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运动会
作者:玉米面河      更新:2019-10-02 13:22      字数:4879

有人都加了进来,除了现在年幼的杨泽智和杨书礼。

开启了之后,发现也还是都要钱的,幸好价格和单人聊天的价格一样,其他人可以免费收到消息。

可以说,这个团队频道目前也只有都城和z省的21处能够有星石开启,其他分部都是没有这么多星石的,因为他们部门的人修为都没有达到星士九级的。

除了这些,更新内容的最后一条是开启公共场所,原本也是想一起开了的,后来发现暂时用不到,而且价格贵的很,就放弃了。

这个就更加昂贵了,现在的他们还不能开启永久型的,只能开启一些限时的。

可以选择开启的是几人间,比如开启一个二人间,那么开启的人可以选择两个人进去。

然后被选择的人同意之后,就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空间里,根据花费的星石决定这个空间存在的时间。

开启的房间也有好几个类型,最便宜的就是最普通房间,什么特别之处都没有。

其次就是修炼间和制卡间。

修炼间就是和练功房差不多,只是能够让好几个人同时出现在这个空间内。

制卡间也是这样,这个空间里有制卡台和一些基本的制卡工具。

不过这些要的星石都特别多,对目前的人来说,是不理解这几个空间的意义的。

干嘛要浪费星石非要在修炼空间里见面呢,在现实空间见不就行了吗?

现在外面出来一个大哥大,能够和在很远地方的人直接说话,很是高级的样子。

毕竟就是修炼空间也只能是文字聊天,完全没有面对面说话的那种气氛,所以一般也只是说一些重要的事情。

而这个大哥大却能够和在很远的人直接说话,虽然可能声音有些失真,不过还是能听出来对面是谁的。

不过这大哥大的价格太贵了,不仅大哥大本身就和贵,而且打电话也是要钱的,办下来就要上万了。

所以现在的21处只建立了一个总部很分部大队长的团队频道,大哥大的效果在这时候就没修炼空间方便了。

而且平时一个城市里的21处的人,都是在一块上班的,有什么话直接面对面就能说了,用不上修炼空间。

最近这些年里,科技发展的很快,现在还引进了叫做计算机的东西。

因为科学家们有星级食物的供应,所以体力变好了很多,所以研发速度也提高了,算是间接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了。

第三卷 第116章 运动会

很快就又开学了,因为开学,所以荆恬的日常又是和杨一一比较多了。

不过在学校的时候,荆恬去副本的次数就少了。

现在的她已经稳定了生活方式,就是在学校的空余时间里,进行制卡和修炼,而星期天的那两天,主要就是和小队一起去过副本。

杨一一对于荆恬来说,现在处于亦师亦友的关系。

在初中的人或许听过这么一个传言,让他们对高中的生活抱有期望,那就是:高中没有作业。

这句话确实不是凭空传出去的,真要这么说也不错,平时在学校的时候确实没有作业。

但是每一科老师在上完今天的课之后,都会布置任务,要求下一节课之前做完。

而且老师也不怎么检查作业,全靠自觉。平日里的晚上的三节课里,一般都是晚自习,而且白天有时候也是有自习课的。

在自习课上,可以任意安排自己的时间。

一般这时候就是写老师布置的作业了,所以当这一天放学后,只要不是写题特别慢的,都能够把今天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所以就相当于没有作业了。

但是这并不代表,高中就是轻松的,反而很累,对于很多人来说。

因为这时候考大学并不容易,大家都是非常努力的学习,因为上大学是一种荣耀和前途。

幸好对于杨一一来说,现在的学习强度没有什么压力,过的还算轻松。

而且杨一一做题的速度非常快,怎么说呢,两秒把一道题大致扫描一遍,然后答案就差不多出来了。

如果这时候让她讲一遍为什么这么做,反而要思考一会才答得上来。

之前做出的答案差不多是出自于本能,所以一套题用不了多久。

因为做题速度超神,所以一般节假日的作业杨一一绝大部分都是能在学校做完的。

在放假的前几天里,很多老师都会提前布置作业的,然后同学们就会疯狂的利用课余时间和自习时间来做作业。

因为这样假期就不用为作业而烦恼了,时间能随便安排了。

杨一一每次都以她那逆天的做题速度,在短短的几天内,就把好些天的假期作业完成的差不多了。

这一点让附近的人都很绝望,完全不敢相比较了。

在高一上学期里,杨一一和荆恬一直都是坐在教室最后靠左的那一排,也一直都是同桌。

其实一个学期里,老师都调了很多次座位,不过她们两个提前和老师说过,不想动座位了,也不想换同桌。

所以一个学期,两个人就只换过前桌,很班里其他很多人都没怎么接触过。

不过毕竟都是一个班的,所以大家的名字都是记得的,脸也能对上。

下学期里,没有分班,所以到了教室还是那张桌子和凳子,也还是那个座位,同样的也还是那些老师。

在第二个学期里,学校组织了运动会,据班里消息灵通的人说,他们学校是一年举办一次。

班长通知这个消息之后,荆恬纠结的问杨一一她们两个要不要参加运动会。

主要是她们两个参加了,不就是欺负其他同学了嘛,但是她们两个体育很好是班里人都知道了,为了班级的荣誉,她们是应该参加的。

关于这个杨一一也很头疼,她发现自从上高中后,就有了很多第一次,动脑子的次数也更多了。

最后她们两个参加了人数最少了3000米和1000米跑步比赛,算是尽一份力了。

然后集体项目两个人还参加了拔河比赛,那时候人那么多,两个人看情况出力就行。

杨一一报的是1000比赛,荆恬是3000米,在比赛之前,杨一一叮嘱荆恬别太忘我了,超别人一圈两圈就行。

不得不说,这种活动确实很容易增加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原来的荆恬还好,比较开朗,和其他同学相处很不错。

杨一一不是个主动的性子,又有着年纪第一的光环,所以其他人不是很敢接近杨一一,所以在班里,只有和荆恬以及寝室里的几个人关系还不错,其他的就是点头之交了。

不过因为这次的运动会,其他人接触了之后,发现杨一一性格其实挺不错的,到是让杨一一和不少同学关系好了很多。

因为杨一一和荆恬是1000米和3000米跑,所以安排的都有陪跑员,主要就是怕她们两个最后脱力了,得让个人来接一下。

至于跑的过程中的加油打气,这个就不需要安排了,跑步比赛是同学们最喜欢观看的一个项目了,所以到时候班里会有不少人都在旁边看着。

不得不说,在跑步的过程中,听到有人喊着“杨一一,加油!”这种话,确实很燃。

别看大家平时里锻炼很少,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了,就是体育课也不忘抱着一本书看。

但是最后运动会结束的时候,班里最后的排名还不低,是第二。

确实是有些遗憾不是第一的,不过和其他三个快班一比较成绩就很好了。

可以说,只有在这种活动中,其他普通班才有机会轻松的击败快班。

作为这次运动会的第二名,得到了一张奖状,最后被贴到了班级前面的墙上。

看着墙上的奖状,不得不说,无比的自豪。

而且每个单人项目也是有各自的奖状的,杨一一和荆恬就很轻松的获得了第一名,碾压了其他人。

在高一的时候,学习的课程是最多的,这时候还没分文理科,所有科目都要学,所以学习压力还是挺大的。

因为到高二就要分文理了,所有分班是必然的事情,老师偶尔会提到几句。

荆恬就问过杨一一到时候学文科还是理科。

其实如果按照自身优势的话,文科比较占优势,因为记忆力好,对学文科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杨一一要是学文科,可以说会非常轻松。

不过杨一一嫌那样太无聊了,而且每天都要背一些官话,就很不乐意了。

而且杨一一对这里的化学生物之类的,都很感兴趣,所以是偏向理科的。

荆恬得知后很苦恼,因为她一直都不擅长理科的那几科目,文科还行,但是这样就要和杨一一分开了,所以很纠结。

第三卷 第117章 分科

时光匆匆而过,很快就到了分文理的时候了。

最后杨一一还是选择了理科,荆恬去了文科。

因为班级不一样,两个人也不在一个寝室了。

在高一两个一直腻歪在一起的,现在也只有吃饭回寝室的时候能见面了。

杨一一还是在十一班,因为文科人少,只有八个班是文科,其余十几个班都是理科。

杨一一从这栋楼的十一班搬到了隔壁楼的十一班,看起来变化不大。

班里大概有十几个是以前班里的人,还有一些是初中同学,其余就不认识了。

荆恬去了文科六班,也是一个快班,在二楼。

两个人虽然只有一层之差,但是相处时间大大降低了。

不过两个人还是约定着一起去吃饭,一起回寝室,一起回家,除了这些时间,就没怎么见面了。

在高中时期,除了一些好动的男孩子,大家都是呆在教室里学习或者补觉。

怎么说呢,杨一一和荆恬现在还是好朋友,但是没有以前腻歪了。

在有好吃的时候或者好玩的,还是会去对方的教室找对方分享。

回家的时候,因为两个人不是一个班级的,所以有了很多话题,聊着对方班级里的趣事。

高二虽然要学的科目变少了,但是任务更重了,而且难度也提升了很多,所以并没有感受到比高一轻松。

杨一一最喜欢的就是化学课了,二高的配置的有实验室,她们组织过几次化学实验,杨一一就很感兴趣。

又是很快的一年过去了,她们90届的也高三了,即将面对高考。

这次并没有分班,还是原来那个班级,班主任也没变。

对了,杨一一到高二分科之后,班主任很巧的是,还是原来的班主任傅涛,所以杨一一的高中三年都是他带的班主任。

杨一一也一直担任着学习委员,没有变。

一进入高三,气氛就完全不一样了,好像一直有人在后面催着赶着似的,大家几乎都有一种紧迫感。

学习就更加拼命了,一个起的比一个早,一个睡的比一个晚。

这关于着他们未来的一场考试,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家长,都紧张了起来。

本来周五放假周一回来的安排也变成了周六放假周日回来,大家还是挺开心的,学校的老师水平还是蛮高的,在学校学习的效率总归比在家要高。

班级后面也用粉笔写上了高考倒计时,不少人也在自己桌子上画着时间表,过去一天划掉一天,看着被划掉的日子越来越多,班级里的气氛也越发的紧张。

就是下课的时候,班里也是静悄悄的,反而是一些上课的时候,班里要热闹一些。

老师们也尽自己的努力把自己的知识灌溉给学生,虽然班级的人很多,而且除了班主任,其他任课老师是最少带两个班的,但是他们还是收改作业,帮助同学们查漏补缺。

同学们是为了自己的前途,老师们是为了心中的责任。

大部分的学生对考大学的重要性就来源于身边人对高考的重视,他们是跟着父母老师的目标往前走着。

对于考大学的意义,很少会有人真正思考过,他们只知道只是一场改变命运的机会,是一个让前途光明的机会。

疯狂的学习很容易造成的结果就是,不少人有了轻微的神经衰落,偶尔会头疼的很。

不是大病就不请假,学校也配备的有医生,和外面诊所的医生水平也不差什么。

各种假期全部压缩,七天的变三天,三天的变一天。

就是过年的假期,也被压缩的很短。

高三里是有这样一句笑话的,也算是打趣吧,“我们要放三天小长假啦。”

对于这种假期,大家的感触都很复杂,一方面为放假能松口气而有些欣喜,一方面又为回家学习效率比不上学校而担忧焦心。

杨一一看着拼命学习的同学们,突然感觉自己有些格格不入了,因为她实在是太悠闲了。

过完年后,离高考就更近了,大家学习气氛竟然又浓重了,最后杨一一没办法,就和班主任商量了,保证市里组织的模拟考试都会参加,成绩一旦下降就回来学习。

班主任时刻都关注着班里每一个同学的状态和情况,自然也是注意到了杨一一的状况,但是杨一一这两年多来,一直都是这种学习态度,但是成绩一直都比第二名高很多。

所以班主任没敢和杨一一说换一种学习方法,万一她不适应呢。

所以当杨一一提出回家学习的时候,班主任只迟疑了一小会儿,就答应了。

对于杨一一的离去,因为杨一一还是坐在了最后一排的靠左的位置,所以等她走了大半天,周围人才注意到。

全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