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三公子给手底下人微微的摇了摇手,示意他们不要轻举妄动。
毕竟这里是儒门的地盘,可不像在京城。
“朋友怎么称呼?”卫三公子学着江湖道的样子拱了拱手问道。
目的是为了让人觉得他也是个老江湖。
但是,他本身不是江湖道,这一拱手倒显得像是个青腿子了。
欧冶常爱答不理的拱了拱手“欧冶常。”
“哦,原来是吴越地的铸剑世家。既如此这座位我就让给你了,权当是交个朋友。”卫三公子一扬眉头傲然说道。
在他看来,自己作为侯府的公子能对你一个江湖人说出这样的话来已经是折身下交、礼贤下士了。
这都是在家说上句说惯了的主,哪里会说什么江湖上的场面话。
“在下...”卫三公子话刚说一半。
“不必了,我不想认识你,也不想和你交朋友。”欧冶常连家门都没让人报一摆手就说道:“这座位是我买下的,要让也是我来让。你算个什么东西?在京城你也许能仗着势力跳起来,但是这里是儒门,是江湖人的地盘。你那套在这儿不好使。”
说着欧冶常也不理卫三公子,回身一请董一。
“大哥,请。”
卫三公子一看董一的这一身打扮。差点儿没气的背过气去。
堂堂的铸剑世家欧冶氏的子孙怎么会交这种朋友呢?这就是一个乡下人啊!
董一的一身装扮,在四兄弟里面算是最简朴的了。
箫义人的家里是乡绅、公孙羽的家里也是非富即贵、欧冶常的家里更是卖兵刃的暴利行业。
也加着是董一本就是贫苦出身,有一身干净的布衣也就足够了。
所以董一虽然是大哥,但是和这三个兄弟站在一起,他倒像是个跟班的了。
眼见着这样哥三个一个个都是器宇不凡,看样子就知道非富即贵。而他们竟然甘心给一个布衣行礼叫大哥。这可真是从没见过的奇事。
说起来不是这件事奇,而是他卫三公子见识太短了。
江湖人交起朋友来就是这样,只要看你这人顺眼哪怕是个乞丐我也会平心相交,没有折节不折节的。
董一这一路下来的经历和所行出来的事情哥三个没有不赞成的,再加上这哥几个本就不是那势力的人,交朋友交个义字就够了。
董一微微一笑,越过卫三公子,来到桌前在右手边。
欧冶常在左手,公孙羽和箫义人在两人后边。
四个人刚要坐下。就听卫三公子气急败坏的大喊了一声。
“大胆!”
卫三公子实在是气坏了。
没想到啊,竟然有人敢这样对自己。在京城的时候谁见着自己不得客客气气奉承一句三少爷?哪一个见着自己不得是卑躬屈膝的?哪知道这一出了京城,先是碰见一个生了强项病的店小二死活就是不让这一个座位,接着这又来了这么人让自己吃瘪。
一个乡下人、一个黑小子、一个穷酸书生、还有一个兔儿爷竟然敢这样驳自己的面子。
实在是忍不了了。
话音落就见这四五个保镖一个个都抽出腰刀。
董一四人见状一个个也是把手里的宝剑抽了出来。
“怎么着想打架吗?来呀!”
突然间,耳畔中就听见一声咳嗽,有一老者走上了讲台。
这个老者,实在是太老了。
须发皆白,满脸的皱纹堆垒,就好像是一个风干了的萝卜一样皱皱巴巴的。
拄着拐杖弓着腰一步一步的往台上挪。
“咳!咳!”
老人咳嗽了一声,但是这一声咳嗽却中气十足。听起来就像是身强体壮的棒小伙子一般。
别看这老头一副行将就木,好像随时就要驾鹤西去的样子,但是听声音听得出来,这老头且得活着呢,再来个三五十年也不是问题。
这两声咳嗽,听起来好像没多大劲似的,但是传到在场众人的耳朵里直震得人们脑袋嗡的一下,就感觉眼前好像黑了一下子。
这内功也太惊人了吧?这究竟是什么境界的修为?
老头转过头来一脸堆笑,看着正剑拔弩张的董一这一桌。
“年轻就是好啊。”老人摇摇头一看董一这些人说道:“你们几个留点力气回头闯关用吧。”
仓啷啷连声价响,所有人登时将刀剑回鞘。
卫三公子带着自己的人悻悻然而退。
董一兄弟四个才安然坐下。
老者一捋自己颌下的话白胡须,往起挺了挺身子。
“闲话就不多说了。你么这些人,真是我见过最差的一届考生了。这一天的试考下来竟然愣是没有一个能过关的?今儿个我若是不在这儿点点你们,你们怕是都要全军覆没呀。”
“老头你少在这里说大话了,有本事那你就先说说这春秋刀该怎么破?”
“问我怎么破?”老人咳嗽了一下“春秋刀这种入门功夫在座谁没练过?”
“可是我们就是打不过人家呀。”
“对呀,那你没想想为什么呀?这春秋刀总共就八招,人家也没比你多出一招,也没比你多长一个脑袋,那凭什么你就打不过人家呢?”
董一听了这话在底下微然点头喃喃低语“因为熟能生巧,这五位守门师兄在这五件兵刃上的钻研已经快到化境了。”
“对!就是熟能生巧。”
这老头一把年纪了,除了有点儿驼背以外倒是耳不聋眼不瞎。董一说话的声音并不高,再加上人生嘈杂,他竟然还能听见。
“要赢这春秋刀啊,很容易。你们一个哥哥回去可着这八招刀法练上个三五十年,到那时你们对这套刀法的熟练度就赶上守门的那几个小子啦。”
“老先生您这话说了等于没说呀,再练个三五十年,我们都胡子一大把了还考个什么劲呀?”
“那就只有第二招了。”老人清了清嗓子说道。
众人全都伸直了耳朵,静静地听着。
“刀阵。”老者口中清楚的吐出几个字来,那声音中气十足。
“别逗啦老爷子,刀阵今天有人试过啦,没戏。”
“那是他们的用法不对。”老人说道。
接下来老人将那使春秋刀守门的师兄还有那四个使刀阵交手的招式一招一招的拆解开来一招一招的讲解。
奇怪的是,这老人竟然能够清楚的记得当时擂台上那几个人什么时候都使的什么招,说出来竟然分毫不差。要知道春秋刀虽然有八招,但是打起来的时候可不是哐哐哐打八下就完事儿了。
这八招排列组合起来是整整八八六十四中变化。
就算是当时在场的亲临的人也不见得能将每一招每一式全都记住,再回来这么一招一招的分析啊。
用在棋语里来讲,这就叫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