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激怒权贵
作者:郁花铃      更新:2019-09-03 05:40      字数:2955

李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夜将长孙府围了个水泄不通,并将那武县令软禁起来。

第二天一早,李校蔚带上一队人马从衙门公示栏开始,沿着大街小巷贴满告示,李勣和武士彟要打开衙门,公开审理长孙一族。

听说有清官捉了长孙家的男人,还要公审,老百姓们奔走相告,开心得载歌载舞。

不足两刻衙门就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上千人。

“威武!”公堂内两边衙役齐声高呼。哄闹的场面顿时安静下来。

李勣端坐正堂,将惊堂木往案桌上一拍喊道:“把人犯给我带上来!”

几个士兵押着昨晚那两人来到堂上。

没想到那两人将脸偏向一边,既不看他也不下跪,傲慢得很。

看来平日里杀人掠货,早已养出了豹子胆。

李勣又将惊堂木一拍:“你二人见了本官为何不跪?”

“我们乃是皇亲国戚,又没犯罪,为何要跪你?”

年长的那个不知天高地厚对他说道。

李勣一下站起身,怒目盯着二人:“本官现已查明,尔等平日里作威作福,残害百姓,滥杀无辜,今有圣上令牌在此,命我便宜从事。我宣布:长孙家成员一律斩首示众,党朋官员全部押回京城受审。”

华浓和武珝正躲在屏风后偷听。

这就是古书说的株连九族吗,可是府上的小孩、妇女、佣人又有什么错呢?李将军的做法不同样是滥杀无辜吗?

不,绝不能让他这样蛮干。想到这里,华浓问武珝:“小珝,你听,外面的李大人要杀无辜的人,你可有办法?”

武珝转动着大眼睛,一个主意在她脑中闪现。

“姐姐,你去求父亲,我来捣乱。”

说完,她捂住肚子跑去大堂。

“唉哟……唉哟……李伯父,看见我父亲了吗?”

武珝一副痛苦难忍的表情,直接跑到李勣身边,拉住他的衣角。

公堂之上怎么跑出一个小姑娘,岂不是儿戏。

外面的人不明情况,他们早已恨毒了那帮吸血鬼,一个个唯恐有变,振臂高呼:“杀死长孙一族,杀死长孙一族!”

华浓趁机来到武士彟身边,告诉他自己的想法。

冤有头债有主,谁犯罪就应该惩罚谁,而不是不善恶全部诛连。

武士彟想想也有些道理,建议将长孙家的人全部抓来一一过堂,再发出公告,让受过伤害的百姓写好状纸,将所知道的恶人名单列出,再派代表前来指证。

这样做既公平,又严谨。

公告一出,不足半日,上千封状纸被送到衙门。

武士彟翁的一下脑袋都大了。

华浓到是想了个好办法。

让人找来纸笔,先写上状纸中出现的不同名字,用写“正”字的方法统计出现次数。

她还刻意让武珝帮手,目的就是为了锻炼她的耐心。

做着都觉得好笑,这还是小时候选班干部玩的把戏,如今却用来选坏人。

武珝做起事来专心致志,一笔都不敢画错。

两三个小时,所有的恶人名单已经统计完毕。出现在眼前最多的是三个人名即长孙青、长孙泰华、长孙公赞。

其他还有些零零碎碎的名字,无非就是些打家劫舍的小混混,还罪不致死。而这三人杀人越货、强抢民女,无恶不做,当处以极刑才足以泄民愤。

李勣弄清所有情况后,重新宣判:“长孙青、长孙泰华、长孙公赞罪恶滔天,按律当斩,三日后午时三刻法场行刑。其他人等待本官禀明圣上再作定夺。”

一听三日后就要当众问斩,长孙泰华和长孙公赞吓得瘫软在地,身板再也硬不起来。

原来他们也有害怕的时候,眼看恶人就要受到惩罚,真是大快人心。

外面的百姓齐声高呼万岁。

李勣高兴,叫侍卫煮好饭菜,大家一同庆祝。

席间华浓却闷闷不乐,她心里有一个疑问——到底这长孙无忌是怎么样一个人,有人说他是贤臣,也有人说他权欲熏心,祸国殃民。

父亲见她一脸的不安问她:“浓儿可有心事?”

华浓贴近他的耳朵惴惴说道:“父亲,今日您与李伯父的作为恐会得罪长孙大人,恐怕他将来会对小珝不利。”

华浓的担忧一点不错。

县令派出的两个侍卫累死了几匹宝马总算是到了长安。

长孙府的外观像是现在农村的老宅,青灰的石阶,有些发黄的木门,门顶上“长孙府邸”四字已斑斑剥离。

如果非要为这府邸做个评价,也只能送上两个字——寒碜!

县令的侍卫也顾不上“欣赏”,“啪啪”敲打着房门。

开门的是个老头。

“长孙大人可在?我们是益州衙役,受益州长孙公子所托,找大人有急事,人命关天,请速速通报。”其中一个侍卫拿出自己的腰牌请求。

“好,我这就去。”老头一听事情紧急,转身就往室内跑去。

长孙无忌让老头把来人叫进大厅。

一进府内,桥栏玉砌、门朱殿煌、假山流水相映成趣,就连往来的婢女一个个也生得珠圆玉润,一切与那门前的寒酸形成天壤之别,显现出皇亲国戚的富贵逼人。

长孙无忌正背着手站在堂中。

两个侍卫跪下叩拜,一人将手中的书信双手举过头顶,呈给他。

长孙无忌越看越气,脸色由白转红,再转紫,转黑。

心想打狗还得看主人,既然长孙青已表明身份,他二人居然敢不上奏就杀了他,还想要屠杀满门。

李勣与武士彟同自己均为开国功臣,他二人定是见我妹妹做了皇后,权势在他们之上,心生妒嫉,想趁机杀害我的族人。

他不分青红皂,凭着自己的臆测妄下判断。

居然当着两个侍卫就破口大骂:“武士彟、李勣你两个杂碎,他日你二人若落到我手中,定要你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他穿好官服立马进宫,去找妹妹向李世民求情。

没想到长孙皇后却与哥哥不同,是个冷静的女人,从信中大致看出长孙家依仗她的身份有仗势欺人之嫌,况且这益州一族只是庶出的一个分枝,与她们并无太浓的血缘关系,只是毕竟涉及长孙家的名声,又不得不管。

她带着哥哥一起来到紫辰殿,李世民正在那里批阅奏章,脸上早已气得青一块紫一块。

太监传话后,二人入内。

“臣妾叩见陛下”

“臣叩见陛下。”

两人分别叩首。

李世明上前扶起他二人。

“皇后可有要事?”

那县令的信中并未道明李勣、武士彟砍杀长孙青、将其他族人下狱的原因。却说是被小人欺辱,无端受害。

长孙皇后是何等的睿智,她只将事情粗略的说了一遍,并不加任何情绪和判断在里面。

李世明听后反而满意的展开笑颜,将一封奏折递到她手上。

“皇后也看看。”

那上面字字灼心,说的全是益州的长孙家族如何欺压百姓、滥杀无辜。

奏章正是由李勣传来,皇后没想到事情竟会如此严重,她身体本来就不好,气得娇喘连连。

“陛下且不可姑息养奸,秉公办理就是,咳……咳……。”说完一阵咳嗽连绵不绝。

见爱妻气成这个样子,李世民上前安慰:“皇后切莫生气,朕定会妥善处理。”

长孙皇后羞愧不再多言找个理由离开,长孙无忌心知理亏也欲一同出去。

李世民叫住他。

“兄长可有自己的看法?”

兄长二字一出,对长孙无忌可是莫大的尊重。

长孙无忌有意袒护,却并不卖他的账,反而言语中将李世民牵扯进来。

“陛下,天下皆知长孙一族乃是皇亲国戚,若是公然处决他们也相当于是在世人面前打陛下的脸。不知陛下想如何处置?”

李世民心想自己江山不稳,还要靠长孙家顶力相助,如果现在处决他们,定会让其他长孙家的人不满,如果他们倒戈勾结太子余党,弄不好又会天下大乱,何不暂且放他们一马,日后再作打算。

想到这,李世民写下一封诏书,他深知李勣的脾性为保他们人头不落,特让长孙无忌亲自前往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