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电话,慕容萱倒是准备在最近就弄出来了,电话说起来,其实还是比较简单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当提到电话的发明,一定会联想到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贝尔进行了大量研究,探索语音的组成,并在精密仪器上分析声音的振动。在实验仪器上,振动膜上的振动被传送到用炭涂黑的玻璃片上,振动就可以被“看见”了。接下来,贝尔开始思考有没有可能将声音振动转化成电子振动。这样就可以通过线路传递声音了。几年下来,贝尔尝试着发明了几套电报系统。渐渐地,贝尔萌生了一个想法,发明一套能通过一根线路同时传送几条信息的机器。他设想通过几片衔铁协调不同频率。在发送端,这些衔铁会在某一频率截断电流,并以特定频率发送一系列脉冲。在接收端,只有与该脉冲频率相匹配的衔铁才能被激活。实验中,贝尔偶然发现沿线路传送电磁波可以传输声音信号。经过几次实验,声音可以稳定地通过线路传输了,只是仍然不清晰。由于贝尔繁重的教学任务,很长时间里他的研究都没有进展。1八76年,在贝尔30岁生日前夕,通过电线传输声音的设想意外地得到了专利认证。贝尔重新燃起了研究的热情。1八76年3月10日,贝尔的电话宣告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的到来。
然而贝尔并不是惟一致力于发明电话的人。一个叫伊莱沙格雷的人就曾与贝尔展开过关于电话专利权的法律诉讼。格雷与贝尔在同一天申报了专利,但由于在具体时间上比贝尔晚一点(只晚了2个小时左右),最终败诉。
其实,关于电话的发明我们还应该想到另一个默默无闻的意大利人,1八45年移居美国的安东尼奥梅乌奇。梅乌奇痴迷于电生理学研究,他在不经意间发现电波可以传输声音。1八50年至1八62年,梅乌奇制作了几种不同形式的声音传送仪器,称作“远距离传话筒”。可惜的是,梅乌奇生活潦倒,无力保护他的发明。当时申报专利需要交纳250美元的申报费用,而长时间的研究工作已经耗尽了他所有的积蓄。梅乌奇的英语水平不高,这也使他无法了解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发明。随后,命运又给了梅乌奇一个更大的打击。1八70年,梅乌奇患上了重病,不得不以区区6美元的低价卖掉了自己发明的通话设备。为了保护自己的发明,梅乌奇试图获取一份被称作“保护发明特许权请求书”的文件。为此他每年需要交纳10美元的费用,并且每年需要更新一次。3年之后,梅乌奇沦落到靠领取社会救济金度日,付不起手续费,请求书也随之失效。
1八74年,梅乌奇寄了几个“远距离传话筒”给美国西联电报公司。希望能将这项发明卖给他们。但是,他并没有得到答复。当请求归还原件时,他被告知这些机器不翼而飞了!两年之后,贝尔的发明面世,并与西联电报公司签订了巨额合同。梅乌奇为此提起诉讼,最高法院也同意审理这个案件。但是,1八八9年梅乌奇过世,诉讼也不了了之了。
直到2002年6月15日,美国议会通过议案,认定安东尼奥梅乌奇为电话的发明者。如今在梅乌奇的出生地佛罗伦萨有一块纪念碑,上面写着“这里安息着电话的发明者——安东尼奥梅乌奇”。
电话通信是通过声能与电能相互转换、并利用“电”这个媒介来传输语言的一种通信技术。两个用
户要进行通信,最简单的形式就是将两部电话机用一对线路连接起来。
当发话者拿起电话机对着送话器讲话时,声带的振动激励空气振动,形成声波。
声波作用于送话器上,使之产生电流,称为话音电流。
话音电流沿着线路传送到对方电话机的受话器内。
而受话器作用与送话器刚好相反——把电流转化为声波,通过空气传至人的耳朵中。
这样,就完成了最简单的通话过程。
慕容萱花了差不多三天时间,几乎就像电话的原理和一些设计方案给弄了出来,不过,也仅仅只是这样,慕容萱就没有亲自去盯着电话的研发了,直接将这电话的设计给了夏侯天泽,让夏侯天泽安排建立电话公司,自己研发去,慕容萱觉得,自己将原理和设计方案都拿出来了,这个世界的人,要是还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研究出来,那这个世界的人也太废了,不过慕容萱还是知道的,现在赤玄领积累的技术实力还算不错,虽然仅仅只有几年的积累时间,但是有了原理和设计稿,只是需要制作出来,还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了,太复杂的东西,还是不行的,但是像电话和照相机这样的东西,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最早的照相机结构十分简单,仅包括暗箱、镜头和感光材料。现代照相机比较复杂,具有镜头、光圈、快门、测距、取景、测光、输片、计数、自拍、对焦、变焦等系统,是一种结合光学、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和化学等技术的复杂产品。
慕容萱自然是不可能做出现代照相机的,更不要去想什么单反相机,慕容萱估计只能做比较传统的
胶卷相机,但也肯定不会制作那种个头特别大,闪光灯还要冒烟的相机。
在公元前400年前,墨子所著《墨经》中已有针孔成像的记载;13世纪,在欧洲出现了利用针孔成像原理制成的映像暗箱,人走进暗箱观赏映像或描画景物;1550年,意大利的卡尔达诺将双凸透镜置于原来的针孔位置上,映像的效果比暗箱更为明亮清晰;155八年,意大利的巴尔巴罗又在卡尔达诺的装置上加上光圈,使成像清晰度大为提高;1665年,德国僧侣约翰章设计制作了一种小型的可携带的单镜头反光映像暗箱,因为当时没有感光材料,这种暗箱只能用于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