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陆家二子
作者:宫如昼      更新:2019-09-03 08:51      字数:2331

第69章陆家二子

雁儿能够喜欢他设计的林架,实在是太好了。

他当时设计出来的时候,就很害怕雁儿会不喜欢。

“嘎嘎嘎!”谢谢你展焕。

小雪雁一边在展焕的视线中玩耍,一边却也感觉到了满满的愧疚。

展焕如此真诚的对待他们,可她和陆云卿,却无时无刻的不在想着要利用展焕,来达成他们自己的目的。

实在是,有些惭愧。

就在小雪雁张了张口,有些想要凑过来跟展焕坦白的时候,那厢几位侍女已经成群结队的走了进来,手上还端着一个个餐盘。

她们的步伐整齐划一,显得训练有素。

手里的托盘,不会因为她们的动作而倾斜半分,更加不会直接洒出来。

否则的话,她们是没有资格来伺候王室的。

“世子,饭菜都已经上齐了,可以开饭了。”

君瑶的计划被打断,只能在展焕喊着“来了”的声响中,幽幽的叹了口气。

荒凉下来的院子中,只剩下了陆云卿和宁致远单独两个人。

宁致远最初听到陆云卿开门见山的话语时,还有些震惊。

不过以他的人生阅历,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还邀请陆云卿去了他的小木屋中。

“老生这里有上好的茶叶,一直都没拆开过。今日陆家二少爷来此,老生只能拿这茶叶来招待,陆家二少爷应该不会介意吧?”

陆云卿闻言只是眯眸一笑,明明不过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少年,那双上挑的俊美凤眸里,却犹如深潭般不可见底。

“学生全凭夫子的。”

滚烫的茶水从杯口直泄而下,茶叶的清香不过一个瞬间,就深深的弥漫在了这间狭小的小木屋中。

陆云卿清嗅了几口,将这茶叶的名字直接报了出来:

“这是西湖龙井茶。”

“陆家二少爷毕竟是出生于陆家世族,记得龙井的味道,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只是以你如今的模样,倒是让老生都快要忘记了,你也曾经是个世家公子来着。”

宁致远的这番话,可谓损人之时毫不显山露水,却对人的杀伤力极大。

要是换了别的人坐在这里,此时说不定都已经跟宁致远动上手,彻底翻脸了。

可是陆云卿却没有,他依旧只是席地而坐,用那种平静而又毫无波澜,无喜无悲的眼睛看着宁致远。

“夫子又何必挤兑我。学生在家中的处境,想必夫子也能够猜出来一二。如今来到这边疆草原,实在是身不如己。夫子若是觉得嘲笑学生一番,心里也能舒坦和平衡,那就尽管来吧。反正时间一长,学生的心已经麻木了。”

宁致远听了陆云卿的话,看着他的眼神中,这才终于浮现出了一丝赞赏之意。

陆云卿这个毛头小子,有着一股说不上来的气质。

虽然他这个人看上去,只是那么安静的坐在那里,话少,也不容易被轻易激怒,看上去会觉得有几分软弱。

但是,他就如同自己的叔父宁戚一样,是外表看上去温凉,实则内心千回百转,是个玲珑剔透而又有远见的人。

如果硬要宁致远找一个词汇来形容这个少年的话……

没错,就是那种只身一人在屋中,却可以掌握天下局势的运筹帷幄。

可不要忘了,眼前的陆云卿,只是个方才十四岁的少年啊!

宁致远举杯喝了一口清茶,这才看向陆云卿,“我在朝中的时候,曾经听说过你。”

陆家在朝中的地位,虽然比不上四大门阀世家,但应该也已经算得上是和宁家齐名的名门了。

陆家祖上,三公九卿。到了陆云卿父亲的这一代,才算是稍微没落。

因为那本该是属于陆云卿祖父的相位,却被他宁家给抢走了。

自此之后,陆家的地位才从当时高不可攀的层次降了下来。

但,始终依旧是曾经风光无限,底蕴深厚的名门。

而作为陆家的嫡子,陆云卿从小受到的瞩目,并不比四大门阀里的公子要少。

宁致远将手指放在桌子上,轻轻敲击着:

“我曾在群英会上,分别读过当时十二岁的你,以及十四岁的你大哥,写下的策论。至今……记忆尤深。”

群英会,聚集了全国各地的优秀士子。

以现场命题为主,每人做一篇文章,由宁致远这样颇有声望的大儒来评判。

基本上,就是一个能够帮助士子们一举成名的好机会。

而陆云卿,以及陆云卿的哥哥陆荣灿,就是在这场群英会,闯出了一点名声。

彼时作为场上最年轻的两个选手,陆云卿和陆荣灿这两个陆家孩子的作品,甚至打败了那些个德高望重的儒家大人物的稿子,径直闯入了终审。

这在当时,几乎是引起了轰动般的效果。

人人都夸陆家从未曾真正没落,而陆家这一代又有新的人才辈出,说不定,这宁家的相位,又要换人选了。

“后生可畏。”

宁致远说出了他当时看完那两篇策论时,最真实的心情。

而他眼前,这个原本还沉静如水的白衣少年,在陡然听到了大哥“陆荣灿”这个名字之后,握着茶杯的手,似乎隐隐泛起了青白之色。

宁致远顿时了然,却也未曾提醒陆云卿。

陆云卿似乎忍耐了很久,才终于把再一次听到陆荣灿这个名字时的火气给压了下去。

他深呼吸一口气,抬头看着宁致远,“还请夫子不吝赐教。”

宁致远将手指在木桌上习惯性的敲击两下,垂眸轻声道:

“你和你大哥陆荣灿,在行文上各有优势。你大哥陆荣灿毕竟比你多读了两年的书,在行文流畅,以及文笔的底蕴和功底上,要略强于你,这个,你认不认可?”

陆云卿点头,“我认可。”

只不过再过两年之后,再让他和陆荣灿比试一番,陆荣灿还能不能从他这里占到一丁点便宜,那可就不好说了。

“但是在老生的心中,你的那篇策论,虽然文笔稍显稚嫩,不如你大哥陆荣灿。但是在见解上,和思考问题的全面性以及高瞻远瞩上,你大哥的实力和天赋,却要远远逊色于你。”

宁致远说到这里的时候,将茶壶拎起,又往陆云卿的杯中添了些许热茶。

“自那天的群英会之后,所有的儒学士子都知道在陆家有两个年纪轻轻的天才。一个是陆荣灿,一个是你,名字很响亮,全朝士子没有一个人是不知道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