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徐惠到来,长孙无忌走到门口相迎,搭白两句后便借故离开。
武珝听报,来人既是徐姐姐,也不刻意掩饰,从内室钻出来后,直接站到李世民身旁。
进来的除了徐惠,还有徐姝。
这时,不知哪儿来的一道飓风刮过,武珝临摹的诏书被吹落在地。
慢动作徐惠并没反应过来,反是徐姝手快替李世民捡起,好奇的偷窥上面的内容。
见她一个小孩儿,李世民并未放在心上,只是笑道:“这是朕写着玩的,把它烧掉便是。”
徐姝照做,真从门口的宫女那里要来火盆,点燃之前却暗自背下里面的内容。
姐妹俩行过礼,李世民见徐惠神色慌张,问她道:“爱妃急于见朕不知所谓何事?”
徐惠双膝跪下,匍匐在地向他请求:“臣妾听说陛下欲新建一座行宫,不知是否是真?”
本想给她一个惊喜,没想到不知谁口快居然将这事儿告诉了她,李世民笑问:“你都知道啦?”
徐惠一听属实,更加担心:“战乱平息未久,百姓仍在水深火热之中,陛下且不可大兴土木,那样只会大量耗损人力、财力,掏空国库。”
没想到徐姐姐虽是一介女流,却也能忧国忧民,武珝用崇拜的眼神仰望着她。
这个女人一向温顺,从不妄议国家大事,难道自己真的做错了?
李世民走下龙椅,将她小心扶起:“你可知道那座宫殿为谁而建?”
“不管为谁,都请陛下收回成命。”
李世民轻拍她的肩膀:“爱妃呀,朕只是希望年老之后能与你同武媚找个僻静的地方颐养天年。”
三个女人听完他的话皆大吃一惊。
徐惠显得又喜又为难:“陛下对臣妾的情意,臣妾难以报答,正因为如此,更不能让陛下为我而背上劳命伤财的骂名,还请陛下将此事就此打住。”
她的果断让李世民始料不及,但毕竟已经开始筹备,事情总不能说停止就停止,只好闪烁其词的回她:“爱妃所言极是,朕一定会妥善处理。”
徐惠又爬下给他行礼。
武珝早就想一展宏愿,有好多事,好多想法要向皇上禀报,一直苦于没有机会。今天看到徐惠私论国事并没有招致皇上的反感,就想了一个移花接木的方法,借徐惠的手来达成自己的心愿。
武珝记得华浓曾告诉她只要是有利于天下百姓的好事就应该放手去做,只要不争名夺利,这个站在台前的人是谁都一样。
她打定主意,找个李世民没在身边的空当,拿出纸笔写下三条策略并注解出具体的实施方法:
一、息兵。边疆虽多被外族骚扰,但却不应以暴治暴,最好的方法是进行文化渗透,让他们与大唐慢慢融合成一家,自然危机就能解除。以暴治暴除了加深相互的仇恨并不能起到根治的作用。
二、劝农桑。衣食住无忧才能换来天下长治久安。士兵们不应再继续拼战沙场,而应回乡务农,利用农闲参加军队训练。这样一来,遇战事可调往战场,太平时期又能进行农事。
而且武珝发现老百姓们喜欢将颗粒饱满的粮食吃掉,剩下蔫瘪瘦小的用来作为来年的种子,这样只会让粮食的产量不断下降。并且他们总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跟着别人的方法来种植,这样就不能因地制宜,种出高产作物。
所以在这条的最末写上:请陛下向各州派出能专司农事的人才,帮助百姓提高生产能力。
三、广纳人才。人才并非仅是将相,善商、善农、善医、善文……凡有一技之长者皆可以纳入朝堂,因才而用。
本来她还想把消弱藩王、权臣势力之事写上,可想想现在时机未到,如果真这么做了,就会让谏言之人处于危险之中。
写好谏书,武珝找个空闲来到昭德宫,一队御林军十丈外跟在她后面。
正在外面玩耍的徐姝见她到来,开心的挽住她的手臂,将她带入内室。
徐惠正在练书法,武珝坐下与她同练。
看得出徐惠的笔力、文字的气度远不如自己,武珝怕她伤心,故意将字写得歪歪扭扭。
徐惠掩嘴轻笑,坐到身后握住她的手一笔一画的教她:“妹妹,书法讲求笔到心到,姐姐见你写字时心不在焉,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她的手好温暖,到叫做假的武珝不好意思。她拿出手里的谏书,是用一般的楷体写成,而且字迹也很一般,这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算在她头上,自己也算是赔罪了吧。
徐惠看完,很是震憾:“没想到妹妹长居闺阁,却有如此雄才大略,而且所提建议详细到如何执行,可见妹妹心细如发,观察入微。”
“姐姐,这些谏言不是妹妹提出来的,而是姐姐你平时言语之间告诉妹妹的。”
什么?慢姐姐像个愣呆头,想了好半天才来一句:“我有说过吗?”
武珝飞快接过来:“当然有,姐姐经常提起,难道不记得了?”
多说两遍,好像自己真还说过点什么。徐惠平日里也有一些想法,只是零零碎碎不能成文而已。
武珝见她仍不接招,开始倒苦水:“姐姐也知道,陛下并不喜欢我参与这些朝中之事,而且我无名无份,就算提出来也不会得到大臣们的支持,所以这份谏书以姐姐的名义上表最为妥当。”
“可是姐姐怎么能抢了妹妹的功劳?”
徐惠本就是正人君子,这种占他人便宜的事,她真的做不出来。
武珝苦口相劝:“姐姐也说过,君子行事,不拘小节,最主要的是要将自己的心愿达成,至于用什么形势,由谁出面并不重要。”
这样大义凛然的女子,徐惠自愧不如,淌着泪说道:“今生得与妹妹相遇,是徐惠三世修来的福分。”
“姐姐缪赞,愿我们姐妹同心同德,一起为陛下分忧。”
说完,两人一同前往甘露殿。
李世民办完公事回来,徐惠忙将谏书递上。
看完之后,龙颜大悦,对她夸不绝口。
徐惠趁机说道:“陛下,其实这里面大多是武妹妹的想法,臣妾只是代笔而已。”
“哈哈哈哈,徐惠也好,武媚也罢,朕能得两位奇女子相助,实乃是朕的之幸,大唐之幸!”
武珝望着高兴得有些癫狂的爱人,是否他正在悄悄发生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