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领命出征
作者:子非      更新:2019-10-02 16:35      字数:3003

陈祐身上的光影渐渐淡了下去,谷梁承率诸臣和百官一齐高声跪奏:“告祭礼成,请即皇帝位。”

陈祐意气风发的走下高台,登上城楼,坐在了龙椅之上,俯视众人,此时,执事官高举冕服案宝走到众人之前,谷梁承接过衮冕,便是登上中和殿,为陈祐加衮冕于圣躬,然后立于其下旁。

殿下的通赞由此唱道:“起鼓,鼓初严!”

乐生击鼓框一声,继以双槌一重一轻连击鼓心,由缓而急,由强转弱,复由弱转强,至静止,再重击鼓心一声,另一乐生叩钟一响作结。随着鼓声,群臣不断拜兴,随着鼓止,群臣平身。

通赞唱:“鼓再严,乐起。”

百官跪,捧宝官此时取来玉宝跪授与左相赵光济。赵光济庄重的接过玉宝,朗声道:“皇帝进登大位,臣等谨上御宝。”尚宝卿受宝、收入盝内,众官齐拜三叩头。

乐毕,此时汪华灿走出队列,行一跪三叩礼后,将诏书从龙亭中取出,然后捧到了宣诏台的黄案上。

宣诏官接过诏书,朝西而立,开始宣读诏书:“先皇骤崩,归于五行,朕承皇天之眷命,列圣之洪休,奉先帝之遗命,属以伦序,入奉宗祧。内外文武群臣及耆老军民,合词劝进,至于再三,辞拒弗获,谨于今时祗告天地,即皇帝位。兹时值国内危急之际,欲兴适致治,必当革故鼎新,尚赖亲贤,共图新治,驱除鞑虏,复我疆国,荡平八荒,扫荡**!”

振聋发聩的声音也让众人为之一震。

宣读完诏书,奉诏官便是将其卷起,放入云盘内,来到城楼垛口正中的金凤前,将诏书衔放在木雕金凤嘴里,再用黄绒绳悬吊金凤从中和门垛口正中徐徐降下,以示天子帝王之命由金凤凰乘云朵自天而降人间。

这时,早已有礼部官员托着云盘在下面跪接,金凤嘴里的诏书正好稳稳落在了云盘之中。

接诏后,汪华灿小心翼翼的拿起诏书,放回了龙亭内,然后由黄盖、仪仗、鼓乐为前导,浩浩荡荡抬出大门,送往了礼部衙门。

而此时,礼部尚书早已从左门快步回到礼部衙署,率众官吏在门前跪迎诏书,并将诏书安放在大堂内,恭列香案,行三跪九叩礼。

随后,诏书将用黄纸誊写若干份,分送各地,颁告天下,此乃后话了。

说回陈祐,此时起身站起,对众人道:“众爱卿平身吧。”

“谢吾皇!”群臣纷纷起身。

陈祐踱下楼来,坐入另一架龙亭。

宦官高呼,“起驾!”

众人浩浩荡荡的朝着太和殿走去。龙亭从奉天殿而入,奉天门外停着五辆辂车,并列于红漆所涂台阶之上,玉辂居中、左金辂、次革辂、右象辂、次木辂。辂车上俱布黄麾仗、黄盖、华盖、曲盖、紫方伞、红方伞、雉扇、朱团扇、羽葆幢、豹尾龙头竿、信幡、传教幡、告止幡、绛引幡、戟氅、戈氅、仪鍠氅等各三行。辂车之后跟随着数不尽的战车,直线排开,已至山脚,声势浩荡。

龙亭进入奉天广场,此时,众将士已是列旗仗于广场之东西。龙旗十二、分左右、用甲士者十二人。虎豹各二、驯象六、分左右,俱用甲士三人。门旗、日旗、月旗、青龙白虎旗、风云雷雨江河淮济旗、天马天禄白泽朱雀玄武等旗、木火土金水五星、五岳旗、熊旗、鸾旗、及二十八宿旗、各六行,每旗用甲士五人,一人执旗,四人执弓弩。队列整齐、泾渭分明,滂沱大气,旌旗飘荡,彰显国之威严。

再往前,走过丹陛石阶,便是要进入太和殿之内,石阶左右,陈立着幢节、响节、金节、烛笼、青龙白虎幢、班剑、吾杖、立瓜、卧瓜、仪刀、铠杖戟骨朵、朱雀玄武幢等各三行。而殿门的左右,则是摆放着金交椅、金脚踏、水盆、水罐、团黄扇、红扇,均由校尉所擎执。

龙亭停在了太和殿门口,陈祐走了下来,皇袍一荡,朝着殿中那权力的宝座走去,鼓声响起,百官停立不动,接着,鼓声慢慢激烈起来,百官俱俯而下,鼓点越来越响,终于陈祐走到了龙椅之前,转过身来,便是坐了上去,鼓声达到了顶点,然后陡然停住,大乐鼓吹振作,百官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殿之上的陈祐看着匍匐在自己脚下的百官、将士、广场之上的众人,想着有多少是人真心实意呢?而更远处国内内耗不断,边境失守,敌人正在不断前进,危机正在逐步逼近,这已千疮百孔的世界让陈祐忽然有些意气萧索起来,对众人道:“平身吧。”

乐止,广场之人有序的散去,只剩下文武百官进入殿内。

“今日,众爱卿可有事启奏啊?”

“圣上,微臣有一事启奏。”工部尚书驹高澹站了出来,道:“大淮河流域水灾频发,多地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而瘟疫又是爆发,人们纷纷往它地迁移,如若不加阻绝,瘟疫将会更大面积的扩散,而当地起义军则是借此机会蛊惑百姓加入,乐陵、南皮、高唐等地再度失守。”

陈祐皱了皱眉,点点头。

“圣上,微臣有一事启奏。”户部尚书英清走出队列,道:“今年西北部爆发干旱,多地粮食颗粒无收,当地粮仓已所剩无几,很多农民拒交税赋,更甚者结余私粮,支援起义军,当地西凉、陇右、安定等地已是失守。”

“圣上,微臣有一事启奏。”兵部尚书貊骏祥走出队列,道:“青郢国已再下一城,如若再让其拿下夏口,打通通往内陆的驿道,屯兵攻下都阳,与其占领的豫章形成掎角之势,则东南部则会大面积失守,待其站稳脚跟,再想将其驱逐,则是难于登天矣。西北部的天亘国今日也是加快了进攻的步伐,不计死伤的强攻开封,若是被其拿下,则我们的腹部则是彻底暴露在它们的跟前。”

貊骏祥话音刚落,又是有一人走出队列,正欲开口,却是被陈祐打断道:“好了,今日朕乏了,退朝,有事明日再议。”

看着心烦意乱的陈祐,陈景允嘴角露出一丝狞笑。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渐渐散去。

殿外的李昱一听完朝政论事,朝秦水之看去,却皆是从对方脸上看到了凝重的神色。

人群慢慢走完,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大殿,五人也不敢离去,就再此等候,半个时辰左右,李公公从大殿外侧走来,对李昱一五人道:“圣上在御书房等候,随我来吧。”

五人跟着李公公而去。

此时,御书房内陈祐猛的一拍桌子,骂道:“哼,平时一声不吭,今天这是想一齐来给朕一个下马威吗?”

赵光济恭敬的道:“圣上息怒,显病好治,隐疾难医,如今既然所有问题均被摆上了台面,那么我们对症下药即可,这新政我已草拟好,待圣上过目定夺后,内乱必会向好。而这”

正说着,忽然有人敲响了御书房之门,打断了二人的谈话,接着李公公便是打开了门,恭敬的对陈祐道:“陛下,比武五魁已至,等候您的召见。”

陈祐闻言点点头,道:“等等,听我宣再让他们进来。”

“是。”李公公退出房去。

陈祐对赵光济道:“我让你调查的这五子怎么样了?”

“万子真和李昱一自是不必说;秦水之乃太离郡秦白之子,据闻一家均被尤鹤所杀,不过此事已过去多年,也未曾有人能拿出证据,并不能就此断定,而在此之后,秦水之便是寄居于李昱一之家,二人兄弟相称,因此也可用;这风文彦出生贫苦,凭自己奋斗至今,若是给予优待,也能为我们所用;至于这旷白宸,据查乃是孤儿自幼流浪于天楚旁的边陲小镇平县已查不到其父母为何人,其身份有些诡谲,就如同凭空冒出一般,只知其吃邻里间百家饭长大,后被天楚一云游老师带走,在天楚中习武至今,前段时间与二皇子派去的人曾有过交集,能否为我们所用,尚不可知。”

“好,我明白了。”陈祐点点头,然后道:“去让此五子进来吧。”

“是。”赵光济走到门前,打开门,对门外候着的李昱一五人道:“进去吧。”

&nb你现在所看的《古蛮荒录》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进去后再搜:古蛮荒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