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 27 章
作者:未闻不语      更新:2019-09-10 21:22      字数:4104

我靠着大树,服下他那药丸之后顿时感觉好多了。缓了一会,拿起我的弓箭便要离开,如此是非之地还是赶紧走的好。

“我救了你,你怎么连感谢的话都没有。”紫衣人在我身后道。

我站定了扭头怒气冲冲对他道:“感谢?你搞错了没有。我在这儿又没有仇人,刚才那些人明明是针对你的,我被连累了好不好。”

他咧嘴一笑,变脸极快:“所以说嘛,姑娘先是救我,再是被我连累,怎么也要感谢姑娘啊。”

“不、用。”我大声一字一字道。

“姑娘别急着走啊。”他快步跑到我身旁。

我没有理他只想早点离开这是非之地,也不想知道他的个人恩怨,缘何被追杀,这种事不感兴趣也不想知道。

他好像跟屁虫一样缠在我身旁,我加快了脚步,他也加快了脚步,怎么都甩不掉。

我立正严肃的对他道:“这位公子,我不知道你谁,也不管你和刚才那些人有什么恩怨,你已经差点连累到我了。还请你早早离去,别再缠着我。”

他嘴一裂,笑面盈盈的刚想开口。我忙接话道:“不用你感谢。只有你不跟着我就是对我最大的感谢了。”

他垂目想了一下,仍对我笑道:“如此,还望姑娘告之这城中之路该如何走啊。在下不过是迷路罢了。”

我指着前面的小路:“顺着走,别拐弯,半个时辰就出山林了。”

“如此多谢姑娘了。”他双手作揖道。

他刚走了没两步,转过身微微一笑道:“姑娘,有缘再见。

最好再也不见,我心道。看着他漂亮的面孔,若非刚才的事情,真是觉得世界有如此好看的人也是赏心悦目的风景。

直到看着他远去我才放下心来。今天莫名其妙的被追杀,除了那条蛇其他什么收获都没有。

为了迎接节日的到来,街头巷尾好一阵热闹。我除了在家中备了些食物外,还特地到集市挑选了几条大鱼,专门送给刘婶,她家中自己养的有鸡鸭,只是这鱼肉,因着季节不同,价格在此时甚贵,我住这儿没少得她照顾。送几条鱼也是应当的。

我看那鲤鱼又大又鲜,多买了两条专门送到姑姑的府上去。姑姑照旧在院子里练剑,我悄声悄步的绕着亭廊去正厅。如今府上比先前热闹许多,除了姑姑和高婷茵,府里专门请了厨子和几个丫头来伺候。想象也是嘛,偌大的府邸,难不成总要高婷茵一人打扫。

早有眼尖的丫鬟接过了我手中的鱼,引我到后堂去,高婷茵正在那里忙活着呢。各家各户现在都是准备吃食或者装饰门面,高婷茵手中则拿着针线衣布,那布料虽然华丽但明显有陈旧的褶布,像是许久未穿。

“好了。“她收了线头。抖了抖衣服,往身前比划着,“你看,这衣服如何?”

衣服布料一看就知是上好的丝杭绸布,青白相间素气而不失典雅,这衣服是好看,不过配高婷茵感觉就不大合适,“若是粉色更配你。”我对她道。

她将衣服一收“哪里是我穿的,这是姐姐以前的旧衣,我不过拿出了休整休整,过两日她就要穿了。”说着将那衣服小心整齐的叠放在一旁。并对一旁的丫鬟道:“煮一壶茶来。”丫鬟刚没走两步,高婷茵喊道:“煮主上赐的云海白毫。”

主上所赐?看来姑姑下山的消息众所周知了。

那白茶煮出来比绿茶都清脆鲜艳,芳香四溢,就连在张玉修茶馆里喝的顶级绿茶也比不过。我吹了吹盖碗的茶水,放在鼻前闻了闻,轻轻抿下一口,感觉喉咙里满是回甘。

“真是好茶。”我道。

高婷茵笑看着我:“当年府里这茶可不比宫里的少。”

我心想道,这姑姑的府上当年可是何等气派呢,且不说茶叶,单单屋内的字画,虽然陈旧一些,不少可是前朝的名家手笔,随便哪幅拿到当铺里至少都是几十金,尤其是那副最小的水墨策马图,据我所知,张玉修曾买过它的临摹版,都花了整整两百金,更别提这原版的画了。

临到晌午姑姑才收了剑,进屋与我们一同饮茶:“你的弓箭练的如何了?”

“我如今能射中银环蛇了。”我颇为自豪道。

姑姑笑着道:“尚可。”

尚可?我还以为自己的水平已经很高了呢。

高婷茵看我疑惑,问:“你是站着不动的射箭吧?”

我点了点头。

高婷茵笑道:“若是哪日你能骑在马上,策马奔驰之时射中了,那才算出师。”

想起上次射中,还是集中的万分的注意力,若是让我随意再射,恐怕难中,更别提骑射了。看来我的水平还是有待提高。

正喝茶的时候,姑姑看到了放在床头的那件青衣,高婷茵高兴的将衣服拿给姑姑:“皇后登基大典,你可以穿这个。”

姑姑接过衣服,像抚摸孩子一般,摸着那衣服,若有所思。

过了半晌,姑姑才道:“难得你有心将它翻出来。皇后的大典我不会去的,但这衣服,我会穿的。”

高婷茵一愣,转而又道:“那邀请函?”

姑姑道“我已经推说身体不适了。”

秋社日也是皇后的登基大典,主上请了城中的大多名门望族,姑姑自然也在其列,不仅如此,后来听高婷茵道,自她下山后,府上的各种邀请不断,什么谁家喜宴啦,谁家寿辰啦,无一例外,姑姑全部推托不去。高婷茵原想着主上的邀请她会去,谁知姑姑还是我行我素。

正因着这,我和高婷茵倒是有些担心,别人的可以推辞,这主上的呢。“你随便着些礼物送去宫内就行了。”姑姑淡淡道。

见她如此,高婷茵也就作罢了。姑姑人下山了,心还没有。

皇后娘娘的册封大典在皇宫里如期举行。听说城中的街道车马比肩继踵,但凡有点门面的大户,这日早早都驾了马车向皇宫驶去。就连高车和高车国都派了使臣前来道贺,这两地距离遥远,新主登基的时候他们都曾来过,如今又来,真是不怕路远。

城外没城内那么多车马,反而众多城中的人往城外跑,来感受地道的社日节,村里很多人并不富裕,一年到头都是省吃俭用,而这一天官府会免费摆猪宰羊,供大家享用。

当然了,祭祀是少不了的,在拜神之后,舞狮舞龙、搭台唱戏,好不热闹。村里不乏能歌善舞者,尤其是村头的青叶莲,她可是我们村里公认的美女,这么好的机会当然要表演一番了。虽然不是大家闺秀,但是其舞姿足以让村里的愣头少年们目不转睛了。

私下几个老妇人道:“听说这叶家的姑娘以前伺候过城里的大小姐,真是有见识啊,跳这舞,你瞅瞅,跟仙女一样。”

“是呀是呀。”一旁的人附和着。

一曲舞罢,早有几个按耐不住的少年上前去送个鸡蛋、送框子自家的馒头、送点没见过的吃食。

我坐在一旁饮着茶看着他们嬉闹。若论舞姿吃食绝对比不过我在张玉修茶楼或是起源居见到的。不过现如今大家只是图个热闹。邻居刘婶正和村西的钱婶聊话,我时不时的能感受到她俩好像在偷偷的瞄我。家里以前穷的时候村中没多少人在意我们姐弟俩,很多人只道,村里有户乞讨的姐弟俩。自从酒铺生意好转之后,我自费为村中修了原本泥泞的道路,除了接受村长象征性的表扬之外,我好像在村里也挺有名的。不过名声的好坏我就不知了。

刘婶和那钱婶催催桑桑的,好像真的有话要对我说。我坐在已经开始的戏台子前,认认真真的听着我至今还是听不懂的豫剧。

“那个,青缘呀。”刘婶走到我旁边,坐下道。

我给刘婶让了杯茶:“怎么了,刘婶,有事儿吗?”

她四周看了看:“怎么你弟弟没来啊。”

我笑道:“他在城中过呢,觉得那里热闹。”他哪里是觉得那里热闹,分明是有了佳人忘了姐姐,我心道。

刘婶喝了口茶,神色踌躇,见她不语,我笑着道“刘婶,这些年我家靠你救济了不少,你若是有什么事儿我能帮忙肯定会帮的。”

“不是我,不是我。”刘婶忙摆摆手。又接着道:“是钱婶,他那大儿子。”

我一愣,这是要给我说亲的节奏吗

“你知道的把,她那大儿子,给城里有钱人的茶馆做着后厨帮佣的活计,她给我说起,你俩年岁相当。你嘛。”刘婶顿了顿,笑颜的低声道:“父母不在的话,我们这些邻居也想多帮衬帮衬。”

钱家的大儿子我是听说过的,他在的茶馆不是别家,正是张玉修的,普通人家里能进去帮佣已经是很不错的工作了。张玉修是个大方的东家,待下人极好,工钱开的很高。所以这钱家靠着他大儿子,如今在村里的生计也是蛮好的。

我将从自家带的一盘鹅梨递到刘婶面前,她笑着客气的退却了一下,我再三请让,她才拿起一个,没有自己吃,而是包到了袖口里。可能是准备带回家给家人尝的吧。这鹅梨价格虽然不贵,但普通人家一年能吃上一个也算不错了。如今这倒是我的平日水果餐了。

我笑着问刘婶道:“刘婶,您也知道,我父母去的早,所以很多规矩我倒是不明白的很。”刘婶挪了挪位,向我这边靠近了些,笑道:“有啥你尽管问。”

“我在城中见到很多人家都是三妻四妾,为何咱们这青家村里几乎都是一夫一妻呢?怎么没见娶妾。”我疑问道。

刘婶噗嗤一笑,立马又觉失礼合着嘴,道:“孩子都养不活,哪来的钱再养别的女人啊。”

是啊,这么简单的道理我怎么不明白呢。不禁自嘲了两声。

刘婶又凑近在我耳边道:“你放心,咱们这条街啊,你算最富的了,钱家是不敢娶妾的。而且那孩子我也是知道的,颇为老实,你嫁过去不会被欺负的。”

我最想要的反倒是在这个小小的青家村里能得到。

我故意稍微大声了点,足以让周围的人听到:“刘婶,你知道我还有弟弟要养活,如今家里我最长了,所以这聘礼之类的我能做得了自己的主了。”

刘婶道:“这是当然。”

“除了聘礼必备的生鲜蔬果、衣饰被褥、绸缎布匹之外、我还要黄金百两、白银千两、兽皮两只、金饰十件、银饰百件、白玉杯一只。”

这村里别说百金了,让一户人家里拿出十金都难。至于那白玉杯,我甚至都不知道这个时代有没有。

刘婶在听完我话后,满脸惊诧。周围的人都不禁小声嘀咕着,不远处的钱婶明显也听到了,刚才还是期待的脸庞立马变了色,颇为生气。

“这……”刘婶为难着。

我继续道:“刘婶,要知道,我还有弟弟要养,将来弟弟娶妻我也得负责,如今不过想多为家人着想而已。”

刘婶悄悄的又俯到我耳旁道:“你若是不同意钱家,我帮你拒绝好了。何苦说来刚才的话。让旁人听去了,这村里谁还敢娶你啊。”

我冲着刘婶眨眨眼低声笑道:“就是不让别人娶的。”

刘婶看我这样,也作罢了。只顾摇摇头:“女子终是要为自己打算的啊。”

经过这秋社日,我的大名在村中一夜爆红,谁家都知道要娶我的话非得倾家荡产不可,还得养我弟弟这个拖油瓶。从这之后,再没有一家敢上门说亲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