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四十一章 九品定级
作者:武陵秋      更新:2019-09-02 08:00      字数:2550

第四十一章

九品定级

令仪几乎是不假思索地道:“萧氏女永不为妾。”

冬雪心头一惊。永不为妾,什么样的女子才能斩钉截铁地说出这样的话?她是小门小户出身的,父亲是南阳郡府衙里头的一个小吏,因着牵扯进了郡守大人贪墨一案,家中男丁尽数被诛,女眷没入奴籍,几经辗转,又被卖到了平卢沈家。她是心甘情愿的想给大公子作妾的,平卢沈旭,光风霁月,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到的良人。她以为令仪也同她怀着一样的心思,是以她从不主动往沈昱跟前凑。

烟儿心头也是一惊,随后却又觉得似乎只有这样才是最合宜的。

沈昱站在外头静静地听着,身边跟着个阿福,很有眼色的要帮他打起帘子,让他挥手制止了。他神情有些落寞又有些舒朗地看着院中高大的西府海棠树,春日明明,像少年悦动的情思,一点一点缓慢晕染开来,最终,将开成最耀眼的花。

令仪又同冬雪说了几句话,便挑起帘子出来找沈昱。

沈昱一见到令仪,便笑嘻嘻地道:“你快来,你同兄长谈论的那几个问题,我想到了,是《庄子》里头的。你是专程说给我听的对不对?”

令仪走到他跟前去,仰着脸道:“总算是想明白了。”她这才发现,不知不觉间,沈昱已经长得这般高大了,两人并肩站着,她已经需要仰视他了。

沈昱微微低头凝视着令仪,叹息着道:“我才发现,我们这样并肩站着,今天还是第一回。”

令仪歪着头看他,沈昱又道:“这样的感觉居然也不坏。”边说边捉住她的手,凑到她耳边悄声道:“令仪,本公子今日才算真正活明白了。”

令仪直视着沈昱的眼睛,两人的眼睛都是一般的墨黑幽深,只是令仪的眼睛里是一片平静,而沈昱的眼睛里却翻腾着无尽的野心。

令仪嫣然一笑,黑沉沉的眼波像是被春风轻轻拂过,带着点寒冬过后的暖意,直直的看进了沈昱的心里。她用略带冷硬地声音道:“是不坏。”

四月初八,平卢郡三年一度的中正评议将在东边的怀玉山上举行。

这一天,沈家众人天不亮就起了,嘈杂忙乱却又井然有序的安排着各种事宜,沈老夫人和王氏更是五更天没到就收拾妥当了,在一众丫鬟婆子的簇拥下,目送着沈宏和沈旭由访问属员接引着去往此次集会的地点——归云亭。

归云亭,紧邻着山中的溪流而建,原是前朝郡守修建的一个小亭子,最初连名字都没有,是拿给进山的农夫歇脚用的。后来,齐国第一任郡守调任平卢,仿山问水时路过此亭,于亭中望去,见云出云归,遂以“归云”二字命名。年前,中正官刘元甫拜谒归云亭,见亭子简陋,既无额匾,又无对联,命人重修此亭,修整完好之后,挂上额匾,又在廊柱上镌刻一联,瞧着还不满意,总觉得少点什么?

后来还是他手底下一属员建议,将亭子旁边的溪涧引过来,做成前朝曲水流觞的样式,这样一来,溪涧泠泠,自亭下而过,人立亭上,眼中所见之景物是云去云归,耳中所闻之声音是春涧潺潺,景方成为活景。

刘元甫豁然开朗,立刻去请了能工巧匠,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才将眼前的曲水做好。又在曲水两岸修建假山石碓,于深山密林之处生生造出这么一方雅致的景观来。

沈宏和沈旭是一路走着上去的。因着要登高,沈旭今日特意穿了一身天青色窄袖直裾深衣,腰间系带,直裾干净利落,倒难得的透出几分爽利来。一路上遇到的同道之人甚多,沈旭和沈宏皆一一以礼相待,众人也都一一回礼,是以,当他们走到归云亭时,队伍已经堪称庞大了。

一行人又在亭子上停留了半日,有那想出风头的轻薄子弟,不知天高地厚,便开口随意指点起山水风物来。还有人另辟蹊径,将刘元甫的那一联对子拿出来品评玩味,试图引起中正官的注意。

沈旭瞧着这些人中多是些无风骨的俗物,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很是不喜。幸好才过了一会儿,便有那专职负责接引的属员过来了找到了他,说是刘元甫大人叫他过去。他虚辞了几句客套话,别过了众人和沈宏,便跟着去了。

曲水流觞,是前朝最受士林人士欢迎的活动。规则很简单,众人分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觞,酒觞顺溪水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不胜酒力者,则罚诗文一篇。

沈旭被引着坐到溪涧左岸略靠近下游的位置,他的对岸,便是平卢郡郡守王匡,上游是中正官刘元甫,紧挨着刘元甫的是一身锦衣的林绮君。林绮君的上游,则是一个不常见的生面孔。沈旭环视全场,今天被邀请参加中正评议的人不少,但参加曲水流觞的人却很少,算上郡守和中正官两人,也才堪堪十三人。

王匡道:“沈世侄风姿雅秀,林世侄俊朗巍峨,这场聚会,倒叫老夫追慕起了当年王逸少的兰亭集会,也是这样的山水风物,也是这样的青年才俊。可喜,可贺。”

林绮君赶忙站起来拱手作揖道:“大人谬赞,学生愧不敢当。”

沈旭却不起身,只端起面前的羽杯,遥遥地向着王匡敬酒,然后一口饮尽了杯中之酒。因着饮得较急,轻咳了数声,面上透出点酡红来,衬得他容色越发皎然。

王匡和刘元甫皆称赞不已。王匡更是朗声笑道:“世侄好风度。今日归云集会,咱们也效仿效仿王逸少,只讲诗文辞赋,玄学妙论,不去管那些个世俗称谓。什么大人小人的一概免了。”

林绮君面色通红,羞愧难当,悻悻地坐了回去。

几人说话的功夫,上游已经放了羽杯下来。那半月形的双耳羽杯顺着溪涧飘飘荡荡,一路慢悠悠地沉浮不定,最终在沈旭下首停了下来。

那人一身牙白色宽袖绫衣,未束发,手里抓着个镶着玉石的麈尾,歪坐在溪旁,取过羽杯,懒洋洋地饮了,旁边立着的小厮婢女又重新注满酒水,放了回去。

沈旭见过他几面,京都杨家旁支的公子,杨俊修。

羽杯继续往前流,在杨俊修吃过了一杯酒后,氛围慢慢热闹起来。

溪涧两旁的人,或坐或卧,姿态各异。还有那狂娟人士,敞开了衣裳,高声吟啸,声音宏放,有石破天惊之势。其中尤以刘元甫为最,啸声清朗悠长,使人回味无穷。

沈旭知道这场曲水流觞才是人物品藻的重点。王匡和刘元甫两人挨个对场上的青年才俊加以点评。沈旭得到的评语是:“风姿雅秀,有先儒遗风。”而给杨俊修的评语则是:“放浪形骸,怀曹公之才。”相比起杨、沈二人,林绮君和其他众人的的评语则平常得多。

这些评语只是中正官和郡守的口头评议,真正的九品定级,是要在集会结束后,由中正官和郡守依照参评人员的家世、行状、德行三方面的综合资料,给出具体的等级。其结果要上交司徒府复核,确认无误后,再送交吏部,作为选官的依据。