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有才刚踏进茶馆,唐御风、杨夭夭、柳梁宇就焦急得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柳梁宇看到周有才低着头,眉头紧锁,有一种不祥的预感,问道:“有才兄,怎样,程知府答应了没?”
周有才摇了摇头,坐下来说:“各位,我辜负了你们的期望,程知府并没有答应我开仓借粮。”
唐御风和杨夭夭互相看了一眼,露出一副无奈的表情,唐御风说:“有才兄不必自责,我们从长计议。”
杨夭夭也安慰道:“是啊,我们再想想其他办法,四人合力,其利断金。”
“我倒是有一个办法,可以救急!”周有才说。
“贤弟,”柳梁宇急切地问,“还有什么办法?”
只见周有才并不着急,站起来走出茶馆的雅间向外面看了看,再关上了门,坐下来说:“我们借不来就取!”
“取是什么意思?”柳梁宇被周有才弄得一脸疑惑。
“就是偷的意思,为一己之力是偷,为天下百姓就是取,取之有道的取。”周有才说。
柳梁宇听了后,吃惊地说:“有才兄,你意思是背着程知府从粮仓把粮运出来?”
“正是”周有才斩钉截铁地说,这时,唐御风站起来说:“不行,这样太冒险了,要是程知府知道了,就连累了有才兄!”
柳梁宇说:“要是我们来个狸猫换台子,就不会有人发现了,等会儿,我带点好酒好肉,去粮仓找看守的衙役喝酒,等他喝醉了,你们趁机进来,把事先装好沙土的麻袋和粮仓里装粮的麻袋换掉,这样短时间之内就没人发现了。”
“有才兄,要是日后被发现了怎么办,不行,你刚做了官,不能影响你的前程!”柳梁宇说。
周有才握着柳梁宇的手说:“哥哥,你是平阳的父母官,我们做官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让百姓有地方住,有粮食吃,过上安稳的日子吗,这次,我们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柳梁宇哎了一声,站起来在房间踱来踱去。这时,杨夭夭说:“为了就救济黎民百姓,也只有这样了,只要能撑到明年,我们就可以把装了沙土的袋子换回来,这样,就不会有人发现。
唐御风也点了点头说:“是啊,撑过今年就可以了,明年肯定是个丰收年,我们再换回来就没事了。”
周有才站起来说:“那就这样办吧,我们开始行动吧,柳知县,你不用担心我,我们先替平阳成千上万的百姓担心吧。”
柳梁宇这才站起来,紧紧握住周有才的手说:“贤弟,那这次就拜托你了。”
于是,四人便一起走出了茶馆,他们商量好分头行动,周有才带上酒肉陷进去粮仓喝酒,柳梁宇、唐御风、杨夭夭先带人在粮仓外面的荒地上装沙土,等周有才把里面的人都灌醉了,再放柳梁宇他们进来,换走粮食。
周有才到了粮仓后,看门的王老头一看是通判知事,笑脸相迎:“周大人,好久都没见你过来了,快快请进。”
王老头以为周有才是来视察,便叫来看管粮仓的一个小伙子,让他拿钥匙准备开仓,周有才笑着说:“不看了不看了,我不是来视察的,你们平日在这里,离衙门也远,吃喝不方便,今天,我特意带了好酒,与你们一老一少,喝个痛快!”一边说着,一边拉着王老头和小伙子走向粮仓旁边的屋子。
粮仓外不到一里远的荒地里,柳梁宇、唐御风、杨夭夭带着人卖力地挖着沙土,已经快到傍晚,他们一刻也不敢耽误,用铁锨飞快地铲着土,累得满头大汗。
周有才不停地给王老头和小伙子倒着酒,可谁知那王老头酒量不小,连着喝了几碗跟没事一样,小伙子更是量大,站起来不停向周有才敬酒,奈何又有才只带了一坛酒,没过多久,已经剩半坛子,周有才心想,这样下去可不行,只怕王老头和小伙子没醉,自己却醉了。于是周有才从口袋里摸出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蒙汗药,他故意站起身,望着窗外说:“今天大家都高兴,我为两位吟诗一首!”
王老头和小伙子都看向了周有才,周有才趁他们不注意,便将蒙汗药洒进来酒坛中,周有才吟道:“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王老头和小伙子都站起来拍手叫好,周有才端起酒坛,为他们倒满了酒,大喊一声:“干了这碗美酒。”
周有才话音还未落,这两人已经把酒干了下去,周有才只是把碗放在嘴边,并没有喝,对两人说:“我们来个比试,一人接一句,谁接不住,谁喝酒。”
王老头说:“大人,好,您先说上句。”
周有才可是饱读诗书的举人,站口就来了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下句是什么?”
王老头站起来急忙喊着说:“别急,周大人,不要提醒我,这句诗我听过,让我想下!”
小伙子在旁边说:“王伯,不知道就不知道,还非说自己听过。”
只见王老头摸着脑袋,摇头换脑,渐渐地,药劲上来了,趴在了桌子上。
小伙子哈哈大笑道“王老伯,你才喝这么一点就……”话还没说完,小伙子也趴在了地上。
周有才上前在王老头的耳边喊了喊,又拍了拍小伙子的肩膀,确定二人晕倒后,便从小伙子的腰间取下来粮仓的钥匙,走出啊大门,只见柳梁宇、唐御风、杨夭夭带着人推着平板车,正向大门走来。
这时,夜幕刚刚降临,周有才用刚才拿到的钥匙打开了粮仓,杨夭夭举着火把,柳梁宇和唐御风帮着忙,把装满沙土的麻袋搬进了粮仓,再将里面转满粮食的麻袋班上了平板车,因为来的人多,不一会儿,就装满了十几车粮食!
看着装好的十几车粮食,柳梁宇一把抱住周有才,激动地说:“贤弟,这次全靠你,你才是平阳百姓的骄傲!”
周有才说:“晚上路不好走,你们小心点!”
唐御风说:“等来年粮食丰收了,我给你换回来!”
周有才笑了笑说:“唐公子可要说话算话啊!”
“你放心,御风肯定言出必行!”杨夭夭笑着说。
于是,四个人都哈哈大笑,互相告别后,柳梁宇怕明天出发赶不上,便把所有随从召集起来,对大家说:“辛苦了各位,跟着我还要日夜兼程,我谢谢大家。”
随从们听到柳知县的话,也忘记了疲劳,。连夜赶路,把粮食送往平阳县。
第二天,天刚刚亮,平阳县衙门外,已经聚集了成千上万的百姓,有的从昨天下午,就开始排队了,到了辰时,百姓们看到县衙仍然大门紧锁,便开始蠢蠢欲动,衙门里的衙役没见柳梁宇回来,吓得不敢开门。又过了一个时辰,百姓眼看衙门里没一个人出来,便开始躁动了,有人起哄:“估计是县太爷吓得不敢出来了吧!”
有人说:“县太爷给我们承诺了今天发粮,再不开门我们就撞门。”
里面的衙役听到了,吓得更不敢出来,只听见门外发出了撞击的声音,外面,已经有百姓开始撞门了,朱红色的大门被撞得吱吱响,衙役取来木棍,顶住了大门。
这时,只听人群里喊:“柳知县回来了,柳知县回来了!”
所有人都回头看去,只见柳梁宇、唐御风、杨夭夭带着人拉着粮食,由于赶了一万的路,他们步履瞒珊。
百姓一下围了上来,有人开始叫好,大家都鼓起了掌,让开了一条路,让柳梁宇他们进来,柳梁宇让人把粮食放到衙门外,这时,衙门里的人听到外面有人喊柳梁宇回来了,也打开了门,围在柳梁宇身边。
柳梁宇站在衙门外的台阶上,大声说道:“我柳梁宇说话算话,答应了乡亲们的事情一定做到!”
下面的老百姓纷纷开始喝彩,柳梁宇又说:“今天的粮食每个人都有,我希望乡亲们也答应我一件事情,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一个一个领取,不要拥挤,如果有故意滋事者,一律关进大牢!”
百姓们听到每个人都有粮食,脸上都露出了笑容,齐声喊道:“好!”
于是,柳梁宇、唐御风、杨夭夭一起开始给百姓发放粮食,一直从上午发到下午,他们三人一夜都没有休息,拖着疲惫的身子,看到了百姓领到了粮食,脸上却都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老百姓也按照柳梁宇说的,没有一个人拥挤,有的百姓当场跪在柳梁宇的面前,激动地留着眼泪,感谢柳梁宇的救命之恩,柳梁宇急忙把他们扶了起来。平阳的黎民百姓,在编的每户都领到了一斗粮食,暂时解了燃眉之急,成千上万的人也保住了以条性命。
同州府里,周有才坐在房间里,看着窗外,想象着父老乡亲领取粮食的情景,嘴角也露出了一丝笑容。
温馨提示:按回车[enter]键返回书目,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