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重男轻女是优秀传统还是封建思想
作者:邱燕妮      更新:2019-10-06 08:42      字数:3021

生活容不得细究和推敲,就连生命的本身也开始迷漫着种种不解。老一辈的重男轻到底是优秀的传统还是封建设思想余存?一时,王志远感到了疑惑。

昨晚王志远抱着妻子要大干一场,没想到被陈渝贞一句:“你怎么那么折腾啊,不累吗?”泼了一盆冷水之后,虽然最后陈渝贞还是同意了,但是,这夫妻之事做得再多也不能生出娃来,真有点白折腾的感觉。特别是有时妻子完全没有性趣,纯粹为了应付,王志远就更觉得没劲了。

可不想早上醒来,这身体又变得越发的不安份了,好象晚上并没有浇灭他那满身的火一样。这夫妻间的事,不能说破,说破了就更没意思了。彼此心里会不会有那么点幻想,谁也不明说。但早上醒来,王志远前一天吃的那好菜倒真有点作用,他早早地爬到妻子身上去,没想到陈渝贞一个翻身把王志远压在了下面,那一头的长发低垂下来,弄得王志远的脸也痒痒的。两个人缠绵起来,弄得大家满头大汗,王志远摸着陈渝贞光滑的肌肤说:“妈竟然说想给我们抱养一个男孩,看来老一辈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是挺重的。”

“个个都生男孩,以后男人都到哪去娶妻子呢?没有女人能生出孩子来吗?为什么非得要男孩呢?抱养别人的,你知道那小孩的情况吗?我才不要,你妈要,那就你们抱养好了。”这一番之后,想不到陈渝贞并没有更柔情,反而变得坚决起来。

“不抱,不抱,我只想抱着你。”王志远连忙抱起妻子亲了起来。

陈渝贞把王志远抱着的手推开,穿了睡衣走了出去。王志远连忙也穿了衣服起来。

陈渝贞走进房间穿衣服的时侯,王志远已经一边刷牙一边煮好了早餐叫女儿起床了。

每人一杯牛奶,一个荷包蛋,陈渝贞把面包片分成三份,三个人温馨地吃起早餐来。

然后,陈渝贞送女儿上学后也上班去了。王志远到学校签了到,召开了领导班子会后查看了本周的要事,想起自己小时侯的照片,王志远到各班巡视了一圈之后,走回了家。

走进客房,打开电脑,他的心开始猛烈地跳动起来,他快速地双击鼠标,在生活照片的大文件夹里他打开了“女儿钢琴比赛”的文件夹,一张张的照片快速从眼前飞过。他的眼睛像一整强光一样聚在一张照片上,照片上是陈渝贞母女俩站在舞台上拿着奖杯开心地笑着,不远站着杨文静的母子。扫视了一下杨文静的儿子,然后猛地从坐着的椅子站了起来,走出客房从卧室的抽屉拿出了自己小时侯那照片,折回到电脑前,他把照片中的小时侯的自己和电脑中照片中的廖翔认真地比对起来。

怎会那么像呢?王志远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是的,乍看是很像杨文静,但是,细看起来,其实五官还是很像王志远小时侯的。

王志远坐在电脑前,忽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努力回想,和杨文静分手前的整个过程。是的,那次和杨文静解释陈渝贞在宿舍的事之后,他们俩在学校的宿舍里的确亲热了一次,因为那次很匆忙,所以王志远也没往心里去,只是当第一次不成功后再一次尝试。后来,因为陈渝贞追得太紧,王志远未能抵住陈渝贞温情的诱惑。最后,当然也不得不要在两个女人中作出选择。人是趋得避害的,当杨文静不明所以地向王志远提出分手的侯,王志远甚至连问都没问为什么?两个女人的战争就这样平静的结束了,有些出乎王志远的意料。王志远以为杨文静受到了别人的强烈追求,所以不想和陈渝贞争,提出分手。

那么,她为什么又要把小孩生下来呢?那个小孩真的是我的吗?王志远无法平静自己的内心了。

人有相似,会不会巧合?演毛泽东邓小平那些演员不也很像吗?但他们并没有血缘关系啊?听说江西某个地方有个村的领导长得就和国家领导人很像,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的程度呢!想到这,王志远汹涌澎湃的心渐渐恢复了平静。但是,内心那要一探究竟的心却从此再难平静下来了。

王志远在电脑前坐了许久,他很快地把过去的事缕了一遍,觉得的确有些可能。他再次拿起鼠标,点击照片把它放进了回收站,然后打开回收站进行了永久删除。

生活容不得细究和推敲,就连生命的本身也开始迷漫着种种不解。老一辈的重男轻到底是优秀的传统还是封建设思想余存?一时,王志远感到了疑惑。

真相只有杨文静一人知道,那么,要不要去探知呢?王志远一时也犹豫了,因为这个真相有可能毁掉两个家庭,同样也会给两个小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王志远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电脑前思考的许久,他开始回想见到杨文静时她的表情神态话语,更重要的是她眼神里传递的信息。恨,是不可否认的,爱而不得就生恨了。那么恨什么呢?如果仅是一场恋爱的失败,那么当然还是容易释怀的,但是,如果这恋爱的伤害却一直在延续呢?那么······,想到这,王志远不敢再想了。

爱与恨只是不同的选择,但爱能让人向往美好的事情,恨却会让人痛苦,而这种痛苦对所恨对象或许并不产生任何的伤害,却对发出这种情感的人造成极大的伤害。同样,一个长时间生活在恨中的人不会真正的快乐。

现在只有两个假设,一个是杨文静的儿子不是王志远的,一个是杨文静的儿子其实是王志远的。无论哪个假设都让已经是多年校长的王志远感到负疚。

关了电脑走出家门,王志远长长地嘘了口气。他决定打个电话到香溪中学去了解杨文静的具体情况。电话那边的校长很客气,也很客观地评价了一下杨文静的工作表现。只是言辞中也表现出了杨文静近来的表现很是满意。未了校长对着王志远说:“现在很多教师为了子女有更好的教育都想上县城的中学了,你是不是也想让你的同学上去啊?”

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啊,杨文静这些年带小孩上县城学钢琴可没少跑,她应该会想上县城的,起码在儿子还没上完学之时。这样一想,王志远觉得弄清真相的机会来了。

豆大的县城人口本就不多,教师本行和机关单位的人在十多年的人脉积累下来,说不上全都认识,但是,起码认识的也有百分之七八十了,同年龄段认识比例就更大了。王志远给王铭的钢琴老师打去电话:“李老师您好,我是王铭的家长。”

“王校长啊,有什么事吗?”李老师温和地问道。

“是这样的,我想了解一下,你那是不是有一位香溪的男孩也在你那学钢琴?”.

“哦,是的,她的母亲也是一位中学老师,怎么,你们认识?”那边李老师有些诧异。

“是的,那位中学老师是我高中的同学,我想你帮我探听一下我的同学有没有意愿调上县城工作,不知道行不行?”

“这个是没问题的,我很早就听她说想上县城的了,这样小孩学钢琴也方便很多,而且县城的教育资源还是相对比较好的嘛!怎么,你不好意思问啊?”李老师那边笑了起来。

“不是的,主要是大家联系很少,也怕彼此的家庭受影响。”王志远坦诚地说。

李老师那边听了非常肯定地说:“那你这个问题我不用探都知道了,因为她每次带儿子来上课都这样说,但是具体为什么一直没有调上来,那我就不清楚了。”

“好,谢谢您,李老师。不要和她说我问过这些事,可以吗?”

“好的,保密!”李老师声音里听出了笑意。

王志远挂了电话之后给龙城中学校长打去了电话,大致了解了一下龙城中学的语文教师配备情况。正好因为学校要打造县城一流初级中学,所以,扩招的同时,也需要增加语文教师。看来,杨文静会不会离开香溪调到县城工作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那么这阵风,由谁来吹都不合适,只有杨文静的儿子是最合适的。因为母亲的心总是柔软的。但是,小孩会不会提出到县城生活,这实在不好说。最终可能还是要钢琴老师引导一下,才能使事情变得自然而成的样子。

各个环节都打通了之后,王志远倒没有更多地去了解事情的进展,而是开始忙他的晋升之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