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军营抱怨
作者:南诏少女      更新:2019-10-04 01:30      字数:3317

作者:

红绸见鬼医回来,没好气地说:“你说说,这里的士兵是不是八辈子没见过姑娘了,成日里看着我这个翩翩公子解相思,真是世风日下。”

唐御风杨夭夭二人听着只觉得好笑,但顾及着红绸的面子,自是要憋着。鬼医听着这话不怎么在意,刚刚那位徐大人给他的脸色,让他的心情不大舒坦。

鬼医故意压着脸色,严肃地说:“你们三人的身份已经暴露了。”

杨夭夭顿时转过来,看着鬼医这话,又仔细想了想,问道:“莫不是那三个女孩出事了,他们三个还好吧。”

杨夭夭的话这才提醒了红绸、唐御风。杨夭夭三人当初下手不重,最多晕上几个时辰,不会伤及性命,原本就想着醒来自行离去即可。

红绸也急忙开口:“天哪,我就说该下狠手的。”

鬼医冷哼一声,“现在才反应过来,还担心着别人,不如先关心关心自己。”

红绸听着话很不痛快,但也明白过来,“那也好,正好这条绳子断了,我们四个蚂蚱都死在一块。”

杨夭夭听着红绸的语气反倒有些放心,又观察着鬼医的神色,总觉得没那么严重,否则也不会这样坦然坐着说风凉话。

唐御风也看出来了,随即与杨夭夭又重新去摆弄着药材,红绸也一个转身翻着那药材图画。

鬼医见三人这般,觉得有些挫败,“你们就不担心,万一有人来抓你们可怎么办?”

红绸好笑的说:“那就来啊,反正我就说幕后黑手是你,是你强迫我们三个姑娘,我们都是弱女子…”

话未完,红绸装成啼啼哭哭的样子,鬼医看的眉角抽搐,唐御风这下着实憋不住,笑出声来,杨夭夭看着几人也是笑着摇头。

鬼医一看三人压根不担心,也懒得作弄,“今后你们见着那位徐大人远些,那家伙知道你们身份,肯定要伺机找茬。”

三人互看一眼,带着笑意都说了一句:“是,军医大人。”

鬼医此刻看着三人的态度已全然明了,露出笑意也觉得气氛有趣。

他这里死气沉沉的,三人来后平添了一些活气,时常斗嘴几句有些声音,让鬼医觉得有人陪着,心底舒服一些。鬼医很快又为这个想法感到可笑,摇着头出去了。

时间又过了几日,终于到了丹药查验之时。取那三瓶丹药时,四人都十分紧张。

鬼医先取出三条白色丝巾,打开一个瓶子就急忙用丝巾盖在上面,剩余皆是如此,而后见白布上渐渐染成了黑红色。时间流逝,黑红色越来越淡,又归成了最初的的白色。

这时鬼医才开口:“好了,现在我们便来看看这丹药究竟炼成了几颗。成了的是通体黑色,不成的便是通体红色。”

鬼医用先前的白丝巾包住瓷瓶,轻轻地把药丸往前面的木制托盘一倒,出来的药丸全是红色的。那红色有些暗沉,在里面找黑色药丸不绒布一。鬼医耐心地将药丸几个几个的分开,发现竟只有一颗成了。

鬼医神情凝重,微微叹气,用另一个白色的瓷瓶,将那颗黑色的成品放进去,那些红色的再度换到原先的瓷瓶。打开第二瓶,这次数量倒还不错,成了四颗,鬼医见此结果才放心接下来,若能成便成一颗即可。

最后一瓶还真就只成了一颗,好在六颗丹药已是完成任务。

鬼医松了一口气,随即将那白色瓷瓶封好,对着三人说:“这是关系到我们性命的大事,这药瓶一定要好生看守。明日你们便可以随我去送药,送药之时便能见到将军。”

三人听到这话,心底的心思各不相同。

这时帐篷的帘子忽地被掀开,吹进一阵冷风,四人都不自觉的打个冷战。

红绸感慨道:这眼看着便要入冬了,想来这边关的冬天来得更为猛烈一些,有关将军的事还是尽早落实。”

杨夭夭听此话,回忆到这边关已是一月有余,南诏镇那边无半分消息,那太子当真去了京师,被缠着不能脱身。

除此之外,杨夭夭更为担心的是杨玉玉和父母,担心几人一行的安顿如何。

她在这军营之中是安稳妥当的,只是不知见到荣二爷后是否还能如此。

几人收拾完了已经天黑,杨夭夭和唐御风照旧到小帐篷休息。唐御风觉得杨夭夭心事重重,开口问:“今日得知那丹药炼好要见将军,你心中有所担忧也是正常。”

杨夭夭起身,将窗户的帘子掀开,外面的月光便照了进来,杨夭夭看着外面若有所思,“将军之事我有分寸,心中是有其他的打算。今日被一阵阵的寒风勾起来对父母的怀念,不知现在他们现在的安顿如何?”

唐御风一听才恍然明白,说起来他们两人来了有段时间,一心忙着军营之事,对于旁的没有多余闲心。

他听到也有几分担忧,想着大和寺里的父亲,也牵挂着唐雪娇的身子。他上前抱着杨夭夭。看着窗外的月亮久久不语。

明月高挂在边关的天空之上,同时也高挂在临州城的天空之上。那里比起边关还算温暖,比起南方却已经变冷。

在一处低矮的房屋忙碌着一女子,那正是杨玉玉。杨玉玉四人大约在半月前来到林州城,在此买了一座小房子,虽不高大气派却也温馨。这一下子倒有安稳的感觉,让人落脚的心思更浓。

到此也有半月,一路上行程拖沓,四人出来是玩耍的借口,自是没有赶路的意思。到了临州城首要的任务,便是与杨父与孟母解释此行的缘由。起初二人不敢说实话,只能说是暂时之举。后面时间一久,再也不好瞒住,杨玉玉宽慰父母说离开是为了不留着拖后腿。

两位老人起先十分抵触,嚷嚷着要回南诏镇,同自己的女儿一同面对生死。

后来还是路亦唬住了:“原本这生死之事就是为了无后患,两人也动身离开了,现在闹着回去,不就是赶着回来陷入险境。我们事兵分两路离开,指不定老大走的更远,二位应该相信她们吉人自有天相。”

杨玉玉也说:“姐姐早已从另一条路离开,为了低调行事,只得分头离开。”

老人们听了这才暂时放下,现在得听自己女儿的嘱咐。

临州城留下也不是事事顺风,首先在沟通上就是大难题,四人中路亦算是官话说的最好的。他时常在外走镖,官话自是知道的多些。

这临州城说官话不少,可是平日里还是本地话,出去买东西什么的皆是不便。

再来就是这临州城的物价与南诏镇大不相同,此行出来带的银两不少,可是买了房子置办了家具,银两倒也去了小一半。

日后时间还长着,杨玉玉自是要好好计划。路亦也盘算着要去找份工作,让杨玉玉在家里好生照顾老人们。

杨玉玉一听自是不乐意,虽知道要好好找份谋生的,但一家的担子不能都压在了路亦身上。

孟母一听也觉得不妥,她算着自己女儿将来是要嫁过去的,不能在此事上落下了人情,还是这意中人的人情。随即与杨父商量着,找些可以在家里做的活计,至少也能贴补家用。

杨玉玉也打算找些能在家的做的活,让路亦不用顾忌,找份差事也不能苦了自己,慢慢来着。

路亦看着此举,感动之余对于在此找工作之事更是伤心。他不知道杨夭夭此次是何事,但需要让杨玉玉提前安排着举家逃离的,就不是小事情。

所以在临州城久待,甚至扎根的可能性太大了。若真是要在这扎根,路亦自是要娶了杨玉玉。但总不能靠着杨玉玉带出来的积蓄过活,所以还得找份体面的差事,今后也更有底气向杨玉玉求亲。

月色下的屋子里,杨夭夭正在煮着清汤,等着外出的人。

今日,路亦在外找了许久的差事,一日下来滴水未进,不但没找到差事还遇上了人祸,回来时身上好几处的淤伤。

杨玉玉端着汤出来,看着他的模样十分心疼:“怎么会这样?”

路亦先接过汤碗喝了起来,因为伤口又喝的龇牙咧嘴,“今日真是倒霉了,不过说不定有份好差事会自动上门,不用担心。我现在若是不抓紧一些,怎么能够早日娶你呢?”

杨玉玉听着这话,心中觉得温暖又心疼,面上却是害羞为难,“得了,受了伤也堵不住你的那坏嘴。”

路亦见她模样憨憨的一笑,倒也没有继续说什么,随即几下喝完了汤,就要起身回屋休息。

杨玉玉忙叫住他:“咱们现在不过初来,身份还不稳,操之过急恐有灾祸。”

路亦看着原本天真的女孩子,如今到也会这样担心谨慎了,他还真是想着有几分心疼,回了一大大的笑容,“放心吧,咱们都会平安无事的。”

杨玉玉听着这话微微叹气,抬头回了一个笑容,“得了,快去休息吧。”

路亦走后,杨夭夭收拾妥当看着那悬挂着的明月,沉重的想着不知现在姐姐二人如何了,那南诏镇又如何了,只祈祷一家人虽不能团聚,却是在各自一方活的平安。

温馨提示:按回车[enter]键返回书目,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