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者,你们好。”那名男子朝沙源他们打着招呼,男子的声音非常有朝气,让人感觉很舒服。
“你是...”沙源问道。
“我叫吴宁,是住在附近的赫哲族人。”男子行了个礼。
“赫哲族,是居住在三江平原地区的少数民族呢。”左青说道。
“三江平原?”小雅问道。
“恩,三江是指乌苏里江、黑龙江和松花江。这三条江汇集而成的地方简称三江平原地区。”
“左大小姐是百科全书啊,这么博学。”左青昂着头接受了卜蜂的夸赞。
“你怎么知道我们迷路了,我们什么都没说过吧。”沙源的问题把众人扯了回来。
“呵呵,由于我的村子在附近。我经常会到这附近采集一些食材。也遇到过许多人,其中大多是旅行者,因为走不出去而迷路了。”吴宁温和开朗地说道。
“是这样啊,你猜的没错。我们的确在这里迷路了,你知道怎么出去吗?”对方那种温文的气质让沙源很快地产生了信任。
“这个简单,我可以带你们出去。不过看你们这幅样子还是先到我的村里休整一下吧。”众人听了吴宁的话看了看自己的身上,满是灰尘和土屑。
森林的路错综复杂,沙源到现在都记不得哪是哪,古树那里因为非常显眼所以好认,别的地方出了树就是草,看起来感觉都一样。
在走过好几片针叶林之后,沙源他们看到了一个木头制作的大门,像山寨的那种感觉。
“尤戴村长,开下门,我是吴宁。”吴宁上前喊道。
不一会儿,木制的大门就被放下了。众人穿过了门。
“你们说汉语?”左青问道。
“是啊,虽然赫哲语是我们的民族语,但是近年来族内使用的人已经逐渐减少了。很多人都开始使用汉语沟通。”吴宁解释道。
呈现在沙源眼前的是一片祥和的村庄。大约4-5户人家。有着牧场和菜园。一副自给自足的光景。
一瞬间,沙源有种误入桃花源的感觉。因为这里的人的表情看起来非常安逸平静。可能只有与世无争的人才能露出那种表情吧。
“我先带你们去和村长打个招呼。”吴宁带着众人往最里侧的房屋走去。
打开门,看到一个白须老者躺在床上,边上一位老妇正在照料他。
“尤村长,我带了几个旅人进村。可以让他们停留一段时间吗?他们迷路遇到了困难。”吴宁恭敬地问道。
“无妨,无妨。你也真是个热心肠,隔断时间就能捡一些人回来。不过这个村子不排斥外人,只要不闹事就可以居住下来。”村长用孱弱的语气说道。
“嘿嘿。谢谢村长,那我去安顿下他们。”吴宁看到村长摆了摆手就带着众人离开了那里。
“就住我家吧。反正我也是一个人住。床铺的话只有2张,让女士睡床,男士睡地板吧。”吴宁说完带着众人来到了自己的屋内。
屋子内的布置就和吴宁这个人一样,让人感觉很舒服。虽然东西不多,但是摆放很整齐。
吴宁从橱柜里拿出3套被褥铺在地板上。
“床铺都准备好了。今天本来预定今天还要采些食材的,我还得出去一下。你们随意哈。”吴宁说完就离开了屋子。
“哇,这兄弟人真不错。本来以为今晚还要睡帐篷,没想到可以改善一下环境啦。哈哈。”卜蜂的话也让众人露出了笑脸。
的确,这突如其来的帮助救了沙源他们一把。毕竟这里比起那个营地看起来要安全不少。
小雅和左青打算先去洗个澡,卜蜂则在村子里和小孩玩耍。沙源则坐在客厅里面整理着目前的线索。他再次翻开了那本日记。
“1968年10月24日,晴
我和赛伦斯教授来到了萨尔图站,这里和别的地方不一样。站内停靠着许多原油列车。这也很正常,毕竟大庆的石油太出名了。
我和赛伦斯教授下车吃了个饭就马上回到车站订票前往齐齐哈尔。订票人员看了看我和教授,然后和边上的人低语了一下。我看办理的时间有点久,便上前询问是不是可以把票给我们了。但是对方扭扭捏捏像是在拖延时间,最后转过身播起了站内电话。
我觉得事情有些不对,立马带着赛伦斯教授离开售票台。
当时,我的心里透露着绝望,内心觉得是不是要到此为止了。但是好在他们还没发现我们。边上有一辆原油列车正打算出发,我和赛伦斯教授偷偷地上了一节原油车厢。
我躲在车厢里面看到站台已经聚集了不少红方,好在列车已经发车正在驶离那里,真是千钧一发。
而我边上的赛伦斯教授则默默读者一本书,那本书的文字我不认识。我问他是什么书,他告诉我这是他的信仰。我好奇地看了看那本书,上面的字我完全不认识。于是我也失去了兴趣倒在一边休息了下来。
傍晚,我们来到了齐齐哈尔市,很快我就找到了我的学生张瑜。我在哈尔滨已经用电话和他联系过了。他把我们带到了他家提供庇护,他说我学校里的红方已经发大字报抓我们两个了。
这一切都在预料之中,我和他谈了未来的去向。最后他建议我出国避过这段风头。他说这里离国境很近,出去的话红方就不太会来管了。
我们商量了两条路线。一条是往西北去蒙古的路,另一条是往东北去往俄罗斯边境的道路。不过我听闻俄罗斯边境有黑帮出没,所以最终决定往西北的蒙古方向走去。
张瑜告诉我千万不要往北走,那里的环境非常凶险。我点头应允。
此时的赛伦斯教授把自己闷在房间里面,可能是心理压力太大了。我也能理解,所以就不去打扰他了。
后来直到睡着前,我和张瑜聊了许多师生时代的趣事。这让我在一瞬仿佛忘掉了现在的处境。
说实话,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决定是对是错。但是唯一一点我可以确信的是,我绝不感到后悔。
李维”。
看完这一段日记,再加上吴宁的话。沙源已经确信自己所处的地区就是大兴安岭地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