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往前继续行去,深夜,终于是出了整片城镇,往前走了不远,迎面便来到一座与华云城相似的中转城——离远城,门口也无任何侍卫,众人进城而去,寻了间酒楼,吃过晚饭后又各自休息去了。
翌日,众人又行了一天,日暮时分,众人来到一座依着河畔而建的中转城——大永城。
大永城修建在一条大河之下,河水从上游奔腾而来,此地地势平缓,河水流淌至此已是温柔了许多,不过仍时不时有些巨浪拍打着岸边,其中一部分水流被挡了回去,而一部分水流则是通过地下暗河在城门前的地缝中喷涌而出,冲上天空,然后挥洒而下。
众人通过城门时,正好一片清新的水汽降下,淋洒在众人头顶,舒服不已。水汽在夕阳的余晖下,形成了一道悬在城门前虹门,漂亮不已。
进入城中,城内华灯璀璨、四衢八街,显然是比前三座城池都要热闹,各个商铺门庭若市,衣装各异的人们在各处驻足,参观买卖着。
“官运货物,闲人退让。”呼和声从众人背后传来。
众人连忙随着溥安如的马车闪到了一旁,
只见一行车队载着木材颠簸的往城中心运去,激起路上一片尘土。
欧阳玄对溥安如问道:“傅姑娘可知这些运材车队是要建什么吗?”
溥安如颔首道:“这是要在城中搭建比试场。”
“比试场?”
“恩,三年一度的各大族系之间的比试在一个月后就要开始了,每个城池中都要搭建这样的比试场,辖区内各大族系将来此自由比试。”
“哦。”欧阳玄看着忧心忡忡的溥安如点了点头。
很快,众人便是寻到了一家酒楼,又宿了进去。
翌日,众人再度出发,入夜,又宿在了商应城。
今夜,远在始国,捷报传回了皇都内。
御书房,陈祐正在批着奏折,忽闻敲门声,李公公走过去,打开了房门,然后折回来对陈祐道:“陛下,赵丞相求见。”
“嗯,让他进来吧。”陈祐专心看着手中奏折,没有抬头。
赵光济走到书桌前,道:“微臣在此恭喜陛下了。”
“哦?”陈祐眉毛一挑,放下毛笔,看向喜形于色的赵光济道,“赵爱卿,朕何喜之有啊?”
赵光济将三封书信取出,递给了陈祐,道:“回禀陛下,这一喜为,国内仁政初见成效,农民起义军被怀柔分化,纷纷解散归田,乐陵、南皮两地已重回控制,待粮食增收,饥民有食,难民有宿,必将对其他各地的起义军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瓦解速度定会加快。”
“好。”陈祐闻言抚手陈快,“那这二喜呢?”
赵光济笑了笑,道:“这二喜为,截粮之计功成,都阳之危已解,夏口重新被夺了回来,青郢军损失惨重,退守黑城,如此,只要我们现在稳守夏口,加固城防,我国势大,青郢国必然耗之不起,到时,它地危机解除,我们再调些兵力前来,黑城可破矣。”
“好、好、好。”陈祐连说三声,脸上彻底喜逐颜开,“这可真是除了朕大大一块心病啊!赵爱卿真是算无遗策,朕之良士啊!对了,李将军他们回朝了吗?”
赵光济闻言脸色微变,道:“回禀陛下,李将军等人现在生死不明。”
陈祐皱起眉头,道:“这是为何?”
“他们攻击粮队时陷入了敌方包围,基本上死伤殆尽了,都阳城送来的信件上详尽了描写了过程。”
“是吗?”陈祐拿起书信看了起来,良久,才轻轻一叹,道:“希望李将军吉人自有天相吧!朕还指望他能为朕再建奇功。”
“有陛下恩庇,李将军定能逢凶化吉。”
书房内的声音渐渐小了下去。
而皇都内,另一处,覃丹急匆匆的来到陈景允的书房内,跪倒在地,道:“殿下,前方都阳来报。”
“起来吧,是都阳失守,李军军覆没吗?”陈景允问道。
覃丹闻言额头上冒出几丝细汗,小心翼翼的抬起头,回答道:“回禀殿下,都阳城守住了,不过李昱一等人应该是已经死了。”说完连忙补充道,生怕陈景允迁怒于自己。
“守住了守住了。”陈景允脸色阴沉了下来,猛的将手中的水杯捏碎。
声音在房间内格外刺耳,覃丹连忙匍匐下去,不敢出声。
“发生了什么?”陈景允平复下心情,冷冷的问道。
“回殿下,李军将青郢国的粮队摧毁殆尽,没有粮草支援,金延雷也无法再驻守夏口,只得退兵到了黑城。”
“士良畴这个废物,不是让你把消息泄露给他吗?”陈景允的声音陡然高了起来。
“殿下明鉴啊,我第一时间便是将情报告诉了士大人,只是其想设计坑杀李军,结果不知怎么反被所乘。”
“你确定李昱一死了吗?”
“千真万确。”覃丹忙不迭的点头道,“此时乃东门明旭亲口所说,据传当时几万人马追杀李昱一等人,他们慌不择路逃往了黑城方向,最后无路可走,便是被杀死了。”
“很好。”陈景允脸色恢复如常,“还算这青郢军有些用处,此子不死,我总是有些心神不宁,现在倒是了却了我一桩心事,你下去吧,给我在士良畴那里盯好了,一有消息就来禀报,知道了吗?”
“是、是。”覃丹应道退出了房去。
陈景允重新拿起了一个茶杯,倒了些水,自语道:“哥哥啊,你可真是命好啊,居然能把都阳给夺回来,不过损了这么多兵力,让你先下一城也无妨。”
翌日,李昱一等人再度启程,穿过了广场中心,此时广场上的擂台已是搭建了一半,木桩上的露珠在晨曦中发光。
今日,溥安如神色你现在所看的《古蛮荒录》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进去后再搜:古蛮荒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