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 重回故里
作者:拾七夜      更新:2019-10-04 04:33      字数:3575

徐凤眠回到茅舍中,唐三姑和金兰、玉兰,已经整理好了行装。

徐凤眠环顾了三人一眼,道:“咱们即刻上路。”当先奔出了茅舍。

内室中传出来钱大娘的声音,道:“四位一路顺风,恕老身不送了。”

徐凤眠道:“老婆婆一番相助之情,徐凤眠牢记不忘,日后有缘,定当图报。”

室中又传出钱大娘的声音,道:“四位上路,老身亦将弃置蜗居而去,我已是风烛残年之身,今后四海为家,天涯飘零,不知还能活得多久时光,徐公子日后如果能遇得老身幼孙钱玉,还望多多照顾。”

徐凤眠道:“但得力能所及,自当尽我之能,我等就此别过。”

对茅舍抱拳一揖,大步而去。

一男三女,施展开轻身提纵身法,有如四道轻烟,闪奔在原野上。

突然间,响起了一声断喝道:“什么人?”

三丈外树丛暗影中,箭风掠空,一道流矢划空而来。

强弓长箭,静夜中带起了慑人心神的怪啸。

徐凤眠长剑上蓄集真力,一招“浮云掩月”,划起一道银虹,击打在长箭之上,口中却沉声喝道:“快走!”

徐凤眠拍在那长箭之上,长箭只不过微微一偏,不禁心中一动,暗道:他这强弓长箭,力道如此的强猛,势必不远,如不先把这人制服,后患无穷。

心念突至,一提真气,施展出“八步登空”的上乘轻功身法,急向那树丛暗影中冲去。

啸风突起,树丛暗影中飞荡起一柄银锤,横里扫了过来。

徐凤眠虽然知那银锤来势中,蓄力奇大,但眼下情势,利在速战速决,不得不冒险求胜,长剑振起,疾向银锤之上点去。

暗影中传出一声冷笑,道:“小子找死!”

语声未落,银锤已击在长剑之上。

徐凤眠只觉右腕一麻,长剑脱手而出,但那银锤吃徐凤眠剑势一阻,来势缓慢了不少,徐凤眠右手长剑脱手,左手却闪电而出,抓住了银锤软索,只觉一股强大无比的力道,一带银锤,徐凤眠随着手中软索,离地而起,直向暗影中撞去。

一个高大的身影,由树后转了出来,脸色赤红,正是那神箭镇乾坤唐元奇。

只见他左手握着软索,右手一起,蒲团一般的巨灵之掌,迎着向徐凤眠劈了过来。

徐凤眠右掌疾出,硬和他对了一掌,腕臂又是一麻,心中暗道:此人好雄浑的劲道!左手一松软索,发出修罗指力。

一缕指风,击在唐元奇右膝要害。

那唐元奇万没料到,徐凤眠这点年纪,竟然练成了武林最难有成的指上功力——“隔空打穴”,只觉右膝一软,全身平衡顿失,向前栽去。

徐凤眠身手何等快速,右手借势而出,连点了唐元奇三处穴道,心中暗道了一声:侥幸!返身一跃,掠回小径,向前奔去。

行过十丈左右,忽听金铁相击之声,心知是唐三姑等遇上了拦劫之人,不禁暗暗一叹,忖道:看将起来,今宵要想冲出重围,只怕要得大费一番手脚了。

心念转动之间,人已绕过了一片丛林。

抬头看去,只见三个劲装大汉,拦住了唐三姑和金兰、玉兰动手。

六个人打的十分激烈,刀光剑影,月光下难分敌我。

徐凤眠长剑被那唐元奇银锤震飞,为了赶路,无暇找它,看六人恶斗凶猛,才想起手中没有兵刃,怔了一怔。

忽然想起,离开三圣谷时,柳仙子相赠一付千年蛟皮手套,可避刀枪,当下探手入怀,取出蚊皮手套戴上。

那蛟皮手套,色如人皮,带在手中,很难瞧得出来。

只听唐三姑娇声喝道:“放手!”

手中长剑倏然一紧,削向正中大汉右腕。

这一剑去势奇快,如果那大汉不弃剑,就得伤腕。忽然间,刀光一闪,斜里伸过来一柄单刀,封开了唐三姑急劲的剑势。

但唐三姑借这一削之势,人已腾开了手,探入怀中,摸出一把毒针,喝道:“三位可要试试四川唐家的七毒黄蜂针吗?”

徐凤眠急声喝道:“唐姑娘不可出手。”喝叫声中,人如一阵急风,疾冲而至,左手一挥,挡开了劈向金兰的一刀,右手一式“神龙探爪”,迅即抓住了那大汉的右腕,微一用力,已把那大汉的单刀夺入手中。

那大汉看他用手封架了兵刃。竟是毫无损伤,不禁吃了一惊,暗道:这是什么武功……心念还未转完,单刀已被夺了过去。

徐凤眠一刀在手,大奋神威,当当两声,封开了两柄单刀,喝道:“快走!”

唐三姑握在手中的一把七毒黄蜂针,重又放回袋中,长剑一摆,当先开道。

金兰、玉兰,紧随唐三姑身后向前冲去。

眨眼间,三人已奔出三丈开外。

徐凤眠单刀飞舞,奇招连出,三个大汉被他变化万端的刀光,迫的手忙脚乱,哪里还敢分心顾到唐三姑等人。

激斗之中,徐凤眠突然飞出一脚,踢在一个大汉腰间,那大汉闷哼一声,滚摔到五六尺外。

徐凤眠一招得手,单刀一紧,一招“狂蜂浪蝶”,单刀幻起了一片银芒,迫落另一个大汉手中单刀,冷冷说道:“我徐凤眠如若想取你们性命,十合之内,可让你们横尸当场,但咱们无怨无仇,我徐凤眠不愿造此杀孽。”投去手中单刀,大步向前走去。

这时,明月中天,已是三更过后时分。

唐三姑环顾了四周的景物一眼,长长叹息一声,道:“咱们冲出群豪的重重包围不难,只怕无能逃过花大庄主的阴谋布置。”

徐凤眠仰天长长吁一口气,道:“如若他们逼得我无路可走,不顾一切兄弟情义,我徐凤眠亦不甘束手就缚。”

金兰幽幽一叹,欲言又止。

唐三姑又打量四周一眼,说道:“你不知那花无欢的毒辣,我曾听祖母谈过他的往事,连我祖母那等目空四海的人物,提起花无欢,都不禁为之惊服……”

徐凤眠肃然接道:“我不怕他,我所顾虑的不过是一番结盟情义,一旦我们情尽义绝,我徐凤眠必将为武林除害……”

忽听几声深长的叹息,由丈余暗影处传了过来。

月光下飞跃着几条灰白色的人影,去如惊鸿,眨眼不见。

这意外的变故,使徐凤眠呆在当地,想起要追时,对方人迹已杳。

唐三姑道:“看来好像是几个和尚。”

金兰造:“我曾听那宇文邕说过,少林寺有八个武功奇高的和尚,专管江湖上不平之事,号称八大金刚……”

徐凤眠点头接道:“除了少林高僧之外,只怕也很少有那样快速的身法高手。”

金兰道:“他们隐身在暗处,存有拦击我们之心,想是听得了三爷一番肺腑感慨之言,知道了三爷的为人,才改变了心意,急忙离去。”

唐三姑道:“我只怕他们不是少林寺中僧人,而是花无欢派来的人。”

金兰造:“据小婢所知,百花山庄中人,不会穿着月白僧袍,只要姑娘看清楚那几人确实穿着月白僧施,那就不会是百花山庄中的人了!”

徐凤眠仰脸望望天色,道:“咱们得快些赶路。”放腿向前奔去。这四人都有着一身轻功,弃车步行之后,行踪实难追查,沿途之上再未遇上拦劫之人。

徐凤眠伸手指着一所矗立在湖边的白墙,笑道:“那就是我的家了,唉!我离家之时,才不过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子,那时的身体十分瘦弱,此刻长大了许多,身体也强壮了,只怕爹娘也不会认识我了。”

金兰看他脸上泛现出一片洋洋喜气,双目隐隐蕴含泪光,想是心中苦乐交集,百感丛生。

徐凤眠不自觉的加快了脚步,行到门前。

只见篱门紧闭,树木青翠,一片寂然。

徐凤眠停在门前,轻轻咳了一声,挥手弹一弹身上的灰尘,高声叫道。“徐福在吗?”

他一连呼叫数声,却不闻响应之言。

一缕不祥的预感,陡然间泛上了心头,脸上那苦乐交集之情,陡然间变的一片严肃。

金兰、玉兰、唐三姑,都察觉到有些不对,六道眼睛一齐投注到徐凤眠身上。

只见他脸色铁青,呆呆的望着篱门出神,却不敢推开那紧闭的篱门。

玉兰缓步行到了徐凤眠身侧,说道:“三爷,你可曾将家中地址,告诉过大庄主吗?”

徐凤眠摇摇头叹息一声,道:“没有。”

突飞起一脚,踢开了篱门。

只见院中花树,修剪得十分整齐,庭院中打扫的十分干净,毫无异迹可寻。

他心中的紧张,微微一松,大步向后堂走去。

厅堂的一切布设,井然有序,有些布设,还在他脑际中留下清晰的印象。

唯一可疑的是前庭到后院,未遇见一个人影。

徐凤眠只觉心中一股闷气,难以遏止,忍不住大声喝道:“有人在吗,看看谁回来了!”

但闻回声盈耳,不闻相应之声。

此时此情不但徐凤眠觉到事情不对,就是金兰、玉兰和唐三姑,也觉得事出非常。

五年前,聂雪茹被杀的往事,陡然间回集心头,这恐怖的往事,使徐凤眠心头凛栗,脸色如土,呆呆地站了一会,陡然奔向父亲书房。

书室双门虚掩,徐凤眠一冲而入,只见书架上,列书依然,十分整齐,案上仍然展开着一卷古书,想是那徐大人离开书室不久,只是去的十分慌匆,连开卷亦未合上。

一张素笺,压在砚下,素笺一角,微微飘动。

徐凤眠急忙奔了过去,取过素筹,只见上面写着几行草书,道:自弟去后,小兄忽得急报,昔年几个仇人,结伙寻小兄,欲报昔年之仇,深恐累吾弟父母,特遣急足,迎接双亲于百花山庄,吾弟见字,速返百花山庄,父子兄弟,亦可早日团聚一堂。

下面署名花无欢。

徐凤眠瞧完素笺,呆在当地,半晌作声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