王子一愣,“想见父王还不简单?明儿起,天天和父王坐金正殿!不过很辛苦,辰儿怕不怕?”

小家伙打蛇上棍,立刻昂首挺胸:“儿臣才不怕!儿臣将来要一统天下,做整个天下的大王!”

我正吃茶,听言,一口气岔了,将茶水呛到了鼻内,顿时难受得滚滚泪下。三王子哈哈一笑,语气揶揄:“辰儿好样的!有志气!瞧你母后,都感动得落泪了。”

我平静了,朝奶娘道:“下去吧,今晚辰儿随我们睡。”

“辰儿是未来的大王,不能拘泥于一家所学,我想,我们还是再请几个师父教他吧。”

“事虽在理,但这样会不会驳了葛老先生的面子?再说,辰儿太小。”我心疼。

“葛老先生是明白人,辰儿将来若真能一统天下,他高兴还来不及,且会在乎这些小节?”

我摇头,不敢苟同:“还是不妥。不如这样,真正正名的师父就葛老先生一人,其它人可以传授所学,但不承担太傅之名,你看怎么样?”

“如此甚好!”

翌日,三王子果然牵着辰儿去上朝,不过多了另一事,他竟要求我垂帘学政。我推托不能,只好谨慎应下。

并不是第一次来金正殿,依旧金碧辉煌。真真应了它的名——“金”正殿。

九级台阶之上是龙椅,龙椅右侧设了小室,室内坐卧家具一应俱全。唯一与其它地方的不同之处在于,门口垂了一帘透明席。也不知由什么制作,由外看内,模模糊糊不真切,往里面一坐,外在的情形倒是一览无余。真是绝了!

“从实招来,你是不是早有了心思?”如此精心的设计,绝不是一日之功。

也不狡辩,反而冠冕堂皇道:“你是我的左膀右臂,你的才智本不输男儿,既然心痛我的身体,何不暗中助我一番?”

我无言。

后宫女子垂帘听政,而且大王在世,如此重大的事情,世人且能容?

这时,太监又尖又细的声音已经响起:“众臣上朝——”

意料之中,我的突兀出现,大家先是一怔,随即,无一不以各式各样的理由驳诉相阻。

礼官率先站出,只听他振振有词道:“陛下,金正殿是庄严而神圣之所在,不可被妇孺之辈亵渎,娘娘虽是国母,但其垂帘,于礼不合。”

史官亦道:“礼官大人言之有理,臣附议。纵观北朝历史数百年,从未有过后宫听政。即使是当年的文王后,也不过在偏殿辅佐幼帝。陛下正值壮年,政绩卓然,更是无需此举。望陛下三思。”

其它重臣一一站出来附议,各陈其词。

我静坐帘后,神思清明。垂帘学政之事,我不会出头。亦不能!

三王子厚重的声音夹杂不容相拒的威严:“王后学政之事,是本王的主张。”一句话,阶下重臣顿时静默。三王子接下道:“王后坐在内殿,并不在金正殿之内,亵渎之说,礼官大人收回吧;至于历史以来没有王后听政之事,本王更不在意。历史难道是自然存在?不!历史是由人所创。以前历史上没有的事情,不代表今后没有。而现在,本王就在创造历史!王后睿智贤明,又是太子生母,她上朝学政,自然会一心一意辅佐本王和将来的新王。这点,本王可担保!至于……”

明黄的金殿上,三王子的声音娓娓而悠扬。众臣网罗陈列的理由被他一一反驳,那明朗清晰的辩言,在大殿之上久久回荡。

审时度势,众臣虽然心有不服,却也无力再争。他们表面应承着,暗地里,却是各人憋着一口气,默默等待时机成熟。

透过席帘,我清楚地看到,和也大人那深邃的目光冷漠而又防备地射向这里。

争执过后,朝议进程提上。

“陛下,臣有奏!”和也手持奏疏,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愤怒:“浚县官员在干戈暂止,朝廷休养生息之际,竟胆大包天,以朝廷的名义再向百姓征税讨粮,致使百姓积怨在心,群聚为寇,抢了梅林、坤海、汾水三县运往大都的官粮。”

众臣哗然。

“此事由大理寺负责,命宋爱卿为钦差大臣,限尔二个月内将官粮追回,查实事发详情,酌情处理,不得有误!”

“臣领命!”年轻的声音透着压抑的欣喜。

我侧头,原来是熟人。

竟是宋永承。

和也退回臣列,随侍太监将天子宝剑高举下赐。

众臣又启奏了不少朝廷要事,再之后便是太庙陈旧,是否翻修之类的次要事。至于户部陈大人请求陛下赐婚,王大人因风湿病严重,请休三日等等之类的鸡毛蒜皮,也有那么二三件。

退朝之后,已近午时。

我从内室侧门出去,在偏殿与三王子会合。

“第一天听朝议,心情如何?”

“有些惶恐,有些期待,但更多的安心。”

是!更多的是安心!眼前之人的那番辩驳之言,值得我以命相待。那一刻,我感觉他的声音具有了魔力,明明那么理智冰寒,听在我耳里,却是悦耳动听而又温暖。言词之中所夹的信任,是那样深重……

“能让你安心,真好!”

“父王真厉害!辰儿长大了,也要像父王一样!”辰儿憋了许久不说话,早就不甘受冷落。

两人相视一笑,我们一左一右牵起辰儿,慢慢回宫。

朝议上我垂帘学政的消息,如火燎原般迅速扩散至各处,势不可挡。

有人说,王后娘娘好手段,迷了当今大王不思后宫不说,如今还将玉手伸到了朝廷上。

有人说,红颜祸水,母鸡啼,国家败,看着吧。

也有人说,陛下与王后伉俪情深,陛下愿将自己的一切与王后分享,这才是真正的好男人。

或观望,或猜忌,或羡慕,或嫉妒中伤……种种言论,以各种渠道传到我耳内,均被我一笑置之。

“娘娘,您不介意吗?”

“介意?为什么要介意?让天下人都知道他们的王在乎本宫,这有什么不好?再说,比起那些淫乱之说,本宫更中意这些。”只是不知深宫中的那位长者,此刻是何心情。苦心经营了大半辈子未成的事,却让她有生之年在一个晚辈身上看到。

命运于人,何其残忍,又何其不定!

“启禀王后娘娘,老祖宗有请。”

“知道了,下去吧。”

大王太妃端坐在硬塌上,双手扶着龙头杖,两眼发直,怔怔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