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杨夭夭心想,你等不等是你的事情,跟我有什么关系。
便回家了,过了约莫一个时辰,杨夭夭给母亲喂了药,准备出去找打猎队一同行动,自上次她知道老虎还可以当药材后,就一直亲自带领打猎队在山林到处寻找老虎。
走到门口,她看到周有才一直等在门外,着实惊到了:“干嘛,怎么还不走了,卡你是个读书人,难道让我动手吗?”
“姑娘,恳请你收下这本书,要不我心里仍然感到愧疚!”周有才说。
“好吧好吧,我收下了,回去吧!”杨夭夭不耐烦地接过书。
“等等,还没请教姑娘尊姓大名,鄙人周有才。”
“我叫杨夭夭,快回去吧,你不走我可走了!”
“姑娘,告辞,有缘再聚。”
杨夭夭心想,这古代书生可真是啰里啰嗦。
周有才在回家的路上,脑海中一直想着杨夭夭那张娇美的脸,他毕竟才十九岁,正是“窈窕顺女,君子好逑”的年纪。
走着走着,他又唱起了早上出门唱的那首歌:
周有才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哼唱着:
青青的衣穿在身,悠悠的情念在心。
良人在何方?
青青的衣穿在身,悠悠的情念在心。
良人怎可忘?
这时,突然又窜出一个人挡在他的面前,他被吓得一下摔倒在地,他心想,这歌果真是邪门了,早上唱被人截住了,下午又是这样。
他从地上爬起来,定睛一看,竟然是自己的姑姑:“姑姑你怎么在这里?”
“我还想问你呢,你怎么在这里”姑姑说,“我到集市用粮食换了点线,准备回去织布。”
周有才方才想到姑姑就嫁到了这清风村附近的石门村,自己小时候也经常来姑姑家,刚才这么一受惊吓,全忘了。
“姑姑,你可认识清风村的杨夭夭?”周有才不知道自己怎么问起这话来。
“不认识啊,怎么了?是不是看上哪家姑娘了?”姑姑问。
“不是不是,就是向你打听下,正好你住的离清风村也不远。”说着周有才的脸都涨红了。
姑姑看出来了,笑着说:“要是看上了还告诉姑姑,你父亲身体不好,娘给你找媒人提亲。”
周有才脸更红了,心中甚是喜悦。
“姑姑,我走了,改天去再去家里看您!”
“侄儿,走路就别唱歌了,连个路都走不稳。”姑姑笑着叮嘱道。
南诏镇,唐府。
唐御风被仍然被唐老爷锁在院子里,他心中很是烦闷,思念着杨夭夭,在宣纸上,用毛笔画着杨夭夭的样子。
这时,仆人打开门走了进来。
唐御风仍然在纸上画着:“怎么,不是刚送过饭吗?”
“大少爷,老爷有请!”仆人说。
“是吗?快推我出去。”唐御风这才丢掉手中的笔。
到了前厅,老爷、朱紫嫣正对大门坐在中央。
“还是府里风水好啊,大公子看着风光满面呀。”朱紫嫣一惊一乍地说。
“御风,爹要出趟远门,你也长大了,要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次就先放你出来,下次不要再做出这种事情,明白了没有?”
“是,爹,您放心,我不会再让您担心了。”
“好,你去吧,没事出去转转,早点回来!”
听到这里,唐御风立即差人推着他出了唐府,直奔清风村。
杨夭夭刚刚打猎回来,心情不错,因为这次,他们打猎队今天共打了两只鹿,而且这鹿茸也是药材。
“夭夭,在吗?”门外传来了唐御风的声音,他提着王婆婆家的糕点、孙三家的腊肉,还有一包丝绸、一袋大米,吩咐仆人放在杨夭夭家中。
杨夭夭并没有理会他。
反而是杨玉玉一听到声音就跑了出来,知道有王婆婆的糕点,便接过糕点,哀求地看着姐姐。“放下,谁让你动了。”
杨玉玉又只好放下糕点。
唐御风推着轮椅走到杨夭夭身旁:“伯母身体可还好,我带了刘大夫来?”
唐御风吩咐仆人刘大夫叫了进来。
杨夭夭急忙上前迎接,刘大夫进来后,给魏氏把了脉,魏氏恢复的很不错,第三阶段治疗很有效果,但仍然要坚持用药,知道七七四十九天,就会开口说话。刘大夫看完后就走了,杨夭夭要留他吃饭也没留下。
送走刘大夫,唐御风看着杨夭夭问:“你不留我吃饭吗?”
“不留,大少爷请回吧!”
“夭夭啊,自从那天分别后,我被爹爹一直关在家里不能走出院子一步,你知道我有多么思念你啊,晚上看着月亮,就想着,你是不是也在看着,多么希望月亮能把我对你的思念带给你。”唐御风深情地说着。
杨夭夭看了他一眼,只觉得他的确是消瘦了,其实不只是唐御风,杨夭夭比起十天前,也消瘦了不少,最近的事情都来的太突然。
杨夭夭说:“大少爷,快回吧,天色可不早了!”
其实,对唐御风来说,能近距离看杨夭夭一眼,感受她的气息,已经心满意足了,加上天色已晚,怕回去晚爹又生气,他就离开了。
温馨提示:按回车[enter]键返回书目,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