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 56 章
作者:未闻不语      更新:2019-09-10 21:22      字数:3625

自姑姑去世后,高婷茵有段时间,哪里也没去,将自己关到府里,听下人们说,整日就是躲在屋内,大门不开,等到吃饭时才出来,头发未簪,衣服几日不换。

我去了几次也吃了闭门羹。

若是再让她这般胡思乱想,指不定会出什么事儿。本来这酒铺的东家就是高婷茵,索性还让她继续卖酒吧,人忙着比闲着强,尤其是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忙起来能转移注意力。

我以要去西安几个月为由,钱掌柜也随同我去。洛阳城内的铺子没人看管了。还需她这个东家出面。邀请她回到最早的铺中。一方面怕她累着,只让她帮忙看管一个铺子。

临走前,我特意在铺子中等她前来。瞧着远处她又穿上那华丽耀眼的黄色丝绸缎子,将自己淡妆一番,我这才放心,往日的高婷茵又回来了。

本就是她的店铺,上手的很快。

“这里是账本。这是去年的酒,这里是前年的酒,还有些五年以上的放在酒窖里。”我一一交代着。

高婷茵一个不耐烦“这都不用你讲,铺子里这么多人呢,你现在说我也记不住。需要的下人都知道。”

我一笑,“嗯,姐姐,反正这是你的铺子,赔了我也不管。”

高婷茵不屑道:“妮子真是长大了,开了几个铺子就翅膀硬了,赔,你瞧着吧。等你回来,挣得满盆金,吓你一跳。”

我笑道:“好呀。我等着回来瞧金屋银屋呢。”

高婷茵娴熟的低头翻看着账目和存货量,好像又回到了第一见她的模样,我俩为着十两银子争执不休,最后还是在她这里讨到了一晚饭。

“一路上慢点,注意身体。”高婷茵突然抬头道。

我一愣,忙应道:“知道了。你也是。”

“世荣陪你去吗?”高婷合了已看完的账目。

“他啊,不去,最近又被朝廷叫回去了。”我道。

“听说升了官职?”

“嗯,自大同回来之后,就官升两职。”

“你俩这事儿呀。”

我无奈的撇撇了嘴:“嗯,老天不让他娶我。主上之后,又是他爹。还是三年内不得嫁娶。”

高婷茵自己舀了一勺三年藏得竹叶酒,“喝吗?”

我退却:“不会喝酒。”

高婷茵自己坐在竹椅上,大口喝了起来:“亏你卖那么久的酒,还不会喝。”

“卖酒跟喝酒。两码事儿吧。再者,低纯度的葡萄酒我还能喝些,这酒一喝啊,我怕不知何时才能上路呢。”

“好好,你有理。”三勺酒下肚,她酒量还是那么好。

“我跟姐姐都已备了送你的贺礼了。”她饮着酒道。

上次与她讲完世荣对我说的话后,在她面前,我从未再提过姑姑,怕彼此都伤心。

她又舀了一勺:“青缘,有件事儿,我一直没对你讲,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想。”

我搬了椅子坐在她旁边,没有倒酒,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正色问道“什么事儿?”

高婷茵放下了酒盏,坐直了,表情严肃眼神肯定的看着我:“姐姐是故意去送死的。”

我瞪大了眼睛:“送死!?”

“嗯。你知道王明之来府里是做什么的吗?我曾经见过一个香包,那是姐姐年轻时亲自给王明之绣的,他现在希望姐姐回到他的身边去。”

茶水顾不上喝:“姑姑不是也喜欢王明之吗?”

“是,喜欢曾经的王明之,自从那次去王家府里救出你之后,她就说王明之变了。从起兵之日起,姐姐说这一日终于到了。她最不愿意看到的一日。你觉得现在的主上还有说话的权利吗?这是姐姐最不愿意看到的。最后一次,王明之来府里,走了之后,姐姐让把香包宝剑都仍掉。而那些东西,全是与王明之有关的。尤其是那把宝剑,姐姐自十几岁开始随身不离,一直到现在,后来的东西,我偷偷收了起来,没再让他瞧见。”

夏日炎炎,门口的知了不停的叫着知了知了,我听的一身冷汗。

“自从世扬去世之后,姐姐曾主动去找过王明之,回来那日大雨,她没有打伞,没有坐马车,一个人,大雨淋淋的站在大门口,像失了魂一般,怎么叫她都不应,当夜就发了高烧。躺床了许久,直到大同攻打的消息传来。她像往日那般拾起了宝剑,又在庭院中练剑,我以为一切又恢复了往常。没想到的是,她会突然请命去前线。这个是没有一点先兆的。我十分担心,几次劝她,她反而笑着让我放心,那个眼神,我忘不掉,一点也不怕,好像很期待,就像知道自己能打胜一般。”说罢,高婷茵又一饮而尽。

“现在想来,那个坚定的眼神,就像战场上不怕死的战士一样。知道自己回不来了。交到了一切事物,知道了结果,所以反而不怕了。”高婷茵又给自己舀了一勺,灌水似的吞了下去。

我惊诧的想着她刚刚说的话。姑姑是不想看到王明之篡权!

我不知道当天她喝了多少酒,我走时,半缸酒已没,私下悄悄交代了这里的管账目的,照顾好高婷茵,生意做不做都无妨。

我这一去西安又是一月。西安这边因为空缺,所以生意供不应求。钱少隐建议再往西发展,到兰州。我心想着封儿在大同,或许可以把生意扩展到那里。

一个月当中,平均一周收到一次世荣的信,都在问我何时归。确定了这边的生意都十分稳定了,我才准备回。又留钱少隐去兰州和大同考察。

除了生意,这个月,我一直在思考高婷茵所说的,很多地方,还是有些不明白,这其中牵涉到世荣,没有结论之前,不愿意将自己的疑问对世荣道出。

回府之日,世荣不在,下人说世荣到驻军部队了。当即,没有休息,带着自己的疑问,去找个聪明人聊聊。这个聪明人最近不是大闲人嘛。怎得也出不了颐和园。

他的茶社没有人,评书馆没有人,再到酒铺看看,也没有人。颐和园上了档次能入他眼的每几个,最后,还是一个掌柜的告诉我,张玉修在青采花阁里。青楼?真让我意外,他不是不近女色嘛。

我随意寻了个铺子买了身男装换上,这个时代,女子进青楼只会被认为是去卖艺卖身的。一身男装还是方便了许多。

颐和园最大的青楼,路过几次,从未进过,不像东西街边的青楼,姑娘们有的都开打窗子故意丢个手帕招人。颐和园的青楼——采花阁,多贴切的名字。张玉修的生意遍布茶馆、布匹、客栈、当铺、首饰、马匹等等,唯独他没有沾染青楼这块。最早问过他,一句“臭男人们。”很好的解释了原因。他对此完全不敢兴趣。

所以刚听那个掌柜说张玉修在采花阁时,相当于看到了太阳从西边出来那般不可思议。张玉修转性了,为了证实这事儿,还是眼见为实的好。采花阁在洛阳城内也是出了名的,据说有诸多将军王爷瞧瞧来此,里面的女子各个也是才艺双全。曾经城内有个大官司,死了四五人,就是为着采花阁里一个貌美姑娘,两家人都在争夺,一家人付了定金,另一家人直接带人抢夺。结果付定金的那家不愿意了,官府最后还是判了将姑娘给付过银子的。在迎娶那日,另一家雇了山里部门的亡命之徒,在半路抢了人,两家在抢人的时候起了争执,打了起来。亡命之徒下手没个轻重,结果被抢那家的家仆都死了。

再后来,姑娘去向不了了之,因着抢人的与卞家有亲戚关系,此事儿卞家出面,赔了些银子也不了了之了。

采花阁门口没有招人的姑娘,打开大门一看,不愧是洛阳城第一,兼职可以用金楼来形容,柱子贴金,扶栏楼梯贴金,刚进门几个姑娘就围了上来,各个穿戴不凡,甚至有的还穿着当季最流行的杭州绣衣,这衣服,普通人家的姑娘买都买不起。

我摸摸自己兜里那点银子,也不知够不够在这里喝碗茶的。

“呦,公子新客呀。”一个年长年级估摸五十的女人道。瞧这模样应该是老鸨了。

“您是这里老鸨吧?我来找人的。”说着拿出了一兜银子。

老鸨抬了袖子,伸手接过我的银子,仔细打量了我一番:“莫不是你家相公在此?”

什么?好吧,老鸨确实识人。此话刚说,身边几个姑娘起了身“什么嘛,女的。”“就是,看屋里看不住相公来这儿了。”

“张玉修可在?”说着,眼神扫了扫楼上的几个厢房,城里能盖两层以上的楼,屈指可数,采花阁就是。三层高阁。一楼大厅有歌姬正在吹拉弹唱,楼上的各个关着门,啥也看不到。

老鸨似乎没听见我的话,将那兜银子收了起来。

“我不是他夫人,也不是来闹事儿的。只是有些事情要找他。”说罢,直接将怀里所有的银子全部拿了出来,一下全给了老鸨。要知道,这些差不多有十两银子了,够我们青家村里随便哪户人家吃整整一年了。

老鸨脸一变,咧嘴对一旁的丫头笑道:“小绿,带这位公子去三楼听雨房。”

一个十五岁左右模样的女子在前给我带路。看来张玉修当真是在此了。越往楼上走,才闻到,还有一股股檀香味道,不曾见到点香,姑娘们也都是脂粉味,再闻,香味就在四周,细细看了,这楼梯原来就是用紫檀木造的。我心大叹,果真奢豪,我买个紫檀木的柜子都花了我百银,这个楼梯可能都比我们府邸值钱。还好刚才那十两银子都拿出来了,怕是少了老鸨都看不到眼里。青楼果真不是一般人能消费的起的。

叫小绿的姑娘将我带到了听雨房前,先敲了敲门,直到里面传来一声“谁呀!”

确定无疑,是张玉修的声音。

我示意小绿退下,直接推开了大门。眼前一幕让我目瞪口呆,一个紫衣女子,手拿着琵琶,露着都快要被扯掉的酥胸,另个紫衣男子,长袍拖地,一手高举着酒杯,另一手正摸着那女子的酥胸。

不敢相信,闭上眼睛,再睁开,还是这一幕。

“呦,你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