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风雨欲来
作者:鞋底红      更新:2019-09-22 20:27      字数:3374

元湛见卿尘又是这副不说、不问、不表态的态度,只好换了方式,道:“关于鬼曲,本王在偶然间也习得一二,卿尘你要是懂的话,本王倒也还想请你指点。”

卿尘貌似也不惊讶于元湛的话,问他:“敢问殿下习的是哪几篇?”

元湛于是问:“总共有多少篇?“

卿尘没有回答,坚持问他:“卿尘也不甚清楚,不过殿下手中若是有残篇,不如拿给卿尘看看?“

元湛道:“实不相瞒,本王并未真正看过什么曲谱,只是跟随圆通师傅多年,从他平时的弹奏里觉出不寻常,默默记下,自己悟出的一二,问了师傅才知道原来是平州太守风达将军所作。又听闻凤达也乃是鬼门三杰之一,才推想,那恐怕就是传说中能杀敌于无形的鬼曲了。”

卿尘闻言暗自吸了一口凉气,面前这个少年亲王,未曾看谱,未曾学习,只凭圆通方丈平时弹奏那些个修身养性的断章残篇就能悟得些东西出来。她记得儿时爹爹一直念叨无通灵之心性,难悟此间之道,母亲也曾央求他教给哥哥,而爹爹却始终不肯,说哥哥不是那个材料,还不止一次地感叹后继无人。可眼前之人,说不定,就是命里注定的那个人?

他刚想说什么,又想起爹爹还说,若非是明白大是大非,心纯质洁之人也断不可修习鬼曲全篇,走火入魔,定然万劫不复,祸害苍生。若是找不着那个命定的后继之人,他宁愿这鬼曲就此在世间消失。

浪迹天涯那么久,人间的冷暖,事态之炎凉她早有深入骨髓的体会,这个元湛,她顶多就是感激罢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到此为止刚刚好,绝不能更进一步,她心里清清楚楚。

于是,卿尘又是什么都没说。

元湛道:“卿尘,你心里装了太多事情,若是说不得,就全部忘个干净吧。活起来也轻松一些。”

元湛离开之时,婉娘送来一封书信,说是方才在溟王赏给文清姑娘的缠头里发现的。

元湛接过书信来,没有打开,只是面无表情地凝视着这封书信的封皮半晌,墨色的眸子翻涌着什么,让人猜不透,摸不着。

最后他轻轻闭上眼睛,悄声喃喃:“水自西来朝东去,来既随缘,去也随愿,留不住的,不必强留。”

“殿下,这是何意?”婉娘不解。

元湛把信还给婉娘,吩咐道:“这信是卿尘的,你何故拿给本王?去给她吧,谁也不许看。“

婉娘面有惊色,躬身道:“婉娘知错。“

元湛淡笑,虚扶婉娘,道:“不怪你。还有,若是日后卿尘想要离开,你便把她在这里得的缠头尽数给她,放她走。“

婉娘闻言更加震惊,道:“殿下,这是……“

“去吧。“元湛言简意赅地吩咐了两字,咳嗽两声,凄然而笑,带着随从离去。

婉娘强压着自己的担心,没有拆封,把信原封不动交给卿尘。

卿尘听说是溟王给自己的,倒很是惊讶:“这是溟王殿下给我的?什么事?”

婉娘笑道:“我哪里知道是什么,你自己看去。”

说罢,她转身就离开,生怕看到信里的内容,虽然不知道是什么,隐隐觉得不是什么好事。

卿尘坐在房中一面吃着点心,一面漫不经心开启了信封,只拆到一半,就有个叫美牙的小丫头欢欢喜喜地进来,叫道:“姐姐,姐姐,文清姐姐,咱们街尾的折柳坊来了一个西域术士,会变戏法呢,你可要去看看?“

卿尘喜道:“变的什么戏法?随随便便的我可不看。”

美牙道:“可神奇呢!凭空能变出个大活人来!那术士的名字也奇怪,叫什么摩什么罗的,长得与湛王殿下可有几分相似。”

卿尘道:“真的假的?那得去瞧瞧去。”她看看手中得信,想起元溟那傲慢无礼得样子,自己方才还顶撞了他,看他刚才气鼓鼓得样子,用脚趾头想也觉得不是什么好话,于是看也没看,在掌心里握成纸球,扔掉了。

元湛回去得路上只觉得心神不宁,他猜到元溟一定是知道了卿尘是平州凤氏的余孽,说起来,也算是朝歌凤氏的一个比较遥远的分支,而朝歌凤氏在当年的肃清中也遭受了相当的重创,若不是皇后娘娘姓凤,凤氏一族恐怕很难这么快东山再起。

也因此,元湛断定元溟没有对卿尘不利的心思,顶多就是想要拉拢她,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告诉她关于当年凤氏与殷氏在肃清过程中的恩恩怨怨。

其实他早就有这方面的隐忧,不过事已至此,虽然有些难过,留不住的人,不必勉强。

是夜,元湛不顾庭中的湿凉,穿着素衣便在立在荷塘边就着月色,吹奏曾经从圆通师傅哪里听来的为河边捣衣妇女谱的曲子,用于平心静气,平复心绪。

这时李麟突然进来,也不顾元湛还在吹奏,直接打断他道:“殿下,南方战事前线急报!”

元湛立刻停止了吹奏,打开李麟递来的小竹筒,里头的字条上密密麻麻挤着好些芝麻大的小子,看来是有紧急又复杂的情况了。

元湛越往下看,眉头锁得越深,李麟急切地道:“殿下?“

元湛身体一晃,差点倒地,被李麟扶住,元湛道:“五哥,出事了……”

李麟文言也是一惊,道:“怎么回事?”

元湛紧缩眉头,拼命思考着,似乎想从有限的文字里推测出实际发生的事情,可越想越觉得不安,只觉得跟殷家和母妃又有了些关系,让他不想去想,却要逼着自己非想下去不可,于是捂着头,浑身颤抖起来。

“李麟,扶我进屋,不,我要进宫,我要进宫一趟!“

“可是殿下,现在这个时辰,恐怕不合礼制吧?“

元湛发着颤道:“有些事,我要向母妃问个明白,我必须要向她问个明白!五哥通敌卖国,被四哥刺伤,现如今不省人事……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李麟无言,只默默将他扶进了屋,又让人把老田叫来,让他赶紧熬药,唯恐一会殿下用得上。

回到屋中,元湛恢复了平静,一边等下人送衣服来,一边背着手在屋内踱步:“十六年前咱们战败割给梁国的琅琊州本已夺回,四哥却中了埋伏,身死未卜,这琅琊州又丢了,可现在梁国赤焰军主帅林殊突然病逝,琅琊州的一半因此失而复得……“

李麟都听糊涂了,赶紧拿过字条来看,这东边的琅琊州是得而失,失又复得,这一仗打了快大半年,终于梁军因主帅得突然病逝而退兵。

可是,汐王殿下,怎么又会出事呢?

元湛穿戴整齐,没有乘车,而是直接骑马,同李麟并排而行,行只两条街得距离,突然停了下来,对李麟道:“不,咱们改道,去六皇叔家!“

现在已是宵禁时分,路上没了行人,两人更是快马加鞭,只在跟负责夜禁巡查的金吾卫前停下,示出湛王令牌,复又快马加鞭,赶往复王府。

复王府的家丁打着哈欠开的门,本来心生不满呢,却邹然看见面色苍白的元湛居然骑着马到了门前,没等他通禀,直接就往复王府中走,于是这家丁不敢怠慢,赶紧进门通禀了正在房中与妾氏寻欢的复王殿下。

复王的好事被打搅,也是十分不满,可见家丁慌忙的样子,就知道事态严重,非同小可,赶忙穿戴整齐。

到了正厅中的时候,元湛已经端坐在侧席位了,他儿子元清站在陪在一旁,他看见元复,赶紧起身施礼,道:“六皇叔,侄儿打扰了!”

元复从小不爱读书,在军旅中过了大半辈子,落了一身的伤病,粗人一个,不讲什么礼数,大剌剌地坐在主位上,喝了口茶道:“湛儿深夜来此,为了何事?”

元湛此时已经相当镇定,他端起茶喝了一口,才道:“听说,十六年前,皇叔在战场上见过主帅林殊?侄儿回到朝歌听闻四哥曾在南边中了埋伏,吃了亏,便想问问,这个林殊,是何许人也。”

元复眉头一皱,问道:“湛儿深夜来此,只想问这个?可是又听到什么消息了?“

元湛道:“正是,边关大捷,我琅琊州的一半,失而复得。“

元复像是陷入了沉思,悠悠回忆道:“林殊,林燮,赤焰军,此二人,行兵快如闪电,不寻章法,多变诡谲,难对付!而且……“

“而且什么?“

“林殊和林燮本该在十六年前便死了,这三年,梁国政局大变,可以说是翻云覆雨,我想,凌儿大概以为可以趁他们政局不稳,夺回琅琊州五城,可林殊消失了十几年居然又回来了。想不到啊,想不到!“

元复唏嘘感叹着,元湛却起了疑心,道:“皇叔觉得,梁国这三年的政局变换,可与这个林殊有关?“

元复摇摇头道:“谁又知道呢?不过我知道的林殊那时候才十七,比你如今还小一岁,骄傲张扬、争强好胜,不像是能在朝堂里搅弄风云之人。“

元湛捏着衣角思量着,道:“听说当年是因为他们梁国的驸马谢玉背后使手段,他们自己人打起来,才让赤焰军全军覆灭的?“

元复好面子,这话说的,把他的功劳全抢了,于是道:“你这小子,当时才几岁?怎么比我还清楚似的?“

元湛叹口气道:“侄儿只是担心,梁人会把手伸进咱们大魏,搅弄风雨,往后只怕不得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