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扯大旗
作者:南诏少女      更新:2019-10-04 01:30      字数:2577

作者:

“果然是有了后娘就会有后爹,那姑娘还没有过门呢,就已经将继子逼到了这个份上,进门之后亲自下手还不知道得有多狠毒呢。”

围观的人中正是有为人母的父女,心有戚戚地点了点头。

混在外面人群中围观的杨夭夭忍不住朝天翻了个白眼,如果不是她清楚的知道事情的经过,也亲身参与了进去,还真的会觉得他是一个感天动地的大孝子,而他的父亲则是一个精虫上脑的老不羞。

这些围观群众也真是会脑补,先不说她已经嫁人了,就是还没有嫁人,难道还会眼瞎到看上一个老头子吗?

人群中有些知道真实情况见此便忍不住站出来为沈占春和杨夭夭说了几句公道话。

但人们大都信奉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将他们斥驳了回去,几次过后他们便也不再开口。

毕竟也不是自己家的事,看个热闹就算了,没必要跟人家起争执,非要争出个是非对错来。

县太爷也不知道是装的还是真的被沈元成给感动到了,作出一副感同身受的样子说道:“此子孝心可嘉。”

接着又皱着眉头,虎着一张脸转头对着沈占春骂道:“就为了一个女人,你看看你都将你家儿子逼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份上了,真是为老不尊。”

沈占春差点给县太爷和沈元成给气昏过去,他还什么都没有说,那个县太爷就听信了沈元成的一面之词,将他给直接定罪了!

沈元成仿佛还嫌刺激得不够,戏精附身了似的在一旁喊道:“青天大老爷你千万别怪我的父亲,要怪就怪我,没有能力让他过上幸福的生活。”

县太爷有些困倦了,并不想再掰扯些什么,打算就此草草结案。

于是便转头问沈占春:“对于沈元成的话你可有异议?”

沈占春大喜,等了这么久,终于可以说话了:“大人您可千万不要听信沈元成的话,他嘴里就没有一句实话,事情是这个样子的,他……”

县太爷一看他这一副打算长篇大论的样子,感觉到脑壳子有点疼,赶紧出声喝止了他。

“本官的事物繁忙,没时间听你这些冗词赘句。现在本官问,你来答。”县太爷清了清嗓音,严肃道。

沈占春怔住了,有些不止所措,揖手答道:“是。”

“你们父子之间只是是否还算和睦?”

“是,那是因为他当时想要讨好我,把……”

“你只需要回答本官是或者不是。”县太爷瞪着沈占春,不耐烦的说道。

“是。”

“你们父子是否因一名女子起了争执?”

“是。”

“你们起争执的原因是否有关于秘制酱料的制作?”

“是。”

“很好,那现在这个案子的事情脉络已经非常清晰明了了,沈占春受到妖女蛊惑,与其亲子产生了争执。本就无所谓什么大事,本官判沈元成无罪,当庭释放。一家人哪有隔夜仇,你们两父子就回去谈谈心吧,别再闹到公堂之上,多丢人。”县太爷冲他们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就这么散了。

然后他侧脸唤来了师爷,低头在他的耳边吩咐些什么。从杨夭夭的位置只能来得及看到类似与沈元成三个字的嘴形。

师爷不停地点头,表示保证完成任务。

然后县太爷便打着哈欠往衙门的后堂走去,独独留下师爷现在那里宣读案子的完结。

经县太爷的查证,沈元成无罪释放,命沈占春将那秘制酱料的配方教给沈元成,此案就此完结。

沈元成十分得意地朝着沈占春走了过来,弯腰就要扶起他,想要装作一副父慈子孝的样子。

就连围观的众人也开始逐渐散开。杨夭夭终于看不下去了,这黑白颠倒的县太爷着实缺乏教训。

她一个闪身站了出来:“慢着,对此事也有异议!”

县太爷顿住脚步,看向这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怪异女子。

只见杨夭夭将自己的面部包裹得十分严密,就连头顶都要用纱布围起来,身着宽大的外袍,将自己的身形遮了个严实。

“你是何人,怎敢公然在公堂上大声喧哗。你可知藐视公堂是一项大罪,我可以直接将你抓进监狱。”

“县太爷真是好大的威风,就是不知道背景几何了?就连都柳梁宇不敢跟我这么说话,你真是好本事啊。”杨夭夭嫩手轻拍了几下,权当给县太爷鼓掌。

虽说杨夭夭现在不宜暴露身份,可这却不代表她愿意忍气吞声,仔细思量着便扯出了柳梁宇这张大旗。

她和柳梁宇是生死之交,她相信柳梁宇在知道她现在的处境之后,是一定会帮助她的。说起来太子的人品着实令人不敢恭维,她还得找个时机将柳梁宇给捞出来,免得他一个不小心就落得同她们夫妻一样的下场。

“你是?”县太爷有些惊疑不定地看着这突然冒出来的女子。

“呵,我是谁你还不配知道。你大可以给柳梁宇去信问问,便可知晓我所说的话是否可信。”杨夭夭经历过这么多场大风大浪,身上的气质是普通人无法比拟的,一下子就将县太爷给镇住了。

柳梁宇虽然说升迁了,但到底余威犹存。且如今他去京城当官,可不是他们这种小地方的官员惹得起的。

现今有一个贵气十足的姑娘对其这么直呼其名,看起来来头不小。县太爷连柳梁宇都不敢惹,更何况现今这个不把柳梁宇放在眼里的人。

他先用手悄悄的召来师爷,让他去给柳梁宇去信试探得问问情况,再转身对着杨夭夭拱手道:“不知姑娘是何意?”

杨夭夭轻哼一声,缓缓地踱了几步:“我也没有要插手县太爷你办案的意思,只是觉得你如此断案是有这不公平,至少应该让报案的人陈述一下自己的冤情吧。”

县太爷暂时还不知道杨夭夭的背景,不敢轻举妄动,便顺着她的话意试探着问道:“那姑娘的意思是重新再审?”

“这当然得看县太爷你自己的意识啦。”杨夭夭似笑非笑地将这个问题踢了回去。

县太爷明白了,假装咳嗽几声,转身对着众人说道:“本县令想了想,这位姑娘所说的有理。刚才是本县令疏忽了,虽有其他的事物急需处理,但也不应该就这么忽视群众们的案件,现在本县令就重新审理一番,众人可有何异议?。”

“没有。”“好。”“我们非常赞同,没有异议。”人群中稀稀拉拉传来了些许应和声。

杨夭夭闻声望去,发现应和的人大都是知道事情始末的百姓,心里不由得感到一暖,真是公道自在人心啊。

围观群众中不乏有知道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之人,对于县令的草草结案有些不满。虽然大家都采取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但这并不妨碍这名县令在他们的心中的评价。

现在听说县令要重新审理这个案件,大家对县令的印象都有所改观。就连已经散开回家的群众都特地赶回来观看案件的重新审理,以示支持。

温馨提示:按回车[enter]键返回书目,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