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龙和高翔日夜住在兵营里,日头已经爬上了东山头才得知日军展开了攻击行动。
赵龙对紧随身边的几个传令兵一连发出了几道命令。
传令兵即刻分头行动。过不多时,坐落在县城正中央的一座古塔上的古钟被敲响。宏厚的钟声响彻四方。
钟声就是命令。县城内外几千户人家闻风而动,按照预先制定好的路线纷纷撤离。五百士兵分散掩护。
赵家堡的一百个子弟兵听到钟声,迅速聚拢在指挥部门外,一个个挎着短枪,插着短剑,握着长枪,等待赵龙发号施令。
赵龙伏案写了两个纸条,交给了焦亮,继而率领一百子弟兵出了县城,向山道上的日军对迎上去。
两只猎鹰带着书信飞向福安县和小雨山庄。
高翔则带领一千人坚守县城。
赵龙带着一百子弟兵前出十多里地来到了第五道壕沟,看见赵向东几个人还在抛洒铁蒺藜,于是拿起望远镜向前瞭望,只见极远处难以计数的日军拥挤在山道上,有的在捡拾铁蒺藜,有的在搬石块填埋壕沟,还有大批日军正沿着山梁进攻。守在山梁上的士兵且战且退,已经退守到第三道石垒。
赵龙对一百个子弟兵说:“你们两边分开登上山梁到达第四道堡垒,封锁住山梁上的日军,迟滞山道上日军进攻的速度,力争拖到黑夜。让封锁第一道第二道防线的人员撤回到第五道堡垒休息吃饭。”接着对赵向东等人吩咐道:“你们先坐下歇歇。“蝗虫”一天两日别想飞过来。”
一百个人分成两队登上了东西两道山梁。两队人马各自携带了四挺机枪和四门掷弹筒。
日军大佐甘村津美在府城天不亮就接到了甘村矢美的电报,才得知两千日军严重受阻。
甘村津美早知道灵州府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中,地形非常险恶,更知道此地民风彪悍,不惧生死,男女老幼习武成风,操起刀剑就敢一比高低,而且武林高手云聚此地,还有群狼相助。
日军的谍报人员早几年就潜伏进了灵州地区,故而甘村津美对灵州府的各种状况早已了若指掌,却不知道通往高山县的山道上布满了铁蒺藜,致使大部队迟滞不前,一天之内夺取高山县的计划成为泡影。
甘村津美在帐篷搭建的指挥部里思忖再三,而后做出重大决定,立马派遣一个少佐率领五百日军前往山平镇征集粮草。同时电告驻守在平顺县的龟田中一就近征集粮草。
日军少佐按照指令,迫不及待地率领三百骑兵,二百步兵乘坐七辆汽车出西门直扑山平镇。
赵向西带着赵家堡十二个兄弟远远看见日军跃马扬鞭杀气腾腾出了城,却不知日军予以何往?予以何为?只好撒开双腿沿着田间地头一路追随,一直追赶出十多里地才料定日军是杀向了山平镇。
赵向西十三个人知道仅凭两条腿绝对超不过狂奔的马匹和汽车轮子,急切间再顾不得其他,拔出二十响的驳壳枪边追边开枪射击,意图迟滞日军的速度。
日军的速度丝毫不减,最后一辆车上的日军不断地开枪反击。
赵向西眼看日军渐渐远去,急忙对身边的两个人说:“你俩一个去三公庙后山上求援,一个去小雨山庄通报。”
驻守在山平镇的部队只有两个小队一共二百人。两个小队长是从七百多川军中选拔出来的。大队长叫曾伟,原是川军的一个中尉连长。
山平镇几千户人家,近万人口。其中一半人口来自于成州府。
中尉连长曾伟受赵龙所托驻守山平镇,大敌当前,自是不敢疏忽大意,早在一个月前“依样画葫芦”,动员了山平镇的几千人,围绕山平镇四周处挖掘了壕沟,并在四门安装了吊桥。日出放下吊桥方便居民出入,日落拉起吊桥提防日军偷袭。
这日忽然从远方传来了激烈的枪声,守在村口的士兵知道情况不妙,立马拉起吊桥。
二百守军纷纷登上房顶严阵以待。两个小队四挺机枪分别把守在镇口。
山平镇与府城近在咫尺,离三公庙也不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山平镇的男女老幼饱受一帮豪侠们的熏陶,故而习武成风,农闲时节男女老幼都会弄枪舞棒,拉弓射箭,比试一把。不定期的还会摆开擂台刀来剑去较量一番。近万人里有三成是久历征战的退伍老兵,这些老兵当然懂得如何对付强敌。
日军临近镇口,发现壕沟堵住了进路,正自发愣,即遭到了枪弹的猛烈攻击。
日军训练有素,又久历战场,因而处变不惊,一边开枪还击一边后撤,继而跳下车马,支起掷弹筒不停地狂轰滥炸。几百日军扛上架板扛上木梯围绕着山平镇分散开寻找突破口。
面对日军的疯狂扫射和狂轰滥炸,曾伟当即下令全部人员撤回院子里各自为战逐屋厮杀。
日军很快冲进镇子里,只有少数日军守护着七辆汽车和马匹。
一场殊死搏杀拉开了序幕。
每个院落都成了堡垒,家家户户不分男女老幼,个个操刀握剑,箭在弦上,守在门窗后蓄势待发。
日军的掷弹筒不停地发射,手雷不停地投掷,机枪步枪一起开火,随之一个个院落被毁灭。而日军也遭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不死即伤,兵员不断地减少。
赵向西率领着十个本家兄弟手握二十响驳壳枪随在日军身后进入山平镇,蹿高伏低,起起落落,或在房顶,或在墙角,朝着日军射击,一枪一个。
不到两个时辰,日军疲累不堪,弹药耗尽,想快速撤退为时已晚。
江洪源率领五百援兵已然赶到,山平镇的近万人早已杀红了眼,一个个挥舞着刀剑冲出家门,片刻功夫,仅剩的三百日军全部被剁成了肉泥。
战斗刚刚结束,突然风起云涌,继而电闪雷鸣,瓢泼大雨倾泻而下。
一连数日狂风不止暴雨不停,雨水洗刷了血水,荡尽了人间一切罪恶。
此时此刻,攻击高山县的两千日军刚刚跨越第三道壕沟,就遭到了暴风雨的猛烈袭击。暴雨迅速汇成了滚滚洪流,滚滚洪流裹卷着泥沙石块沿着山道顺流而下。
可谓人算不如天算,两千日军尽管训练有素,无论如何也吃架不住滚滚洪流的冲击,不由自主地随波逐流,一直被冲出几十里外的开阔地域才收住了身体。而枪支弹药,骡马大车以及车上的粮食,还有火炮,装甲车,包括电台等等,全部遗落在了山道上。
暴雨不停地下,洪流不停地流。
日军中队长甘村矢美带领一千多个残兵败将,空着双手冒着大雨失魂落魄的回到了府城。此时已是第三天傍晚。
回头再说平顺县的平顺县的龟田中一。
龟田中一带领一千日军进驻平顺县城时,县城已是一座空城。
龟田中一不死心,从次日开始挨家挨户进行搜查,企图能找到一个人或者一粒粮,结果一连数日徒劳无功。
这一天,龟田中一和几个军官登上城头视察,隐隐约约发现县城周围极远处插满了旗帜,
不由的惊讶万分,举起望远镜细细观察,才看清楚每面旗帜上都绘着狼头,狼头大旗正在迎风招展,旗帜上还绘着几个大字。遗憾的是蝗虫不认识汉字。再细看,只见县城周围除了庄稼地,每条道路都一条条壕沟切断。平顺县城就像是;画地为牢。城里人别想出去,城外人别想进来。
龟田中一带着几个军官慌急急的回到指挥部,立马向联队长如实禀报。
甘村津美接到电报毫不在意:大日本帝国兵锋所向,无坚不摧,何怕几条壕沟。
这一天大早,龟田中一接到电令:就近征集粮草。
龟田中一明知不可为又不得不为之,否则,下场就是剖腹自尽。当然,龟田中一也很体会
联队长的苦衷:所带的粮草已快吃完,再不征粮抢粮,只能坐以待毙。
龟田中一立即命令一个少佐率领五百日军前往三义镇征集粮草。
三义镇在平顺县东南方向,相距县城不到十里地。三义镇四周群山环抱,人口不足四千,属于小村镇。三义镇人口不多,但良田百倾,家家户户富足有余。当年,盖世奇曾经派遣五十个土匪冒雨从林家寨出发,途经此地欲以“武状元”的土匪汇聚,再前往克坪县搭救大牢里的土匪。结果被一鹤冲天和宇内侠盗偕同青龙寨的武士们在此地一举歼灭。
当年发生在三义镇的事情到现在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三义镇再没有提及,此时此刻,
三义镇却被不可一世的日寇当成了口边肉。
日军的少佐年少轻狂,雄心勃勃地率领五百日军轻装上阵徒步出发。日军浩浩荡荡前出
五里地还没有跨越壕沟,就遭到了无数枪弹的突然袭击,三十多个“蝗军”当场毙命。
枪弹发射地来自于一片一片庄稼地。庄稼地里不知藏着多少偷袭者。
“蝗虫”立即匍匐在地,朝着庄稼地盲目射击,十几挺歪把子机枪开足马力同时咆哮,
几百条三八大盖遥相呼应,子弹纷飞,枪声一片,遭殃的却是无辜的高粱地。
日军射击了一刻钟,对方毫无声息,认为敌人已经悄然逸去,故而放心大胆地挺身站起,正
准备动身跨越壕沟,谁知一大片玉米地里枪声大作,几十个“蝗虫”应声倒地。当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日军不得不再次匍匐地上继续还击,一大片玉米地又无辜遭殃。
龟田中一站在城头上用望远镜看的清清楚楚,知道就近征粮的美梦难圆,看见同类一个个倒毙,难免眼红心急,为了
报复,勒令日军抬一辆山炮到城头。众士兵不敢怠慢,立马将一辆山炮拆卸成部件,分别扛到城头又重新组装,继而填塞炮弹,朝着庄稼地盲目开炮轰击,一百发炮弹发射完毕,一大片庄稼地被炸成了平地,而日头已过中空。城外的日军抬着几十俱尸体返回了县城。
日军联队长甘村津美第一次冒进就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落了个血本无归,一连几天,直气得眼冒金星小便流血。<!----><!--推荐模块-->书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